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女德班如何消除?熊丙奇:实行教育培训内容备案制

  原标题:[深度]“女德班”如何消除? 熊丙奇:严格实行教育培训内容备案制

  消除“女德班”,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内容的监管,严格实行备案制,更要从每个家长做起,要对糟粕的传统文化教育说“不”。

  □本社记者 任文岱

  近日,“女德班”又死灰复燃,在浙江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亲子夏令营课堂上,老师对未成年人讲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不离婚”等宣扬男尊女卑的内容。

  女德班如此容易便卷土重来,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已经21世纪了,还有这样的东西存在,越活越倒退吗?”“什么样的父母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地方啊。”

  近两年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开始盛行,但是打着传统文化教育旗号,曲解传统文化教育,不分优秀和糟粕的教学机构也不断出现。近日,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他对为何这样的培训会有市场、对此类机构应如何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女德班”为何有市场

  记者:不少网友对“女德班”的存在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21世纪,还会有这样培训内容的机构出现,并且有人报名上课,甚至出现针对未成年人的亲子班?

  熊丙奇:“女德班”屡遭停办又死灰复燃,和此前屡遭舆论质疑却又屡屡在校园中出现的让学生集体给父母跪拜的感恩教育十分类似。

  究其原因,一方面,现在一些父母存在对孩子品德教育的焦虑,但却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未成年子女接受“女德”教育还持支持态度,对“女德班”给孩子灌输男尊女卑的观念“不敏感”,比如这次温州的“女德班”采取的是亲子教育方式,即家长和未成年孩子一起学习。跪拜感恩教育也是家长和学生集体参加。

  如果家长有基本的教育常识,就不会让这样的“女德”教师继续教育下去,但很显然,没有家长站出来阻止,这就给了女德教育生长空间。

  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教育监管不力有关,监管部门对“女德班”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号放松监管也是原因之一。有评论认为,由于这类教育活动不涉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只是教育培训内容不合适,因此监管部门很难监管,总不可能派人一直盯着培训机构。这似乎也是一道监管难题。

  监管部门没有加强监管,这些培训机构又在不断强调这种传统美德,有的家长就会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不具备很好的识别能力,由此可能就会选择这样的一个夏令营。

  类似的培训班都打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旗号,但却违背现代教育理念。近年来,这种打着传统文化教育旗号而行违规办学之实的非法办学机构,不在少数。

  现代教育中怎么弘扬

  传统文化?

  记者:现代教育中怎样弘扬传统文化?

  熊丙奇:现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和糟粕不分,缺失积极的传统文化教育。

  现实社会存在晚辈缺乏感恩情怀,尊师重教风气淡漠,以及家庭生活矛盾等问题,一些家长或者学校想从所谓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的答案。有的机构看到其中的商机,于是结合现代人的需求以传销洗脑方式兜售“糟粕”,而受众也不对“糟粕”加以辨识。

  在一些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中,都存在将糟粕视为精华的问题,比如跪拜式教育,学生跪家长、学徒拜导师等,而女德班,社区中有,大学里也有,都说这是为了家庭和谐,提高幸福度,但宣扬的是男尊女卑、逆来顺受。这是与现代社会强调人格独立,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现代教育背离的。

  另外,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多采取的灌输方式,有不少内容属于死记硬背,或者东施效颦一类。

  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里,存在功利化、应试化、概念化、形式化的倾向。而在社区教育中,则存在把封建、迷信当作传统文化,招摇过市的现象。而且这方面的内容还特别容易推行,吸引更多人参加。主要原因是,社区会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工作任务之一,但却缺投入,也没有专门的师资(志愿者),这个时候有人(机构)宣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社区会大开绿灯;而缺乏科学素养的社区居民,对一些严肃的传统文化讲座不感兴趣,而对说得神乎其神的东西,会不加识别地接受,哪怕别人说的完全是编造的。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区分精华和糟粕,去粗取精。开展对学生和社区居民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有对教育内容的科学设计、论证,不能各行其是。

  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中,也必须有现代科学精神,这才能实现提高公民人文底蕴、整体素质的教育目标。同时,不论是现代知识文化教育,还是传统文化教育,都应该服务于个体的完善,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对传统文化教育

  进行监管?

  记者:为何近年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培训市场盛行开来?

  熊丙奇: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014年,教育部也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但是,究竟怎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哪些是传统文化教育,却缺乏比较明确的内容体系。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我国社会是存在比较旺盛的需求的,可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并没有及时跟上,因此,一些打着传统文化教育旗号的机构,就会盯着这一市场,先以公益讲座吸引学生、社区居民,然后再开展各种学习班。

  记者:相关部门要如何监管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才能避免类似“女德班”的出现?

  熊丙奇:从监管机构方来说,对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中出现的糟粕内容,必须要严格监管起来。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我国已经建立备案制。今年8月份,***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时,要向监管部门备案培训内容。

  因此,若要避免“女德班”再现,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落实备案制,同时,不能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机构开绿灯,要进一步严格地了解培训内容,确保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学校负责人也要对进入校园内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严格监管,了解具体的教育内容。

  其次,对进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来说,应具备基本的教育常识,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因为,所有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都是靠市场生存、发展,因此,受教育者的观念,对教育培训内容有很大的规范、约束作用。

  现代的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投入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教育,这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失的,包括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父母的,必须在这方面作出改变。

  因此,消除“女德班”,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内容的监管,更要从每个家长做起。监管部门保证的是培训内容本身的合法合规,受教育的消费者,要学会选择质量更高的培训机构,对糟粕的传统文化教育说“不”,监管机构和受教育者及其家长都要起到相应的作用。

点击进入专题:

各地“女德班”频遭曝光 该如何消除?

 

责任编辑:张玉

新安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