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黄继光堵***眼是不是真的?英雄连战士这样怒怼

  原标题:“黄继光堵***眼是不是真的?”他这样怒怼

  8月27号,武汉入夜。余海龙从连队回来,还要完成最后一件事——取快递。快递里是他准备送给六班班长李鹏超的礼物,一个水晶桌摆,上面刻着“黄继光传人”五个字。战士李鹏超今年提干,马上要去军校读书,余海龙从淘宝上定制了这个礼物,颇花了点心思。余海龙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他的用意是鼓励李鹏超,“不要忘了你是从黄继光连出去的”。

  余海龙今年32岁,是空降兵某旅二营六连——“黄继光连”第37任政治指导员。作为基层的指导员,主要工作是“做思想政治教育,传递党的声音”,而要落到实处,往往就是要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做战士们的“知心人”。

  余海龙做这些小事很用心,获得过很多奖,空军的“优秀基层主官标兵”、和连长刘堃一起评上的“一对好主官”,空降兵某军的“军人好样子”先进典型,还立过两次三等功。而他觉得最大的荣誉是,2014年10月,他作为空军唯一基层代表参加古田全军政工会。

训练中的余海龙

  把连队战士的家人都拉进一个微信群

  8月27日,余海龙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2014年底,他和战士易敏母亲的一通电话,让他有了个新想法。

  易敏出身单亲家庭,和母亲感情深厚。2014年底的一天,余海龙看到易敏的桌子上放着一大瓶泡菜,是易敏的母亲从老家寄来的,瓶身上写着一行字——“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他当时看着泡菜,想起此前易敏提出过想休假回家,看望母亲,但是由于名额限制等原因无法成行,心里有些难过。下午,余海龙给易敏的母亲去了通电话,聊易敏在部队的变化、生活的点滴,希望她能给儿子更多的鼓励。临挂电话前,易敏的母亲提出加一下余海龙的微信,便于余海龙更多的和她分享易敏的成长历程,以此缓解对儿子的思念。

  余海龙说,易敏母亲的话提醒了他,渴望看到儿子成长的不止易妈妈一个,何不干脆建一个群?于是,他把连队战士的家人都拉进一个微信群,取名“英雄连的故事”,不时在群内分享官兵日常训练、生活的点滴故事,分享连队取得的成绩,如果战士有什么思想问题,也会在群里和家属共同探讨。

  后来,易敏的母亲在微信群里发言,“你们跳伞的时候,我在新闻里看到了,虽然看不清哪个是你,但我知道其中一个就是你。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训练场上,指导员余海龙正在和战士谈心

  8月27日,余海龙连队战士杨鹏鑫向“政事儿”(微信ID:xjbzse)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他刚入伍时,比较胖,体能不好,有一次连队去野外驻训,强度较大,他有些吃不消。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他本来想着能休息一下,结果连队却跑到一个户外的靶场进行障碍训练,地上铺着沙袋、轮胎,“来回一趟600米,很累”,来来回回的人都一身泥。他当时很委屈,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搞这个,自讨苦吃”。

  轮到杨鹏鑫时,他一方面体力不支,一方面深感委屈,“拖着个沙袋,连走带爬的,一边走,一边哭”,虽然最终咬着牙完成了,但时间上和其他战友存在差距。当时余海龙虽然鼓励了他,但他“有点听不进去”。

  没想到,当天晚上,连队例行放电影时,余海龙说要先播放一个小视频。视频里出现了杨鹏鑫的母亲,她对杨鹏鑫说,你们指导员经常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还发你训练的小视频给我,说你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进步非常大,看到你的成长我非常欣慰。

  杨鹏鑫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他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自己入伍前在家里不太听话,家人让他当兵也是希望他能在部队有所改变。他看着视频里母亲,想想自己入伍以后的变化和进步,“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更好地锻炼成长”。

  他带着战士们搞了很多“接地气”的玩法

  8月27日上午,空降兵某旅二营六连——“黄继光连”的会议室里有点“火药味儿”。“政事儿”(微信ID:xjbzse)看到,官兵们正在开一场恳谈会,主题是“改革转型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会议由余海龙主持。

  讨论最激烈的话题是本轮军改可能会带来的人员调整分流问题。有位战士说,自己即将退伍,不想改变岗位,但立马有战士用空军无人机操纵员、“时代楷模”李浩服从组织安排、五次转变隶属团队的事例来反驳他;还有人觉得在“黄继光连”当兵是一种荣誉,被分流到别的单位会“很没面子”,但有人就提出,黄继光连的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走到哪里,就要把英雄的优良传统带到哪里;有人担心连队骨干被分流走,造成青黄不接,不过就有人就说,只要连队充分信任,肯压担子,骨干可以再培养。

