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别了T1

    “今天最后一班离港航班,是凌晨1点20分飞往罗马的。完成这项航班的最后工作,T1航站楼的使命就结束了。”一位机场工作人员说。运行了27年的T1,在昨天正式和大家说再见了。可这并不感伤,T1没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怆感。相反,27年来,它一直在发展,一直在改变。小小的航站楼,可以说是整个重庆发展的缩影。

    以前机票不打折 购买需要介绍信

    江北机场的开篇,是从T1航站楼开始的。随着江北机场的建成投用和白市驿机场退出民航领域,T1航站楼在1990年正式启用,经过了两次扩建,2005年正式改为国际航站楼。

    41岁的刘静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老员工,1996年她在T1航站楼参加工作时,正是青春年少。“那时候,T1航站楼很小很小,一到春运,就是人挤人,整个候机楼里没有一点空隙。旅客凭机票才能进候机楼,而送行的人则不能进入。”刘静回忆道,“那个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坐飞机,而是需要单位给开介绍信才能坐。机票一般不打折,另要额外收取50元机场建设费,且要分为内宾票和外宾票,内宾票要稍微便宜些。后来内宾票和外宾票取消了,变成所有旅客票价一致,机票才慢慢开始有了比较大的折扣。”当时的机票都是纸质的,办理登机牌只能凭这纸质机票,不像现在这样,一张身份证就能搞定所有流程。

    T1曾是老重庆人

    最洋盘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T1航站楼是当时重庆人最洋盘的地方。对于当时收入水平不高的人们来说,航站楼是连接蓝天的梦想之地。家住渝中区民生路212号的王明全回忆,那时候坐飞机的人,经常带回来一些飞机上免费发放的小礼物。“当时邻居从飞机上带回来的小飞机模型,送给我女儿,到学校里显摆了好几天。”

    “源重庆”公众号总经理王舸回忆,当时坐飞机都是“有身份和家底的人”,“无业游民哪怕有钱,没有单位介绍信,也是很难坐上飞机的。”而飞机上的餐食,他说并非像如今的流水线配餐,“非常精细好吃,有小炒的味道。”

    T1的建成

    让重庆有了不冻的空港

    当年T1航站楼的建成和首飞,重庆晚报资深摄影记者易行都在现场全程见证,还拍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重庆最早和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就要属白市驿机场了。”易行回忆道,他以前去那里坐飞机,候机室就是半边墙加木护栏,跑道也不够长。一到冬天,这里就像被冻结的海港一样,大雾弥漫,无法正常使用。而T1航站楼的修建,让重庆有了“不冻的空港”。

    “当年这里才修建起那会儿,洋气惨了。一进机场就是T1航站楼,涂成白色,修得像个在往天上飞的老鹰。窗户是圆形的,左边是气象塔,右边是指挥塔,里面还有盲降设备,当时算是国际一流水准的设备了。”易行说,T1修好后,重庆还修了快速通道210国道江北机场段,易行当年在机场试飞坐飞机,就是从这条路走的。“机场试飞我坐的飞机是图-154,当时白天和晚上要分别测试,我都坐了。测试时,飞机在重庆上空转圈圈,从上往下看,整个重庆尽收眼底,漂亮得很。”

    机场跑道纯手工制造

    这是全国首创

    聊起这些回忆时,曾采访过T1航站楼建设的重庆晚报老记者王明智也打开了话匣。“说起T1航站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八建公司那些修建机场的师傅们。”王明智说,当时修跑道需要“拉毛”,让地面粗糙度达到0.8毫米,使跑道能为起降飞机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这个技术属于全国首创,要求在水泥快干的时候,用钢筋和刷子人工在上面塑形。我当时在那边守了三天,天气热得不行,可我们还期盼千万不要下雨。”王明智表示,因为“拉毛”的地遇到下雨,容易前功尽弃。266250平方米的地面,他们全部靠纯手工,硬是给做完了。这T1航站楼啊,每一寸地面,都留着过往的痕迹,怎么也抹不掉。这一切,都将永远铭刻在重庆航空史上,永不褪色。

    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 李琅 郝瑶 夏祥洲 王乙竹 范圣卿 余珂静 冉文 钱波 李野 摄影报道

福永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