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再添“国字号”名片 江门交上“创森”高分答卷

    目前,江门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53.72%(不含湿地面积)。图为绿树环绕的开平碉楼。黄锡球 摄


    10月10日,随着江门市市长刘毅在2017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接过国家森林城市牌匾,江门正式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当这个好消息传回五邑大地时,侨乡市民无不为之兴奋。

    江门自然条件优越,山水资源丰富,可谓“天生丽质”。尤其在“创森”近几年,在全体市民的努力下,一抹抹明亮的绿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展到江门城市中央。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江门森林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根据《江门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江门市将继续通过完善森林生态、产业、文化、支撑四大体系,使江门在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中担当更重要角色,凸显江门特色,成为环境优美、生态稳定、林产发达、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森林城市。

    撰文:郑琦 高华峰

    回顾“创森”路▶▶五年间政府投入30亿元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创新行动。“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获得这一称号,是对江门市历年来绿化建设探索努力的肯定。

    早在2004年,江门制定《江门市绿色通道总体规划》,把全市可绿化公路全部建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的绿色长廊。

    另一方面,江门也在不断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绿化行动步伐,逐步形成功能齐全、景观优美与独具侨乡风格的城市绿化体系。在绿意逐渐扩展开来的同时,江门还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收入囊中,为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森”工作。2012年,江门启动了“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森林城市建设序幕。

    随后,江门紧跟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步伐,于2013年出台《森林江门绿化建设规划(2013-2020年)》,计划重点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工程,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江门。

    2016年,《江门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4年)》获审议通过,为“创森”制定了富有高度和远见的“蓝本”。《总规》提出,江门将在10年内投入约55亿元,分“三步走”把江门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典范。随后,江门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推进会,印发《江门市“创森”工作近期任务分解表》,将目标分解成年度督办任务下达到各地各单位。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市委、市政府“生态优先,民生优先”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定信心,全力推进“创森”工作。江门市还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并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江门、美丽侨乡为目标。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富有江门特色的“创森”之路,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凸显。

    自《总规》实施以来,江门扎实推进森林生态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的52项工程。2017年,江门创森近期规划的工程已全面完成,40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标准。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各级政府累计已投入资金30亿元,带动社会各界投资150多亿元。

    谱“创森”之曲▶▶点线面全覆盖五邑大地

    一湾海水碧,两岸红树林。黄昏时分,走进珠三角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情况最好的红树林——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目之所及,浅滩树影,水禽嬉戏。“以前这里可看不到这么热闹的场景。”在北陡码头附近工作了10多年的养蚝户陈活强指着岸边的滩涂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镇海湾红树林资源,台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宏杰介绍,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将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岭南特色,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海湾观光、科普宣教、蚝文化展示及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建设仅是江门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一部分。自2015年“公园城市”概念首次被提出,江门结合本土资源特色,打造出多个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另一方面,该市利用社区、村落、街角那些原本“脏乱差”的闲置地,铺上红砖,植上绿树,放上石凳、健身器材,打造成为适宜市民休憩、游玩的小公园。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公园共1075个,包括龙头公园7个,特色田园风光公园7个,综合性公园7个,湿地公园8个,森林公园61个,镇街公园58个,村居公园900多个,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公园体系。

    正是这一个个的公园,在广阔的五邑大地上,将森林带进城市,绘出如今“公园在城市中,城市在公园里”的动人景象。

    驾车经过西部沿海高速江门段时,很难忽视亮丽的“百里黄槐长廊”。5年来,江门共建设了包括西部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在内的4条生态景观林带,目前已初现规模,形成了一条不间断的多彩景观带。

    据了解,各条生态景观林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功能突出不同的主题。在广湛高速江门段,主打以粉红色、红色为主色调的“百里红色花廊”。沿海生态景观林带则选择无瓣海桑等枝繁叶茂、根系发达、海岸防护功能强的红树林树种,呈现“绿廊连海天”的景观。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已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62公里,此外,还建成绿道2082公里,实施道路绿化202公里,形成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

    点、线连接,最终覆盖全市,这种模式让江门“创森”更加事半功倍,全市绿量大幅增加。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新造林45.65万亩(其中碳汇林16.65万亩)、封山育林4.43万亩,平均每年新增造林率达0.8%。

    目前,江门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53.72%(不含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08%,森林资源分布均匀。“见缝插绿”令市民出门300米见绿地,500米有公园。

    绘生态蓝图▶▶全民共建绿色家园

    十月,地处岭南的江门仍然绿意盎然。在江门市大西坑公园中,不少徒步爱好者放慢脚步,在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上,用心感受林木葱葱带来的丝丝清凉。

    市民从“创森”中直接获益,同时,亦作为参与者积极投身于各项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中。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江门市结合生态景观林造林工程,先后组织多次全民义务植树月活动。另一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多元参与和多方筹措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扩大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资、认种、认建等方式踊跃参与,开创全民共创、共享的“创森”新局面。

    据统计,在江门,每年都有超过100万人次参加“公益植树”“认种认养”等义务植树活动,年均植树300多万棵,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截至2016年底,江门市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2385.72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7.78平方米。

    除了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江门市民还积极参与各项“创森”知识竞赛、征文、绘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宣传教育活动。森林学校、森林单位、森林小区和森林家园等生态文明示范单位评选亦得到市民的大力支持。在“我为城市添新绿,市花送市民”“森林五进”(即森林进村居、家庭、校园、机关和企业)、摄影比赛等多项主题活动现场,时时人山人海。今年4月举办的川岛海滨健走马拉松比赛,更是吸引了近千人参与。

    通过各式各样的“创森”宣传活动,广大城乡居民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造林绿化意识已深入人心。2017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门市居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持率和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让居住环境绿树环绕、生活空间绿荫常在。退休之后,林阿姨几乎将自己的所有心思花在自家顶楼阳台上。“当初只是想着解解闷,后来觉得在天台种菜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保证餐桌上食材的新鲜健康。”现在这将近80平方米的楼顶上,不仅有通菜、生菜等20多种果蔬,还有各式绿植盆栽,天台常年皆绿。

    像林阿姨一样在阳台上“折腾”的市民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空中花园”“屋前草地”“阳台绿廊”,就是全民参与“创森”路上最清晰的“脚印”。

深圳沙头角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