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140秒|相伴50多年!枣庄69岁老人与土琵琶的不解之缘


齐鲁网8月3日讯 柳琴原是流行于鲁、皖、苏一代的乐器,用作柳琴戏、泗洲戏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及弹奏简单歌曲,发音响亮宏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乡土气息,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今年69岁的老人张朝臣,“土琵琶”陪伴了他50多年的人生历程,带给他无限的快乐和幸福。近日,记者来到了滕州市姜屯镇西张坡村,探访了这位与 “土琵琶”有着不解之缘的老人。


张朝臣老人六岁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也由于身体多病,无暇顾及年幼的张朝臣,他靠跟随老艺人乞讨为生。为了学习柳琴戏,张朝臣跟随姜屯镇黄坡村的柳琴戏班打杂,无论戏班到哪里演唱,他都跟着提茶倒水,推车挑担,布置戏场。

后来,由于各村组建文艺宣传队,柳琴戏班也就解散了。为了维持生计,张朝臣便与级索镇满庄村双目失明的杨位宏合作,在微山、姜屯、级索、西岗、大坞一带走村入户唱柳琴。杨位宏解放前曾经跟随卜端品创建的卜家班唱柳琴,是卜家班的台柱子。解放后,曾经参与组建徐州柳琴剧团。在杨位宏的指导下,张朝臣在戏曲演唱以及柳叶琴制作方面技艺大增。

“有九个品的有七个品的,有十二个品的有二十四个品的,二十四个品的做到这个位置。”滕州市姜屯镇西张坡村村民张朝臣告诉记者。柳叶琴在制作上要用到很多木工活儿,但并不是仅会木匠手艺就能完成,最终衡量一把琴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嗓音”。


“平时做琵琶挑选木料,一开始做的是梧桐,选木材的时候都用朝阳的这一面,朝阳的年轮排的宽,有一公分宽,朝阴的年轮细只能用做作壳。这一棵树只能用到五分之一,一米以下的下节不能用,三米以上的上节不能用,必须用朝阳的这面。”张朝臣告诉记者。

做琴初期,张朝臣都带着自制的柳叶琴到乐器店向专业的老师们和一些老柳琴艺人请教,回来后,就思考如何改进。后期,他自制的柳叶琴几乎可以与专业厂家制作的相媲美。

“现在乐器店卖的机加工琵琶,和我手工做的音质大不相同,木材的毛孔手工做的没封闭死,用机械做的速度快,把木材的毛孔都糊死了,音质出不来,我的样式是老样式,是我自己琢磨出来,又给它拼制的,我为什么要做莲花,做莲花的目的代表微山湖的土琵琶。”张朝臣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张朝臣一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耐不住寂寞的张朝臣便将过去会唱柳琴的老伙计组织起来,成立了票友会,弘扬和传承柳琴这一传统戏曲。

传统柳叶琴制作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滕州已濒临失传,目前,仍在制作传统柳叶琴的只有张朝臣一人,让传统的技艺重新焕发光彩继续传承下去,是张朝臣老人最大的梦想。

[责任编辑:杨凡、张伟、张焕焕]

责任编辑:马骁潇

深圳蛇口临时工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