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吃饱了,中国餐桌还要讲出新的故事 |睡前聊一会儿


20171017睡前聊一会儿

00:00

下载音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五年历史性变革,让中国不断强起来,正在大步走向全面小康。我们今天来从吃饭的话题,看看中国的发展变化。

今年浙江高考的阅读题目出自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文《一种美味》,讲的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三口吃鱼的场景,读起来令人心酸。《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上学时总是吃黑面馍馍,在吃饭需要粮票的年代,能够到饭店吃一顿太令人羡慕。过去的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而如今,走过了贫穷,战胜了饥饿,我们的餐桌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条鱼、一个黑面馍馍的幸福。

如果说文学作品仅仅唤起我们的情感,那么统计数据则让人们清晰地看到饮食变迁的具体内容。近日,国家地理杂志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全球各国的饮食结构。数据显示,中国人日均摄入的热量从1961年的1415卡路里增长到2011年的3073卡路里。食物摄入量的翻倍,恰恰是改革发展和技术提升带来的粮食增产增收,让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不再窘迫。最近,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一块示范田又传来好消息,87岁的袁隆平教授通过超级杂交稻技术,将水稻的世界单产记录提高到每亩1149.02公斤。在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不懈努力下,我们不仅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也让“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不攻自破。

变迁的数据,折射出中国人在吃饭的问题上更加从容。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而是追求更加丰富和健康,这些年,摆上中国人餐桌的食物,也在悄然变化。大鱼大肉越来越少了,有机蔬菜、新鲜水果越来越多;大米、馒头这些主食不再是主角,讲究荤素搭配的菜谱成了标配……粮农组织的数据清晰地展现出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的主食消费在1983年达到顶峰,伴随着口粮比例的下降,是肉、蛋、禽、奶等制品的消费增加。从关注食品安全,到回归“土产”和“天然”,再到提倡低糖低脂的食品,饮食结构上的一减一增,是健康理念和饮食文化的深入人心。

法国作家萨瓦兰的《厨房里的哲学家》一书有这样一句“饮食格言”: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更宽广的时空中审视,可以看到,餐桌不仅浓缩着饮食变迁,还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坐标。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6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这一数字距离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只差0.1个百分点。人们在食品支出上的花费比例下降,反映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在说走就走的旅途中体验远方的风土人情,还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上为知识付费买单,千百年来的“民以食为天”到如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新时尚,其背后是旅游产业、互联网等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而这在几十年前不敢想象

今天是世界扶贫日,也是中国第四个扶贫日。写就一个个餐桌上故事的,是中国在战胜饥饿、消除贫困上的努力,是改革发展带给人们看得见的获得感。有人说“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也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看似调侃,也说明吃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当我们回望物质匮乏年代的一条鱼、一个黑面馍馍,当我们回首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披荆斩棘,或许就能够明白这份幸福来自何处。

这正是,餐桌虽小变化大,进步发展暖人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桂从路)

责编:杨知然、

深圳人才派遣机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