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拿下“影响中国”大奖 佛山高新区凭什么


    吴欣宁

    不久前,创立于佛高区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荣获2017“影响中国”年度智造奖。这是对佛高区主攻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的战略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该区在机器人这一专业领域的探索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作为南海的核心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佛高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支点在提升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上。无论是引入、培育华中数控、新鹏机器人、泰格威机器人、艾乐博机器人等一批新兴企业,还是“政产学研”各方用力集结重量级创新资源,其“智变”探索切中整个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命脉,那就是高端产业低端化、机器人企业发展较快却不够强的难题。

    成立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尤其能体现这一点。纵观整个国内机器人产业,有个痛点众所周知,那就是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缺失。南海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建设专门设立了针对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的专项资金,并强调了应用示范中心的建设,显示出佛高区对机器人产业缺失的忧患意识越来越强,也彰显出佛高区引领智能制造产业跃升的决心。

    这样的决心是有现实产业基础作为支撑的。佛高区所处的南海,拥有巨大的本地市场。南海制造业门类众多,包括机械装备、汽车汽配、家电、家具、陶瓷、五金、铝型材、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饮料、包装……国内提出发展机器人的城市有几十个,但很少有城市拥有如此众多且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南海不少行业还蛰伏着全国级别的“隐形冠军”。

    这些行业都有“机器换人”的需求,而且对机器人功能的本土性要求较高。国内外机器人企业销售的机器人本体,一般无法直接在这些行业的生产线上使用,无论功能、性价比、服务,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本土化转换,并且需要整体服务方案解决商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这就是佛高区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可以依托的市场基础。

    当然,坐拥产业市场优势的南海,也存在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短板。机器人产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度与一线城市具有差距,核心技术研发和对接外部资源仍待完善等,这些是南海的弱项。

    南海机器人产业要在竞争中突出重围,不能只靠市场自行发展。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综合考量区域实力的优势与短板基础上,佛高区启动创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等一系列举措,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智能制造创新探索。

    强化开放性地链接、整合多种创新资源,增厚产业家底,是佛高区的关键策略之一。

    最近一年以来,通过借力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创新资源,全力打造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产业化于一体的重大装备产业发展平台,佛高区努力建成国产机器人最大的自主创新研发中心、金融创新产业中心、应用创新示范中心,并与武汉华中数控合作共建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和佛山登奇电机有限公司,打造国产机器人自主品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佛高区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中充分释放了大数据的效能。

    此前有专家认为,真正的工业4.0不仅能通过使用机器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软件进行分析,最终为生产提供智能化决策。这就需要以生产线、机器的智能化改造来实现对加工数据、制造数据、检测数据的充分利用。如此,便可对机器进行智能化维护。

    不少城市机器人产业硬件配套做得如火如荼,却忽视了工业大数据分析决策的软件能力建设,造成机器人产业灵魂的缺失。佛高区的策略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问题。

    目前佛高区正引进航天科技科工集团航天云网,以连接航天云网INDICS的工业物联网网关为关键技术,促进工业设备连接并使用INDICS等云平台服务的行业定制,实现对工业机器人大数据智能维护,提升该区乃至整个南海智能制造的整体水平。

    接下来,佛高区还应优化机器人应用的政策、资金扶持,且后续扶持还应不断聚焦于大中小企业均面临的柔性化改造、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

    此外,佛高区需要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升级引导其自身主动转型升级,强化机器与大数据的交融,加大对数据改变整个生产流程的布局和投入,并推动企业技术应用配套跟上“机器换人”的步伐。

    当然,佛高区乃至南海都不能仅满足于机器人的产量,还要通过各种办法集聚、培养一批机器人行业的创业者、工程师、技术工人、售前售后的服务者,实现产业和人才链条同步成型。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本期统筹:蓝志凌

深圳劳务公司招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