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旧城蝶变展新颜 厚积发展新动能

  这是长春建城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旧城改造:计划利用两年时间,覆盖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惠及202万居民。

  这是长春700余万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让城市更美、街路更畅、环境更新、生活更有幸福感。

  这是长春加快城市转型、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次战略抉择:提升城市能级、扩大经济量级,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张力和魅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同其他城市一样,长春也出现了“城市病”。三环以内,曾经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区、传统商圈、宜居小区在繁华中透着斑驳与沧桑。2016年,为加快打造更富特色和魅力、更具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化城市,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当前,全市将贯彻全省“三抓”大会精神与旧城改造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旧城改造提升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宽城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抢抓政策机遇,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旧城改造。一年多来,宽城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各类会议,区领导亲自督察、两办通报督察、旧改办一线督察、推进会集中督察,全区旧城改造快马加鞭,使城市面貌有了全新改善,承载功能得到提升、城市秩序得到规范。

  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要求,全区要全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观,旧城改造提升要本着更加突出民生、突出功能的原则,从群众反响最强烈、最急需的地方做起。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旧城改造与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把旧城改造与加强城市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和参与城市的建设改造,以旧城改造提升为契机,加快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城区。宽城区区长吴相道要求,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的宏伟目标,切实抓好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使城市面貌有新的改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旧城改造的合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坚决避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进一步注重工程质量,从原料来源到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不给未来留下缺失和遗憾。

  沉淀“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宽城区抢抓机遇早动手,各方联动抓落实,全面掀起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热潮,进一步擦亮城市容颜、培育城市文化、升华“宽城气质”。

  潮涌催人进,风正劲扬帆。2016年,宽城区大手笔投入,启动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一年多来,打通微循环,打造新景观,一处处破旧围栏被打开,居民出行更方便,老旧小区亮起来;同步推进的街路绿化,让宽城的大街小巷散发出勃勃生机;居民小区内增设健身设施、疏通下水和更换防盗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功能,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获得幸福感。宽城,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攻坚正酣。

  改造成果:见证“幸福宽城”跃升路径

  一张为期两年的旧城改造蓝图,清晰描绘出宽城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的路径:

  计划改造老旧小区73个,绿化街路28条、绿地16块,改造游园2个、广场1个、为公园绿地新增雕塑12件;将三环以内辖区划分为12个区域,进行整体市政道路改造,计划改造重点街路57条,精品商圈3个,景观亮化11条街路,更新3类环卫设施。截至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回望一年多来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一组组翔实数据,见证着宽城的蝶变:

  ——擦亮城市“容颜”,完成5条街路、9块绿地的绿化提升改造;3条示范街路、规范街路立面牌匾综合改造,改造楼体227栋,改造牌匾2289块;翻建小区内沥青道路和方砖步道6.8万平方米,新增健身设施266个,楼道大白施工面积30万平方米,更换单元门1000余樘,改造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完成近2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有5条街路,9块绿地改造已基本完成,改造面积8.5万平方米,位于宽城万达广场、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的4件雕塑本月底安装完毕,中心城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筑好城市“里子”,累计改造各类地下管网10余公里,推进架空管线入地约14公里,新增停车泊位1957个,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空间。

  ——打通交通“微循环”,2条市政路道改造预计10月末竣工验收;打通四平路小区内及周边的道路“微循环”,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自2016年起,宽城区将旧城改造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提供坚实保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纪律,统一谋划,统筹管理。为保证迅速高效地开展各项旧改工作,宽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郝晶祥为总指挥的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下设旧城改造管理办公室。同时,根据旧改工作需要,在区住建局成立了旧城改造工作办公室,并设立7个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合同签订、原材料报检及日常施工管理等工作。

  为确保旧改工程按期、保质完工,区委书记郝晶祥、区长吴相道、副区长王华多次到施工现场走访调研,详细听取旧改工作进展情况。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定期对旧改施工现场进行督查,掌握施工动态,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结合督查情况,每周六组织各区域责任人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解决办法。

  最新进展:努力建设长春“城市窗口”

