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万亿美元太空市场在哪里?

    本报记者 陈宝亮 北京报道

    自从摩根斯坦利、美林银行、高盛先后对太空经济做出万亿美元的预测之后,太空时代开始成为新的万亿美元风口。但显然,万亿美元的到来还需要一定时间,三家机构预测的发展期分别为40、30、20年。

    事实上,目前被广为认可的市场数据约为3500亿美元。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发布的最新行业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太空经济市场规模为3391亿美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2017、2018年度太空商业趋势分析中统计,2015、2016年,全球太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350亿、3450亿美元。而且,从近几年数据观察,这并非一个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市场。

    在3500亿美元市场中,目前拥有最多活跃创业公司的火箭发射市场,只有55亿美元。而汇集了OneWeb、PLanet labs等明星卫星公司的卫星宽带、商业遥感市场,只有40亿美元。

    但是,恰恰是这不足100亿美元市场里的企业,在冲击万亿美元的希望,开辟尚未出现在商业市场中的太空旅行、行星采矿等未来市场。

    青黄不接?

    与太空创业者们在风口上的气势不同,商业航天的市场数据略显青黄不接。

    占据整个航天市场最高份额的卫星电视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下滑,根据SIA数据,2016年,全球卫星电视市场收入977亿美元,占总市场28.8%。但是,在此之前,卫星电视在2015年的收入为978亿美元。

    由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型,卫星电视市场需求已经开始萎缩。在美国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明显。2015年至2016年,美国卫星电视市场规模从417亿美元降至397亿美元,缩水了20亿美元。虽然地球上仍有卫星电视需求,但市场萎缩在所难免。

    庆幸的是,导航定位市场仍处于增长阶段,FAA报告显示,2014、2015、2016年,导航定位市场规模分别为760亿美元、810亿美元、850亿美元,在商业航天市场中占比也从24%提升至25%。不过,这一市场中的绝大多数收入由提供导航芯片、设备的消费级厂商收获。

    支撑火箭发射公司的商业发射市场,近几年也并不稳定,根据SIA数据,2014、2015、2016年,商业发射市场规模分别为62亿美元、54亿美元、55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商业航天的活动基本以在轨卫星的换代为主,新增发射需求并不明显。需要指出,受在轨卫星换代数量下滑的影响,2016年卫星制造环节整体收入为139亿美元,同比2015年的160亿美元下滑了13%。在数十家知名创业公司、老牌发射机构面前,55亿美元的商业市场竞争必然引发激烈竞争。

    同样,对于目前吸引众多投资机构、创业公司的卫星宽带、遥感大数据领域,40亿美元的市场同样骨感。

    政府预算

    需要指出,在整个商业航天市场中,美国占比近半。根据FAA数据,2016年,美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580亿美元,占比高达45.8%。

    长期的技术领先奠定了美国引领商业航天的基础,而较大的市场空间也孕育了更多的未来机会。在全球55亿美元商业发射市场中,美国收入22亿美元,市场占比达到40%。

    而除了庞大的市场基础之外,美国政府的航天预算经费也冠绝全球。根据FAA公布,2016年,全球政府太空活动经费达到829亿美元,其中美国政府达到475亿美元,占比高达57.3%。中国以108亿美元经费排在第二名,占比13%。

    美国475亿美元经费中,NASA、国家侦察局分别拥有经费181亿美元、107亿美元,美国太空预算的经费中,有一部分会向SpaceX、轨道科学等航天发射公司购买发射服务。从目前来看,美国火箭公司从政府订单中取得的收入远超商业发射,这也是美国能够崛起数量众多火箭公司的原因所在。

    根据FAA信息,美国获得商业发射许可的公司已经达到9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火箭创业公司。而美国的卫星公司同样也在这庞大的市场基础、政府预算中受益。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政府预算比商业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动力。

    但在中国,108亿美元经费承担的任务并不比美国少太多。2016年,中国与美国火箭发射次数持平,均为22次。

    但相比于美国,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基础薄弱。目前并未有公开信息统计中国的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目前,中国在卫星电视行业有中国卫通、亚太卫星两家民营公司,在导航定位市场也在多年培育下使得北斗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据悉目前北斗在导航定位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为全世界提供服务。届时北斗的市场份额仍将进一步提高。

    但是,在巨头关注、视为未来的卫星通信、遥感产业,中国起步较晚。

    在卫星通信领域,全球主要由海事卫星、铱星等公司提供服务。一直以来,中国的海洋船舶等通信服务大多使用英国卫星通信公司海事卫星的服务,全球每年19亿美元的海洋通信市场,海事卫星占据其中32%市场。除此之外,近年来受益于高性能卫星的部署,大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在飞机上部署WiFi系统,全球部署WiFi的航空公司占比达到1/3,在美国这一比例达到2/3,而中国在今年才刚刚开始试推行这一业务。

    在遥感数据领域,中国也同样刚刚起步。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中国商业遥感数据一直以政府需求为主,且需求不高。由于之前缺乏高精度遥感卫星,中国一直从美国进口0.5米以上精度的遥感数据。

    根据全球最大遥感数据公司DGI财报显示,2014、2015、2016年,DGI中国地区独家代理商向DGI分别支付了920万、1180万、1050万美元购买高精度遥感数据。需要指出,这一进口量并不大,DGI年收入超过7亿美元,其中65%来自美国政府的数据采购需求。

    在***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中国政府预计用5年时间提升卫星系统水平和基础产品能力,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形成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

    目前,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1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国高景一号03、04号卫星在1月9日发射成功,实现首批4颗0.5米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组网,标志着我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正如其他多个从落后中崛起的产业相同,商业航天领域里,实力悬殊的追赶也正在上演。


深圳三大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