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成都温江:奋力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温江典范”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自然禀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距今4000年前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享有“金温江”的美誉。曾先后获得“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区”等荣誉,是国家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区。近年来,温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温江区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五化”为核心,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温江典范”。

  丰富三大文化内涵 提升城市品位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温江区近年来积极推进“两项试点”,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建设文明和谐幸福之城,正是温江区“五个之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卫星城的重要支撑。为此,温江明确提出要丰富三大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以锐意进取为内核的文化精神;传承以鱼凫文明为内核的文化根脉;彰显以健康时尚为内核的文化魅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温江人思路清晰。在已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温江提出将坚持标准化全覆盖、社会化全参与、数字化全应用、特色化全提升、均等化全发展,“五化”同步,打造“文化温江”,至2020年底,建成具有全市领先水平、全国典型示范意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温江典范”。

  “届时,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实现100%;区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开放;形成一批市内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项目……”温江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攻坚意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开创温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

  “五化”同步打造“文化温江”

  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和标准化建设,早已经成为成都公共文化建设常态模式。然而到底该如何“管好”和“用好”公共文化设施,依旧是困扰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难题。“通过大力推进‘两项试点’工作,强化文化设施的综合性服务和标准化管理,并将镇(街)公共文化设施与党员教育、科普、便民服务等20余项功能结合,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中心。”温江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同时,温江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内容、保障、评价“四大”标准体系,在116个村(社区)全面建成“一站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还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城区网格化、农村地区中心化”示范建设试点建设工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全覆盖。” 温江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公共文化重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仅靠政府一方很难达到最佳效果。为此,共创共享就成为公共文化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首先,温江区文广新局每年安排了不少于200万元的经费设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其次,完善鼓励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扶持管理办法。据统计,目前全区有文化专业协会、艺术团体67个,会员上万人,并发展了一支2000人规模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最后,探索形成以永宁镇文化站为代表的“设施运营型”管理模式和以天府幸福草青工文化驿站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型”管理模式。“三步走”的方针解决了温江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活力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单一等问题。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从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优势。在温江区,除了实现图书借阅服务通借通还之外,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式运行;数字文化地标系统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区内党政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使用正版化软件工作基本完成。此外,借力“智慧温江”建设,全区文化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互联网+文化”项目也正着手策划。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始终是温江文化工作的重点。

  温江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怎样让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活起来?温江区着力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着力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彰显文化个性。鱼凫历史文化、光祈音乐文化和翰墨温江文化已经逐渐成为温江公共文化的品牌。同时,以各村(社区)优秀文化为根基,以公平街道正宗社区“孝和信”文化节、天府街道海科社区企业邻里节等为代表的“一村一色”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基本形成。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重点在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同质同享。温江区通过财政投入的均等化、文化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三方面,真正实现城乡群众公共文化同质同享。(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戚原)

深圳龙岗临时工劳务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