  就做好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宽城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四个结合”“三个坚持”: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城市管理结合起来、与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结合起来。坚持科学管理,努力建设长春的“城市窗口”;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结合起来;坚持管理与生态相协调,着力完善区域宜居环境,特别是抓好旧城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宽城区具体对二环内区域进行精品提升,对二环至三环内区域进行功能性提升。功能性提升包括:综合改造老旧街区、综合改造市政道路、架空管线、打造绿化美化精品、打通道路微循环、完善交通设施、施划停车泊位、实现功能性亮化全覆盖。精品提升包括:重点街路及精品商圈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火车站区域市政设施改造、环卫设施改造等。

  在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中,宽城区把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作为重中之重,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让历史与现实得到充分融合。把旧城改造与环境改善统一起来,通过改造释放一些空间,再打造一批生态公园、生态景观、生态小品,不断放大城市的生态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今年,宽城区计划对29个社区5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有57723户居民直接受益,全部工程预计11月30日完工。绿化提升改造共涉及23条街路,7块绿地,海狮园、海棠园2个游园及南广场,8月下旬已进场施工。新增12件城市雕塑,先期计划采购雕塑8件,其中,3件摆放在上海路1、2、3号绿地,2件摆放在宽城万达广场,北人民大街三角绿地、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各摆放1件。目前,宽城万达广场、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的4件雕塑已完成采购,本月底将安装完毕。

  宽城区深入探索城市管理体制,继续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下决心彻底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今年,宽城区将三环内辖区划分为12个区域进行市政道路改造,已于7月末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此次市政道路改造主要针对原有市政界至楼体的“三不管”地带。目前,已具备施工条件的北京大街、宽府路、一匡街等区域已于8月初进场施工,预计10月末竣工验收。今年的重点街路改造涉及9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的57条街路,计划改造建筑物491栋,已于6月中旬陆续进场,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光复路、黑水路、华正精品商圈,以及11条街路的280余栋建筑景观亮化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硬件提升了,城市变美了,宽城区又将目光转向提升城市居民素质上,注重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进而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和参与城市的建设改造。一位环卫工人说:“现在大家的卫生意识都提高了,街路、小区比以前更干净了,我们的工作量也变小了。”

  旧改故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观

  旧城既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又包含着复杂的现实生活,旧城改造提升需要在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一组组鲜活的“旧改故事”,生动再现了旧城改造决策以人民为中心,力度大,得人心,让人们从细节处见温馨,从变化中听民声。

  四平路小区开启“品质生活”

  在四平路小区住了20多年的张铁成老人感慨地说,旧城改造让他们真正过上了“品质生活”。他自愿当起解说员,向记者详细讲述着发生在小区里的一系列喜人变化。

  “过去,这些地方都被一些居民圈成了‘小菜园’,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就别提休闲娱乐了!春末夏初,居民自圈的‘小菜园’被清理了,随后建起3个休闲广场,孩子们在微型儿童乐园嬉戏玩耍,老人们有的坐在休闲长椅上下棋、聊天,有的在空场中央翩翩起舞;上个月,小区里几堵围墙被拆除,道路微循环打通,居民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前几天,一场接一场的大雨过后,小区里积水很快排净,我们再也不用蹚水进出……”张铁成说。

  四平路小区紧邻西广场,距长春站南出口不到900米,周边交通路网密集。但是,“回家堵在‘最后一公里’”“从入口开进、再按原路倒出”一直困扰着小区“有车族”,原因就是小区里有几堵围墙。为此,宽城区住建局利用片区窄巷小街及便道等道路组成的区域道路网络,打通了四平路与杭州路、西三条街、浙江路之间路网障碍,形成三个道路微循环系统,并在四平路小区内重新规划了105个停车泊位。

  四平路小区的变化,只是宽城区旧改惠民的一个缩影。今年,宽城区旧城改造着力解决当前老旧小区交通混乱、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突出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了贵阳高层、天域新苑、长新机车厂、长山小区等8个精品小区,以点带面促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广告一条街”华丽蝶变

  城市地下建设是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旧城改造提升是一项综合工程,擦亮“面子”,改造“里子”,上海路“广告一条街”就是一个范例。