  讨论期间,各方的争论很激烈。余海龙话不多,只是引导更多的官兵发言。会后他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恳谈会的目的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官兵们通过观点的碰撞,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困惑越辩越少,真理越辩越明”,比单向灌输更为有效。

  连长刘堃对“政事儿”(微信ID:xjbzse)说,每逢重点时节或出现热点问题,全连上下就会组织恳谈辨析会,大伙儿一起讨论。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围绕着“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甚至对游戏“王者荣耀”的看法展开过讨论。

  采访期间,余海龙不止一次感慨,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会很枯燥乏味,要想让战士们信服,必须要“接地气,还得花样翻新。

  这两年,他带着战士们搞了很多“接地气”的玩法。他们拍电影,拍MV,《渴望光荣》、《模范的连队,英雄的传人》等原创MV推出后,网络点击率达到数百万次,歌曲《写封信给黄继光》还拿了全军第九届战士文艺奖一等奖。

  余海龙还喜欢“蹭热点”。今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以后,余海龙讲了一课《从诗词大会感受文化自信》,为大家讲授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一堂课下来,还有战士意犹未尽,追到余海龙房间去继续讨论。

  “你的问题是对英雄的侮辱”

  余海龙所在的空降兵某旅二营六连是一个有着英雄传统的连队。1941年4月,连队组建于河北省赞皇县,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让六连“一战成名”。

  在和平建设年代,六连曾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联合军演、国庆阅兵等30多项重大任务,先后被空军授予“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和“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2013年8月21日,中央军委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该连“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余海龙作为政治指导员,捍卫连队的英雄传统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新干部报到,新兵下连,他都会带着他们履行连队迎新惯例:参观连队荣誉室,瞻仰黄继光铜像,在连谱上签名,学唱黄继光之歌,观看电影《上甘岭》等。另外,连队还多年保持一个习惯,每次早晚点名,连长喊“黄继光”,全连官兵集体答“到”。

  8月27日,黄继光生前所在班——六班副班长程强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他们至今在宿舍内保留黄继光老班长的床铺,床头挂着老班长的画像。每天晚上有专人把老班长的被子打开,第二天早晨再叠的整整齐齐。而睡在老班长的上铺更是一种荣誉。

  为了捍卫黄继光连的名誉,向来好脾气的余海龙还和人“黑过脸”。2014年,刚到六连任职不久,余海龙接待地方人员参观连队荣誉室,有人居然私下问他,“黄继光堵***眼是不是真的?”余海龙一下子沉了脸,当面呵斥对方,“你的问题是对英雄的侮辱!”

  后来,余海龙又在网络上看到了类似的诋毁抹黑,他决定做点什么。三年来,余海龙先后邀请齐润庭、李继德、万福来等多位曾与黄继光并肩作战的老英雄,以及黄继光的家人来到连队。

  余海龙还记得,2015年5月,黄继光生前战友,80多岁的李继德老人专程从山东淄博老家赶到连队,给官兵们展示身上的弹孔,讲述当年目睹黄继光牺牲的场景。当他走到黄继光的床铺前,抱着老班长的被子泣不成声时,在场的官兵也都落泪了。

  带领大家吃“忆苦思甜饭”

  六连的另一个传统是,每当新兵入连,余海龙都会带领大家吃忆苦思甜饭,所谓“忆苦思甜饭”,就是干炒面粉,冻土豆,“跟当年上甘岭战役时吃的一样”。余海龙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上甘岭战役时缺水缺粮,且气温极低,战士们一把雪一把炒面,土豆也都冻成了冰疙瘩。

  余海龙说,每次战士们吃忆苦思甜饭时都是龇牙咧嘴,“因为真的是很难吃”。但是当他讲完了过去老前辈们的经历,大家就会多几分敬畏。

  去年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节目到六连拍摄时,余海龙还带着一帮明星吃了顿忆苦思甜饭,“一开始他们觉得是闹着玩,很不认真”,“有的人吃了一大口炒面,结果猛咳嗽,眼泪都呛出来了。”余海龙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吃的还是精制面粉,当年的老前辈们吃的更粗糙,他们当年在战场上就是这么过来的,说完以后,“桌子上就安静了,他们就认真了一些。”

