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梁祝》首演者俞丽拿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梁祝》首演者俞丽拿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三八”妇女节前夕,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俞丽拿和其他九位杰出女性一起,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荣誉称号。

  “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和学生在一起,我好像永远都不会老下去。”俞丽拿如今77岁了,还是一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

  808教室柜子里的学生“成长记录”

  俞丽拿少年成名。1959年,只有18岁的她在兰心大戏院首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本来希望继续走演奏家的道路,却在3年后被分配留校任教。俞丽拿说:“我那时只会演奏,不会教学生。听学生的演奏,只是觉得不对,但也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对,只会说,我拉给你听。我妈妈是名非常敬业的中学老师,她对我影响很深。我就学着我的老师和我的妈妈,一点一点去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在808教室的柜子里,存放着俞丽拿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录”。上面详细地记录了他们每一节课的内容、他们的表现、他们演奏会和比赛情况。她说:“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教法都不一样。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对学生就要像父母一样,记录他们的成长,为他们奉献一切。”

  2016年,俞丽拿因为声带小结及两只眼睛白内障,在5天里动了3次手术。即使这样,她的课也没有停。声带恢复期不能说话,她制作了一堆牌子,上面印着“揉音”“色彩”“速度”“弓分配”等一个个关键词。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演奏出了什么问题,马上举起相应的牌子给他们提示。后来她嫌举牌子的方法太慢,又制作了50多张印着关键词的卡片塞进一个文件夹里,需要哪张卡片就拉出来,及时给学生提示。俞丽拿说:“我一辈子都在没有终止地学习,这样才能跟得上专业的国际水准。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也这样,每天练琴,不断进步。”

  俞丽拿的一位爱徒王之炅,9岁就开始跟着她学琴,14岁便获得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少年组冠军,17岁获得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三名。凭借天赋与勤奋,王之炅不断赢得世界瞩目。王之炅说:“俞老师虽然很严格,但从来不会逼我练琴。她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我跟其他老师去学点什么,或者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她从来都很尊重。”

  如今,王之炅等都回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成为“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工作室”的成员。

  传递中国之声的使者

  2010年,70岁的俞丽拿在东方艺术中心拉起《梁祝》,用悠扬的琴声告别舞台。多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她还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次灌录《梁祝》唱片,曾获得首届“金唱片”奖。如今即使告别了舞台,她仍然坚持练琴,活跃在各种讲座和中外音乐交流活动的现场。

  今天在中国,学习小提琴的琴童不计其数,可在俞丽拿年轻时代,这件西洋乐器并不受中国人的喜欢。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让中国人听得懂小提琴、喜欢上小提琴。《梁祝》就是在这个实验小组诞生的。没想到,这部作品讲述的中国故事、融入的传统戏曲风格,不仅得到了中国人的欢迎,还成为在海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让中国之声传遍了世界各地。

  几十年来,每次去国外讲学、担任各类小提琴比赛评委,俞丽拿都带着使命,不失时机地传播《梁祝》,传播中国文化。在教学中,俞丽拿也常常发掘新的中国作品,让学生们演奏,甚至将其列为考试曲目,希望他们未来能更多地带着中国作品走向世界。去年,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中国作品《梁祝》作为半决赛必选曲目,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们都找来俞丽拿讲解《梁祝》的视频悉心学习,领会中国风格,《梁祝》也成为了传递中国之声的使者。

  俞丽拿说:“到今天,我的初心和理想仍然不变,那就是让中国小提琴在世界舞台上‘讲中国话’,让更多中国小提琴演奏家、更多中国小提琴作品走向世界一流的舞台。”

光明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