  上海路两侧地势较低,沿街一楼商铺大多低于人行步道近半层楼,以前一下大雨,各商铺都会倒灌雨水,业主们为此既闹心又无奈。“今年夏天几场大雨过后,雨水很快顺着新修的排水沟流走,大家再也不用准备沙袋了!”上海路沿街商铺业主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旧城改造提升带来的变化,而让他们更为惊喜的是,沿街楼体粉饰一新、各具特色。

  今年旧改施工中,宽城区市容环卫部门依据上海路地势特点,通过技术手段,或“找坡”让雨水自行排走,或设置“排水壁”等强排设施,让雨水迅速汇聚到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切实解决了沿街商户的“闹心事”。施工方还为各商铺新修了连接到人行步道上的台阶,沿街新铺了行车道,施划了交通标志线和停车泊位。“现在生意都比以前好了!”商铺业主雨成高兴地说,优美的营商环境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客户。

  上海路的变化,只是宽城区推进旧城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该区旧城改造面积约29平方公里,历史街区主要集中在铁南4.2平方公里区域内,这里是长春城市发展的缩影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核心区域,也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本着“立足百年商埠历史和街路文化底蕴,以百年建筑为底色,以精典建筑为基调,注入现代文化元素”的思路,一条条精品街路正通过改造逐步重现“老长春”风情,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在历史街区改造提升中培育特色产业

  “我小时候经常和家人去长江路买茶叶蛋、钟表、锅碗瓢盆,甚至还去那儿剪头、洗澡、吃包子。”采访中,80岁的陈大娘看到眼前被改造重塑的步行街,追忆着昔日长江路的热闹景象。

  长江路曾是老长春的商业代名词,这条始建于1908年的商埠老街,被称为当年长春的“购物金项链”。随着时间流逝,那跌宕起伏的长江路特色似乎渐已消逝,但是,随着长江路步行街一期改造提升的完工和二、三期工程的接续启动,集复古风情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长江路”重回公众视线,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记者日前深入到改造中的长江路步行街实地踏查。从西入口望去,曾立于此的高大“门脸”和主街半封闭的棚顶已拆除,自西向东穿过整条主街,可见两侧的建筑立面已全部翻新,棕、白、橙、红色搭配的一砖一瓦、还在运行的历史大钟,以及茶色玻璃传递出复古的气息,让人回想起老长江路的辉煌。建筑檐口、墙面、立柱、门窗的整体改造使墙面变脸,花窗花坛、遮阳窗、装饰提升了整体气质,古今中外六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穿插,带人们穿越历史。随着中央商业岛的置入、街路景观的升级、公共空间及商业空间的重塑,不久的将来,一条既能原汁原味体现老长春风情,亦能淋漓尽致表现现代长春活力的地域风情标杆将再续长春的商业辉煌。

  重塑长江路经典,再现老长春风情,其外延意义更为深远。“要在历史街区改造提升中培育特色产业”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的解释为此破题。宽城区是长春市的老城和发源之地,1825年清政府将长春厅由新立城迁到宽城子,民间素有“先有宽城子、后有长春市”之说。众多的长春历史,多数在宽城,“十三五”全市重点保护的10个历史街区,宽城区就占了8个。“今年,宽城区重点抓好历史街区改造和提升,培育特色产业和新业态,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他表示,该区将结合旧城改造提升工作,抓好站前、黑水路、光复路三个特色商圈改造升级,推动上海路、胜利大街、亚泰大街等8条示范街路建设。加大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南广场、北京大街东西地块等历史街区改造,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打造具有宽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做好中东宽城子火车站、沙俄将校营等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规划,争取纳入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宽城经验:将旧改作为服务民生新载体

  一年多来,围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这一主线,宽城区狠抓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旧城改造提升。注重彰显人本理念、文化元素、生态特质和城市特色,在改造中关注民生,打造“幸福宽城”,更积累了诸多城市建设发展经验。

  “以人为本”解决好“为谁改造”

  “人是城市的核心,建设和管理城市都要围绕广大市民需要而开展,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更舒服、更安全、更便利、更有自豪感,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是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就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反复强调的工作理念。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环节,再到工程验收,都要让群众充分参与其中,真正将群众的诉求体现到改造实践中来,努力把旧城改造提升化为全区各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载体。

