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贵州:开创百姓富生态美新未来 乡村更美丽 日子更红火


我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2016年底,1800多万农村群众受益。图为湄潭县偏岩塘乡村一景。 

初秋九月,秋高气爽,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200多亩荷花盛开,碧叶连天,白墙青瓦的布依风格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村庄环境好了,依托乡村旅游,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贵州示范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小康行动计划,美丽乡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提质转型,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贵州新农村建设走上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1367.2亿元,创建行政村示范点10890个,约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8.7%;覆盖自然村寨2.6万个,受益群众1800多万人,约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一片美”到“整体美”

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这是事关贵州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历史性重大课题。

2001年开始,遵义市余庆县示范开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起,贵州将“四在农家”创建经验向全省推广,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的需求。各地按照“六通三改三建”创建要求,大力实施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等惠农工程,推动改灶、改厕、改环境深入开展,倡导修建图书阅览室、文体场所和村务公开栏,农村基础设施得以极大改善。

十多年来,贵州持续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同步小康协调推进,坚持不懈地满足农村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好”的需求。

2013年以来,遵循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升级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破解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贵州新农村建设“由点及面”全域推进,着力改善农村群众对人居环境“全”的需求。

2016年以来,贵州发力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足“一个村庄都不落下”,大力实施“10+N”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形成点线面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使美丽乡村成为多彩贵州的靓丽名片。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以前到农家乐玩,最怕上厕所,好多都是直接把猪圈当厕所。现在好了,很多地方农家乐的厕所都修成水冲式了。”这是外地游客对贵州农家乐的评价。

从危房改造,到“改厨、改厕、改圈”三改,稳步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同时,贵州进一步完善农村住房基本使用功能,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花香满园的农家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家户户自来水,已成为贵州新农村的“标配”。

“拆了老房,政府补助3000元,我用来修建厕所厨房,生活比以前安逸多了。”龙里县龙山镇水苔村上坎泥组王俊开心地对记者说。

2013年年底,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通过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力争用5到8年时间,切实改善我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

这个夏天,大批游客来到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休闲避暑。他们悠闲地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吃农家饭、喝山泉水。“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村庄美丽,一改我们对农村的看法。”美景让上海客人孙兵一家流连忘返。

从“环境美”到“发展美”

“以前外出打工十多年都没有存下多少积蓄,现在在家就能开店,一年能挣10万元!”遵义市播州区苟坝村红醋坊老板吴萍发出这样的感叹。

苟坝村依托“苟坝会议”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建成“水房子度假村”,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水房子度假村”经理石巧告诉记者,旅游业需要服务员和保洁人员,这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贵州通过推进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打造13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104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扶持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发展。

在打造环境美的同时,借力“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旅游景区”和“100个农业产业园区”等重点平台建设工程,打造出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电商、金融融入乡村发展带来活力。“过去大家只能靠五天一次的赶集把冬笋卖出去,现在贵州邮政电商平台全部收购。”仅一个多月,赤水市葫市镇高竹村贫困户李维林就靠冬笋挣了4000多块钱,收入比往年翻了一倍。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连绵的青山和清澈的河水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这样的田园景色非同寻常。而在余庆县还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第一骑行小镇’的二龙村。这里已经连续八年举办了茶海山地自行车赛,聚集了中国各地的自行车运动员和骑行爱好者。”今年7月,西班牙国际电台节目总监卡洛斯在遵义市余庆县红渡村赞叹道。

既要改善小环境,更要打造大环境。贵州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尽量保留原有村庄风格、保持原生态的真山真水。

实施“绿色贵州”行动,推进高速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种草,对2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小流域生态修复、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村庄集中连片供气工程、沼气池建设、发展有机循环农业、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等,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8月6日至7日,贵州召开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要求重点打好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农村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既要一时的脱贫,更要持久的扶志。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深化转变。

不让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苦熬,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祉,让绿水青山带来更多金山银山。贵州构建“脱贫攻坚——产业致富——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既让村庄环境“好看”,又让村民日子“好过”,促成大批美丽乡村不断破茧,为全域旅游奠定坚实根基,使黔中大地处处呈现“青山绿水好日子”的精美画卷。

深圳福永劳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