  除了忆苦思甜饭,还有讲述“一个苹果的故事”,八个志愿军战士传吃一个苹果,传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讲完故事以后,拿一个苹果大家传着吃。余海龙说,不要小看这些教育形式,只要战士们记在心里,指不定就在哪项具体任务中体现出来。

  他记得2015年连队在朱日和草原参加训练任务,补给条件差,一个车厢坐着20多个人,只有半瓶水。大家实在渴得受不了了,轮流喝这半瓶水,“都是95后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没想到,没有任何一个人舍得把水喝完,大家轮了一圈。

  六连里的名人:“地震男孩”

  连队的战士们基本都是90后,以95后居多。余海龙说,这些孩子们“主意大得很”,自主意识强,之前有一次连队做保密检查,要查看战士的手机,有个小战士翻出法律条文来,“说你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

  8月27日,余海龙同“政事儿”(微信ID:xjbzse)讲述,现在这代人和以前的老兵不一样,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的灌输和强制,要“把工作做到人心里去”。

  96年出生的程强是六连的“名人”。2008年汶川地震,程强的老家什邡市是重灾区,当时开展抗灾抢险工作,空降兵部队正好对口什邡市。程强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将近100天时间里,还在上小学的他看着空降兵部队积极救援,“把我同学从废墟里救出来”,“把危房都推倒,防止二次垮塌”。这些头盔上写着“空降”二字的战士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部队要撤离的当天,学校老师组织大家送行,他举着一块横幅,上面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没想到几年后,到了2013年9月,年满18岁的他参军入伍后,正好来到了空降兵部队,并且有幸进入了当初去他家乡抢险的黄继光连。多家媒体报道后,“地震男孩”程强成了网络红人。

图片来自网络

  入伍后一直比较顺利,还参加了预提士官集训,程强一时感到有些飘飘然。两年前,程强要参加师里比武,余海龙要求他负重训练,到了考核时把负重物取下来,就会很轻松。但程强并没有听,他觉得自己成绩已经很好,不用多此一举,没想到最终比赛时输给了别人。

程强,图片来自网络

  得知比赛成绩后,余海龙没有批评程强,反而安排他睡黄继光老班长的上铺。他自己知道,只有训练最好的“兵王”才有资格睡这个位置。程强说,睡上去的头几天,自己都是很晚才能睡着,想着自己作为黄继光所在班级的一员,不仅没有拿到荣誉,反而给班级抹黑,现在有什么颜面睡在老班长的上铺?

  他认识到自己轻敌大意的问题,之后再不敢懈怠,成绩很快就上去了。程强说,黄继光连的训练标准比别的连队更高,“我们打靶45环以上属于良好,其他单位40环以上就是良好,跑5公里,我们21分钟是合格,其他单位是良好。”

  指导员既当“笔杆子”也要做“***杆子”

  作为一名政治指导员,余海龙说,在英雄连这么优秀的团队里,还有太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人。

  他记得2014年3月份,他刚刚调来六连工作,有一天感冒了,跟连长刘堃请假休息一天。到了中午部队训练回来,他看到连队年龄最大的士官姜生武脚肿了,正在往脚腕上抹红花油。

  余海龙走过去,问姜生武怎么不休息休息,没想到,姜生武满不在乎地说,这算什么,小事小事,不参加还会影响连队的参训率。余海龙一下子“羞愧极了”,连队资格最老的兵还这样坚持训练,自己这点小毛病算什么,“下午我就去训练场训练去了”。

  余海龙说,习主席说过,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政治指导员是“笔杆子”,但他还想练硬“***杆子”。他苦练作战技能,有时和比自己小10来岁的战士比赛。

  连长刘堃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前段时间部队组织“四会”教练员评比,其他单位派出的大多是军事训练方面的骨干,比如营长连长、训练尖子,结果却是身为政治指导员的余海龙斩获第一,“让人刮目相看”。

  成为一名军人是余海龙的初心。余海龙告诉“政事儿”(微信ID:xjbzse),他从小有个军人情结,喜欢看军事节目,亲友邻里家的孩子考了军校,“我就很向往”。父亲有时聊到谁家孩子当兵了,人家家长很自豪,言语当充满羡慕。“我当时就想,要让我父亲和别人谈起来时也要有这种自豪感。”

  现在父亲自豪吗?面对“政事儿”(微信ID:xjbzse)的问题,余海龙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挺自豪的。”

责任编辑:霍宇昂

沙头角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