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种地的人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种地的人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记福海县83岁唐道通躬耕稻田57年

亚心网讯 (文/记者索子絷图/通讯员尹通元)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经常会出现一个佝偻着身子的古稀老人,穿梭在田间给村民指导种植技术,操着一口湖南腔传授着种植经验。他就是曾任福海县农技站站长的唐道通(如下图)。


83岁的唐道通已退休22年,如今他走路都不太平稳,脸上的褶皱昭示了他风雨岁月的沧桑,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就一定要坚持到田间地头走走,给农户们讲讲农业种植技术。他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在他眼里,“种地的人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唐道通在任时,推广的小麦新春二号使当时小麦产量翻了一番,获得阿勒泰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曾获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农业连续10年的大丰收先进个人。

探索:引进新品种试种试验田

1956年高考,唐道通只身一人从家乡湖南考到新疆,在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专业就读。1960年,26岁的唐道通被分配到福海县农技站当技术员。

在工作之前,唐道通从没有种过地,初到农技站的时候,更是一头雾水。他看科技种植类书籍学习,向新疆农科院的专家请教,不断摸索学习种植技术。

“那时农民种植的小麦品种几乎都是青春五号,这个品种产量不稳定,容易掉穗,风一吹就倒伏一片,亩产只有500斤。我想要改良一下种植品种,提高小麦的亩产,就到新疆农科院引来新品种培育,并小面积种植小麦新春二号试验示范田。”推广:科技成果惠及百姓带领村民致富

引进新品种,种试验示范田的那段日子里,唐道通每天都在对试验示范田的湿度、种植密度、施肥量、光照等各方面进行考量和不断调整。

在试种选育过程中,有时为了监测一项指标,不管是怎样的天气,唐道通都要趴在地头一两个小时;播种时要区分不同品系一粒粒点播,费时又费力,唐道通经常一个人在地里点播,一干就是一天,连饭都顾不上吃。再经过3年的培育才基本确定小麦所适应的环境和产量。

6年后,唐道通发现试种的新春二号亩产能达到1000斤,还能抗干热风,不会出现倒伏,小麦的口紧,不容易掉穗。试验田成功后,村民们抢着要新春二号的种子。

“试验示范田的小麦种植成功了,但村民们买回去后发现种子不出苗。后来我实地查看发现,原来是因为土地板结,我带领大家浇了两次水,苗才能长出来。”唐道通说。

1988年,福海县种植的小麦中有80%的小麦是新春二号,实现了当地种植小麦能够自给自足的好局面其他县市也纷纷引进新春二号。

1989年,福海县建立了糖厂,福海县却只有1万余亩甜菜,甜菜产量是摆在眼前的大问题。为了糖厂有生产原料,没有种植甜菜经验的唐道通开始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试验示范推广甜菜。到1991年,福海县甜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余亩,也成为当时该县主要的经济作物。

“糖厂一年最高制糖加工能力是13.5万吨,当时甜菜年产量是13.7万吨,超过了糖厂的加工能力。”回忆往昔,老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数点后的数字。

心愿:用一生坚守土地做稻田“守望者”

如今,福海县把种植业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今年农作物制种2527亩在福海县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带动全县农业均衡增产,建立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面积31000亩;建立小麦高产示范区,面积3000亩,引进新品种29个,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唐道通是福海县农业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他用一生坚守土地,做稻田的“守望者”,他的坚持也影响了不少年轻人。

福海县农业局技术员冯稳就是其中一位,他一有农业方面的种植问题,就会找唐道通指点迷津。

在福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祝青凤的印象中,唐道通是一个对土地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他总是骑着二八自行车,到20公里外的地里,给农民义务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即便他已经退休了”。

“过去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非常辛苦的。但现在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同时田园风光还非常漂亮,可以吸引年轻人、城里人回归农业。”唐道通希望国家拿出有力的措施来鼓励年轻人学农。他说:“永远不要瞧不起农民!我种了一辈子的地,只有辛苦才能换来幸福,只有艰苦才能换来好的产品。”

这就是一个83岁中国人的故事: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把苍生装在心头上!

责任编辑:时鑫

深圳蛇口临时工外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