  随着道路铺装、楼宇门更新、绿化改造的完工,眼下,四平路小区已转入立面改造阶段。记者在小区的一块展示墙上看到,上面贴着六种不同颜色的外立面样板,据了解,这六种墙体颜色都是被居民们“否定”的,而现在上墙涂刷的温馨粉是“第七稿”,居民们很满意。除此以外,统一的一楼窗口安全防护栏、52个环卫挂车式垃圾箱、7个双筒式垃圾箱、37个晾衣架、6条长椅、17件健身器材……都是根据居民意见梳理出来的“改造清单”。宽城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推行的“微改造”值得借鉴:不搞大拆大建,生活基本设施缺什么就补什么,既保证了群众需求不跑偏,又降低了改造成本,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改善老旧小区面貌的同时,也使居民的心热了、齐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注意“新陈代谢”和“点面兼顾”

  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但城市要发展,旧城改造不可避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扬旧城的价值?宽城区在实践中总结:旧城改造最需注意“新陈代谢”和“点面兼顾”。

  “新陈代谢”是用人体的运行方式来比拟旧城改造,认为旧城改造提升应按照生活的需要逐步完善、改善,反对大拆大建。当前,破旧城、建新城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很常见,“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却丢失了古旧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古遗址、古建筑、历史环境与城市肌理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坏。“新陈代谢”是改造原则,“点面兼顾”是保护原则,能够做到这两点,旧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基本就可以保留下来。

  城市更新要有序推进,而非一蹴而就。宽城区区长吴相道表示,本着对城市未来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宽城区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力争每一个改造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物质的拆旧更新,而是需要系统化思维。宽城区在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中,补配套短板,树街区活力,构建社区便捷的生活圈,不仅进行建筑物的更新,还同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改造产生“物理变化” 管理激发“化学变化”

  旧城改造提升除了旧貌展新颜的“物理变化”,管理上的“化学变化”也考验城市治理。宽城区总结经验:要突出建管并重,实施长效管理,切实将“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贯穿始终,倒逼城市治理实现新突破。在施工监管中,建立市容市貌电子台账制度,完善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居民业户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商户门面装饰、更换牌匾等破坏立面协调统一的行为,做好证据留存等工作,依法保护好旧改提升成果。

  区委书记郝晶祥要求,要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正是按照这样的顶层设计,宽城区在推进旧城改造中,以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突出旧城风貌,放大文化特色,以群众所盼、所需、所想为导向,充分发挥街道的主观能动性和熟悉辖区情况及百姓需求的特点,组织街道划区划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一楼一策”,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去研究,一个楼栋一个楼栋去设计,力求让城市更美,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为“创城”提供强有力支撑

  立足长远,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宽城区注重强调本轮旧城改造提升的实效,要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四个全面提高”,真正把宽城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

  更加注重规划提升,按照思路超前理念,科学合理做好各项改造规划。更加注重功能完善,产业功能要优化,生活功能要完善,生态功能要提质。更加注重文化传承,要努力通过旧城改造提升,打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宽城的魅力、吸引力、竞争力,要在改造中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注重文明理念的养成。更加注重精品打造,设计上要追求高标准,建设上要保证高质量,管理上要体现高水平,全面打造生态、人文、宜居的城市环境。

  市容环境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尺”,更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是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有效“磁场”。宽城区注重将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与市容环境整治相结合,进而与“创城”工作更加紧密相结合,“变化”有目共睹——居民区更加干净整洁、快速路沿线冲洗一新、路面返水现象彻底清除、城乡环境治理有序、破损高空牌匾清理到位……精致“美颜”,让宽城老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提振发展“精气神”。

  这是长春建城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旧城改造:计划利用两年时间,覆盖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惠及202万居民。

  这是长春700余万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让城市更美、街路更畅、环境更新、生活更有幸福感。

  这是长春加快城市转型、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次战略抉择:提升城市能级、扩大经济量级,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张力和魅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同其他城市一样,长春也出现了“城市病”。三环以内,曾经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区、传统商圈、宜居小区在繁华中透着斑驳与沧桑。2016年,为加快打造更富特色和魅力、更具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化城市,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当前,全市将贯彻全省“三抓”大会精神与旧城改造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旧城改造提升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宽城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抢抓政策机遇,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旧城改造。一年多来,宽城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各类会议,区领导亲自督察、两办通报督察、旧改办一线督察、推进会集中督察,全区旧城改造快马加鞭,使城市面貌有了全新改善,承载功能得到提升、城市秩序得到规范。

