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地学长江计划”今天启动

  中青在线武汉11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与论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天正式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简称“地学长江计划”),将为长江流域“摸清家底”,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

  具体来讲,“地学长江计划”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长江经济带发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计划,旨在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汇聚多学科力量,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深部与表层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过程与演化,以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目前,已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二十余家院校及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张玉贤 摄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但近年来,长江流域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严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要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关键在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一方面要“摸清家底”,了解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研究如何在这个最大承载力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也要以科教培养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在这两个方面,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都大有作为”。

  在王焰新看来,地学是探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奥秘的基础性学科,而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地学学科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地学长江计划”的启动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搭建多学科交融平台,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有助于打造地球科学领域国际一流的学术高原和人才高地,为解决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地质、资源、环境等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

  据了解,“地学长江计划”未来将聚焦两大科学研究方向,一是全球变化与重大工程驱动的长江流域变化、预测及其对策与管理;二是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地质过程与重大地质事件。


  张玉贤 摄

  在2017-2030年间,“地学长江计划”总体目标是:围绕地质过程对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制约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选择中上扬子地区,研究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壳幔相互作用及结构演变的动力学过程、元素迁移富集再分配及其资源能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鄂西-江汉平原为重点地区,围绕长江中游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重大工程所导致的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趋势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系统研究流域在地下空间结构、地质灾害、地貌、水资源、生态系统、关键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整体变化,提出流域大保护的对策和依据,并对未来变化进行预测。

  其中,“地学长江计划”第一阶段(2017-2020年)主要聚力于学科交叉融合,在部分学科领域初见成效;第二阶段(2021-2025年)建成系列监测网络平台,构建核心技术体系,在国内形成流域大保护的战略决策地位;第三阶段(2025-2030年)建成系列示范基地,形成流域地缘优势,产生重大国际学术影响。

  “我们希望,也有信心将‘地学长江计划’打造成一个开放、协同、共赢的计划,一个为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做出地学界应有贡献的计划,一个破解关键瓶颈难题。”王焰新说。

莲塘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