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父亲这个细节鲜为人知 刘源上将只提过一次

  原标题:父亲这个细节,刘源上将只提过一次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董鑫

  今天(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119周年,作为刘少奇最小的儿子,卸任军队职务的刘源近两年已经很少公开露面,最近几次,都是因为他的父亲。

  一次是清明节,刘源和姐姐刘爱琴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刘少奇故里,在刘少奇铜像广场参加清明缅怀活动。

  还有一次是11月17日,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和华夏少奇文化发展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纪念座谈会,刘源主持并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时光。 

  纪念刘少奇 家乡年年都有活动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今年4月4日,花明楼镇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中国力量”主题清明缅怀活动。当天上午,在仪式议程结束后,伴随着庄重的《献花曲》音乐,10位戎装礼宾抬起5个大型花篮,刘源等6位献花嘉宾跟随礼宾缓步走向刘少奇同志铜像基座,向刘少奇铜像三鞠躬,并依次向刘少奇铜像敬献鲜花。

△今年清明节,刘少奇后人回故乡参加纪念活动

  1980年,刘少奇故居修复并对外开放,1983年,纪念刘少奇诞辰85周年活动在故居举行,此后,作为刘少奇的家乡,花明楼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逢五、逢十”的诞辰纪念则要更为隆重一些。

  在各项纪念活动中,作为刘少奇故里景区的重要标志,刘少奇铜像广场在各类纪念活动中出镜率极高。

  这座铜像是在1988年,刘少奇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制作,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揭幕。刚建成时,铜像广场只是一个占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砂石坪,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经中办批准并下拨专项经费400万元扩建,现在整个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

  除了刘少奇的故乡和北京,还有一个地方——江西萍乡,这里举行过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说起萍乡,这个地名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起安源罢工,了解我国工人运动的读者应该会熟悉很多。这里也是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出生的地方。 

  每年回家祭奠长辈的“爱琴大姐”

  刘少奇一生共养育了9个子女,在他的纪念活动中,特别是在故乡花明楼,长女刘爱琴、四子刘源和长孙刘维宁(昵称阿廖沙)最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不过,这三位都既没有出生在父亲的家乡,也并不是在这里长大,刘爱琴1927年出生在湖北汉口,刘源1951年出生在北京,阿廖沙1955年出生在苏联。

△2008年,刘少奇的后代在安源合影

  从1983年11月27日刘爱琴和刘源第一次陪同王光美回到花明楼之后,她几乎每年清明节都会来这里祭奠长辈,在花明楼,不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她都很熟悉,称呼她为“爱琴大姐”。

  2012年,“弘扬刘少奇法治思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在花明楼举行,刘爱琴应邀参加,会上几度哽咽,因为经常回家乡,曾经的陌生变成了熟悉,自己年岁大了,只要说到家乡,就会忍不住哭泣。据长沙晚报报道,在2013年清明节,刘爱琴回到花明楼,向刘少奇铜像献上花篮,深深三鞠躬之后,缓步绕铜像一周,当时在场的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局长罗雄说,当时的刘爱琴,完全是一个对父亲满怀深情与思念的女儿。

  相比自己的姑姑,作为刘少奇的长孙,阿廖沙回乡之路却并没有那么顺利。

  1987年,刘爱琴几经周折在俄罗斯找到阿廖沙一家,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时,王光美邀请他和家人回国参加纪念活动,但因为阿廖沙在俄罗斯的工作涉密不能前往。在申请提前退役之后,直到2003年,他才首次从俄罗斯回国探亲并第一次去到了祖父的故乡。此后在2014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116周年之际,在花明楼参加纪念活动的阿廖沙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小儿子刘源回忆中的父亲

  除了刘爱琴和阿廖沙,刘少奇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他的小儿子刘源也经常出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阿廖沙曾经说过,自己和家族的其他亲属一直保持着联系,但与最小的叔叔刘源并不常交流,“他处于很高的职位,工作繁忙,我们能在一些官方活动上碰面,但我不会主动去打扰他。”

  刘源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有上将军衔,现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刘少奇9名子女中唯一从政的人。在各类纪念刘少奇的座谈会中,刘源时常担任主持人,并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但大都是父亲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叮嘱,而对于刘少奇职业革命家的身份和经历则甚少提及,除了一次在江西萍乡的座谈。

  2008年11月30日,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萍乡军分区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央委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的刘源和长姐刘爱琴参加。会上,刘源根据他父亲的回忆以及母亲的文章,披露了安源工人运动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

  到底是哪些细节?先交代一个故事。

  国家博物馆收藏中有两幅巨幅油画,《毛主席与安源矿工》和《刘少奇与安源矿工》,作者是同一个人,侯一民,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中,《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创作于1961年,《毛主席与安源矿工》创作于1976年。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那些年,安源的党员数量最多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有“小莫斯科”之称。同一个主题的画作,间隔15年,有了两个不同主人公。毛泽东与刘少奇到底谁与安源矿工在一起,又是谁领导了安源大罢工?

  历史自有公论。刘源也给出了答案。

  在那次座谈中他说,从1922年9月开始,在安源近一千个日日夜夜里,刘少奇与同志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25年,离开安源以后,还在一直怀念在安源的战斗岁月,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他都记得萍乡,记得安源,但刘少奇讲到安源工人运动时,却总是说:“不是我领导工人,而是工人们领导我。” 

责任编辑:张岩

深圳盐田区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