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可惜!村子整体拆迁章丘两清代古楼要被拆,能异地建吗

在章丘区杨胡村改造中,两座存留两三百年的古楼进入人们的视线。记者现场探访得知,距杨胡村的整体拆迁还有十多天,这两座清代古楼将面临被拆的厄运。对此,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表示:应该保护起来,不能随便拆除。


一座古楼被院落包围着。于悦 摄


这座精美的清代绣楼很可能10天后就被拆除。 记者 于悦 摄

隐身章丘城中村

古楼已两三百岁

杨胡村位于章丘区中心的西部,距离区中心的唐人广场、百脉泉广场等只有2公里。随着章丘的发展,杨胡村目前也面临着整村拆迁。进入村子,家家户户都画着“拆”字。而提到村中的古建筑,基本上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叫绣花楼,总共两个,隔着也就二三十米。”

22日,记者探访发现,这两座建筑位于村子的西南角,都是二层砖石建筑。青色的砖配上传统建筑独有的屋脊,一看就颇具历史沧桑。其中一座建筑位于村内公路旁边,而另一座老建筑相对较矮,其周边已经几乎被农房所环绕。

矗立于路边的这栋建筑,属于当地村民韩云法。今年68岁的韩云法和老伴居住。韩云法介绍,这座建筑确实叫绣花楼,但具体存在多少年他也不清楚。“老爷爷传给爷爷,又传给叔叔婶子,最后是一个婶子传下来的。我爷爷奶奶一百多岁,包括我的老爷爷在内,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房子多少年了,但只是在里面住着。”这样推算下来,这个绣花楼,至少也要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另一座建筑的主人则是韩云法的远房亲戚,也姓韩。他称,自己家的老人也不知道小楼传了多少代,只知道曾经修缮过一次。记者拐进这座小楼所处的院落,进入这座小楼的内部,铺的砖石、木楼梯也都和韩云法家的绣楼如出一辙,只是楼顶屋脊上并无动物装饰。

一砖一瓦原样保存

曾有人出万元买楼梯

在绣花楼内部可以看到,整个屋子为标准的长方形。占地面积近百平米,东西12米,南北8米左右。一层已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物件,只剩下一些废弃的小家电、纸箱等等。在一楼的最西侧,一条木质的楼梯可以通向二楼。二楼是由木地板搭建的,盛放着一些杂物。虽然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但无论是木质楼梯还是地板,都非常结实。

“别看这个楼梯旧,当年有人要花上万块钱买它,我没卖。”说起这个老楼的每一个部分,韩云法和老伴都如数家珍。“屋顶上有四个雕塑,哈巴狗子张口兽,有几个狗几个兽都是有讲究的,建筑质量非常好,墙有70多厘米厚,夏天我们还经常到里面来住,因为凉快。”

关于绣花楼的名字,韩云法介绍,这个楼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住的地方。因为当时村子里面盖多高的楼都是有规矩的,这个楼最初的主人很可能非富即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绣花楼几经继承易主,最初主人的身份也无从考证了。

韩云法小的时候也曾经在里面住过,直到后来新房子建起来,儿子觉着老人再在旧楼里面住不好,就把他接了出来,住到了后面的新屋子。“其实,绣花楼和新屋子,本来是在一个院子里,有三户人都住在里面,都是韩家的人。但上世纪90年代村子里修公路,就把院子征去,绣花楼就成了沿街楼。”再到后来,家里老人将绣花楼分给了其中一户,这一户随后又远赴沈阳,就把绣花楼留给了韩云法一家。

此后,韩云法和老伴就一直看着绣花楼。1992年韩云法在这座绣楼后面又盖了几间平房,就是想一辈子守着祖传的地方。有人想把楼梯拆下来买走,韩云法觉着这样会破坏整个楼的完整性,就没同意。也曾有来村里收文物的人出价上千元购买绣楼的一块青石,他也没舍得出手。目前,整个绣花楼,包括门、楼梯、砖瓦都是原样保存下来的,都没有动过。

截至发稿前,记者从章丘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两座老楼位于规划范围之内,将会拆除,未来会研究异地重建的可行性方案。

市考古所所长李铭:

保存研究价值高,够市级文保资格

“这座建筑应该是清代的,不会太晚,清代中叶或中早期。”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称,考古人员现场考察过韩云法家的绣楼,得出的结论是保存与研究价值很高。它的历史也与韩云法老人推测的两三百年时间相符。

考古人员考察后发现,这座二层三开间的老建筑十分精美,“像这种建筑现存的已非常少,以前村里多数是平房,这座楼比周边房屋都高,能盖起这样的小楼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大的,所以肯定是大户或官宦人家所有。从形制上看,它与一些庙宇的藏经楼都有相似之处。”李铭说。

“它整体使用的砖在当时也造价不菲,跟现代意义上的砖并不一样。”李铭说,我们从建筑外观上看到的颜色不一致的石块,其实是用来加固建筑的钉子石,起到拉紧墙体的作用,“这么多的钉子石足够让这座建筑屹立不倒,很有研究价值。”

李铭认为,这座建筑虽未来得及列入文保单位,但足以够得上市级文保单位的资格,“我们应该认清,即使不是文保单位的老建筑也不能随便拆,而是应该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随着各区县旧村改造进程的加快,一些村子的老建筑未得到保护甚至整体拆掉的现象时有发生,古村落保护成为文物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章丘作为千年古县,更应承担起保护和延续历史的责任。如今大量村落的拆除让地上文物迅速减少,是不应当的。”李铭说,就算无法整体保存古村落,里面经典的四合院建筑应当尽量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这也是对历史起码的尊重。


责任编辑:桂强

坑梓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