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汤亮:建设东亚油气交易中心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影响力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市场化运作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所的正式运行,也是上海市建设中国经济龙头城市,推动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经济高端化、专业化、金融化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上海市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优化经济要素布局,提升上海经济在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领袖力。

  一、上海经济作为龙头城市需实现实业经济与总部经济的高度融合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上海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7%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7%,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同时,上海也较早地进入经济“新常态”,从2008年开始上海经济增速就回落到6-7%的水平。由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更迭的内在要求较为紧迫。与此同时,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上海,也正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制造业成本上升、规模增速放缓、压力加大。

  上海市作为大规模现代化都市,制造业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上海市迫切需要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型,以高端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的升级,以此实现经济高端化和在高成本下的可持续发展。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针,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上海市在全国经济中的龙头地位,上海市必需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是全国对上海的期望。如果上海市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有其他城市比如天津、深圳等取而代之。

  上海市也是中国最有潜力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城市。首先,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链配套最齐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条件最好的地区,上海市在金融、商贸、现代服务业方面有长期的积累,港口设施得天独厚。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巨大,本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也最大。上海也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在上海市建设中国的国际能源中心是必然之选。

  上海市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建设上,可以有效实现一体化发展。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与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商品期货的发展,不仅需要金融结算、金融工具的创新,也需要石油天然气国际贸易、航运、仓储、交割、物流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利用上海市建设自贸区的历史机会和雄厚产业基础,上海市将有望成为中国和东亚的石油天然气贸易中心和定价中心,为增强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作出贡献。

  同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建设,也将促进上海自贸区与整个上海市的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上海市在全国和东亚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使上海市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高端化,从而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上海应以建设东亚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目标

  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发展,重点是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一)东亚地区能源合作有重要意义

  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国际能源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增长的油气产量使美国从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转型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之一。这一转变正在重塑能源贸易流向和与之相关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下降,提高了其他能源进口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获取量。

  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同时,世界主要的能源供给者也都位于东亚及周边地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油气消费市场,紧随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是俄罗斯、中东和非洲产油国的竞争对象,在美国原油出口解禁之后也成为了美国石油的买家,同时对煤炭和天然气也都有很大的进口需求。

  这是中国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最大资源。虽然中国能源资源并不丰富,巨大的市场仍然可以成为中国的优势,它为中国通过合理利用世界能源资源来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条件。中国可以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实现自身能源供给与消费结构的优化,降低综合能源成本,实现绿色能源,保护国内资源与环境,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利用国际优质能源资源,有利于中国推动国内的能源市场化改革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利用各国普遍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机会,通过加强与世界能源出口国、进口国、跨境国的合作,也有利于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周边地区与世界的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是中国和亚太地区新的发展机遇。中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逐年提高,亚洲是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同时,亚洲地区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东亚地区更是主要的能源买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但是长期以来,亚洲和中国在全球能源价格上的话语权不足,导致亚洲的能源成本明显高出欧美地区。

  (二)东亚地区缺乏天然气定价中心

  东亚地区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区,各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为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很容易在国际油气贸易中成为价格竞争对手,竞相加价,以致造成双输的不利博弈结果。因此,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应加强合作,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维护共同利益。

  东亚地区是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东亚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天然气价格,也没有对进口天然气的定价权。相较石油价格而言,世界天然气市场的价格并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差异很大。总体来说,东亚地区的天然气价格是最高的。

  2009年以来全球天然气供应过剩,英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天然气市场体系间建立了价格互动。东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统一的天然气管网也正在建设和完善,东亚地区已经具备建立天然气交易和定价中心的条件。


2016世界天然气贸易流 (10亿立方米)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7.

  建设东亚天然气交易与定价中心,是解决这一市场多年来供求关系不稳这一问题的关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是加快国家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上海能源要素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对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注册会员近300家。会员主要为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一些燃气公司。目前,交易中心发布了中国LNG(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格指数、中国华南LNG交易价格指数和中国汽、柴油批发价格指数等多项反映中国油气市场运行情况的指数,为行业提供价格参考,市场价格指数基本形成。

  (三)建设东亚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主要措施

  天然气是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能源,中国和东亚对天然气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应对大气污染和雾霾的主要解决方案就是天然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实施天然气对核电和煤电的替代,也都将需要大量天然气。与石油市场不同,东亚天然气市场尚无一个覆盖全区域的定价中心。中国与东亚的油气合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价格,需要从油气的上、中、下游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建设共同市场。

  东亚天然气定价中心的建设,前提是建设统一的天然气管网,核心是完善市场竞争,需要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

  (1)建立东亚和东南亚天然气定价中心,首先需要完善东北亚、中亚、西亚、东南亚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的、统一的市场。中国应进一步推进跨东盟输气管道项目(TACP)建设,把东南亚国家主要天然气产区和消费中心连接起来;同时,完善油气储备库,调节市场终端价格和井口价格。

  (2)借鉴欧美天然气储备库建设经验,完善天然气储备库的建设,实施管输分离、独立运营的管理办法,调节市场终端价格和井口价格,增加市场的竞争性。

  (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市场尤其是上游生产领域参与竞争,加强天然气资源上、中、下游企业的竞争性。

  (4)设计和发展天然气金融衍生品,加快天然气现货、期货贸易的电子交易和实货交易平台建设,设计天然气现货和期货产品及合约,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为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天然气基准价格打牢基础。

  (5)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报价和指数机构,建立天然气市场的报价体系,为天然气贸易商签订合同提供定价依据。

  (6)探索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和竞争性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与其他能源的合理竞争。

  三、围绕油气交易中心建设能源交易综合保障体系

  上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天然气贸易、仓储、交割、物流配套体系的港口和基础设施条件。上海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高端制造业总部经济基地正在形成临港地区规划面积 315 千米 2,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由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临港奉贤园区、南汇新城六大功能板块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其中临港物流园区规划面积 16 平方千米。作为上海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物流园区依托洋山保税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工码头岸线、专用铁路等功能优势,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便捷的运输网络、完备的配套设施、一流的国际化服务,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航运、物流企业竞相抢占先机。马士基、DHL、德国全球货运、卡特彼勒、普洛斯、中远、中海等著名物流运营和配套供应商,整合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内外供应链,开启高品质物流综合服务体系,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亚洲枢纽。以港口航运、第三方物流、国际采购、保税加工为特征的国际航运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园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功能于一体,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疏运能力得以体现。

  (一)发展天然气交易平台和相关产业

  为建设上海油气交易中心,除了金融交易场所和交易系统的建设之外,还需要建设与实物贸易、交割的整套基础实施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LNG接收站项目。LNG是海上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形式。LNG接收站项目可以分为陆上接收站和海上浮动接收站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和配置。为满足未来长三角地区对LNG的大量需求,设计规模应该留有余量,远期应规划2000万吨/年或以上的接收能力。

  (2)天然气电子交易平台和相关基础设施。依托天然气基础设施,在实体贸易的基础上,完善天然气电子交易平台,形成LNG储运、交割、结算为一体的天然气市场。进而汇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整合资源,获取规模效益,与银行、担保公司、物流公司进行广泛的合作,进行仓单质押、融资、物流等方面的服务,提升商户交易规模,推动中国能源交易市场的发展,加快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3)天然气价格指数的开放。价格指数是商品交易中心的灵魂。未来应建立亚洲天然气交易指数,引导区域天然气交易价格。

  (4)天然气延伸产业链,和下游消费市场的建设。在交易中心和天然气贸易物流体系的支持下,上海需要引导社会资本建设能源产业相关项目,实现LNG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建立庞大的LNG交易市场。

  (二)发展现代能源贸易物流系统

  在能源、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之外,还要更多考虑货币、资本、商贸、金融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共享金融平台的方式推动亚洲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加快建设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场,并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建设东亚、东亚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对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推动能源市场价格改革,应注重推动国际能源期货市场发展,注重油气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发展,加快油气现货、期货贸易的电子交易和实货交易平台建设,以及天然气现货和期货产品及合约的设计,利用亚太地区作为全球能源消费重要区域的地位,参与全球能源价格制订,为建立亚太地区油气市场定价中心,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油气基准价格打牢基础。

  四、以建设油气交易中心为契机,推动上海市优势资源重组和产业高端化

  (一)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上海市需要完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把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推动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能源金融中心

  发展亚太能源合作机制,推动亚太能源市场的一体化,增强亚太地区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对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降低能源成本,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能源对外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投入试运行,上海自贸区的大宗商品平台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彰显。“在期货交易方面,此前上海期货交易所设立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年内有望推出首个国际化的原油期货品种,而在现货市场方面,此前自贸区也批准设立8家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覆盖金属、化工等主流品种。”随着国际化的开放平台相继设立,有望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企业便利使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高市场效率。

  利用上海油气交易中心的发展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以油气为主,包括其他能源和化工品种的全方位、多产品能源与化工产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的建设,把上海市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能源金融中心,并带动相关产业向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集聚,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增长极。

  发展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与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次重要机会。在交易机制的设计中,可以设计一定的机制,推动交易品种以人民币结算,或人民币与美元双轨结算。当然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能源交易品种以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规避货币汇率风险,防范中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可能面临的风险。

  (三)围绕专业化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上海市产业布局进行再优化

  建议在上海金融核心区,以证券金融、商品期货、商贸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为主,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提高上海市对全国和东亚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和领导力。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自贸区和临港物流园区,建议发展以油气航运、接收、仓储、交割、物流为主的大商贸产业,发展覆盖油气、金属和非金属、制造业商品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加强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形成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重要城市,基本形成与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最终要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服务中国长江经济带大规模物流需求和产业需求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并形成对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领导地位。(汤 亮)

深圳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