  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要求,全区要全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观,旧城改造提升要本着更加突出民生、突出功能的原则,从群众反响最强烈、最急需的地方做起。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旧城改造与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把旧城改造与加强城市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和参与城市的建设改造,以旧城改造提升为契机,加快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城区。宽城区区长吴相道要求,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的宏伟目标,切实抓好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使城市面貌有新的改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旧城改造的合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坚决避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进一步注重工程质量,从原料来源到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不给未来留下缺失和遗憾。

  沉淀“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宽城区抢抓机遇早动手,各方联动抓落实,全面掀起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热潮,进一步擦亮城市容颜、培育城市文化、升华“宽城气质”。

  潮涌催人进,风正劲扬帆。2016年,宽城区大手笔投入,启动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一年多来,打通微循环,打造新景观,一处处破旧围栏被打开,居民出行更方便,老旧小区亮起来;同步推进的街路绿化,让宽城的大街小巷散发出勃勃生机;居民小区内增设健身设施、疏通下水和更换防盗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功能,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获得幸福感。宽城,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攻坚正酣。

  改造成果:见证“幸福宽城”跃升路径

  一张为期两年的旧城改造蓝图,清晰描绘出宽城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的路径:

  计划改造老旧小区73个,绿化街路28条、绿地16块,改造游园2个、广场1个、为公园绿地新增雕塑12件;将三环以内辖区划分为12个区域,进行整体市政道路改造,计划改造重点街路57条,精品商圈3个,景观亮化11条街路,更新3类环卫设施。截至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回望一年多来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一组组翔实数据,见证着宽城的蝶变:

  ——擦亮城市“容颜”,完成5条街路、9块绿地的绿化提升改造;3条示范街路、规范街路立面牌匾综合改造,改造楼体227栋,改造牌匾2289块;翻建小区内沥青道路和方砖步道6.8万平方米,新增健身设施266个,楼道大白施工面积30万平方米,更换单元门1000余樘,改造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完成近2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有5条街路,9块绿地改造已基本完成,改造面积8.5万平方米,位于宽城万达广场、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的4件雕塑本月底安装完毕,中心城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筑好城市“里子”,累计改造各类地下管网10余公里,推进架空管线入地约14公里,新增停车泊位1957个,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空间。

  ——打通交通“微循环”,2条市政路道改造预计10月末竣工验收;打通四平路小区内及周边的道路“微循环”,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自2016年起,宽城区将旧城改造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提供坚实保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纪律,统一谋划,统筹管理。为保证迅速高效地开展各项旧改工作,宽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郝晶祥为总指挥的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下设旧城改造管理办公室。同时,根据旧改工作需要,在区住建局成立了旧城改造工作办公室,并设立7个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合同签订、原材料报检及日常施工管理等工作。

  为确保旧改工程按期、保质完工,区委书记郝晶祥、区长吴相道、副区长王华多次到施工现场走访调研,详细听取旧改工作进展情况。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定期对旧改施工现场进行督查,掌握施工动态,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结合督查情况,每周六组织各区域责任人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解决办法。

  最新进展:努力建设长春“城市窗口”

  就做好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宽城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四个结合”“三个坚持”: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城市管理结合起来、与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结合起来。坚持科学管理,努力建设长春的“城市窗口”;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结合起来;坚持管理与生态相协调,着力完善区域宜居环境,特别是抓好旧城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宽城区具体对二环内区域进行精品提升,对二环至三环内区域进行功能性提升。功能性提升包括:综合改造老旧街区、综合改造市政道路、架空管线、打造绿化美化精品、打通道路微循环、完善交通设施、施划停车泊位、实现功能性亮化全覆盖。精品提升包括:重点街路及精品商圈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火车站区域市政设施改造、环卫设施改造等。

  在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中,宽城区把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作为重中之重,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让历史与现实得到充分融合。把旧城改造与环境改善统一起来,通过改造释放一些空间,再打造一批生态公园、生态景观、生态小品,不断放大城市的生态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今年,宽城区计划对29个社区5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有57723户居民直接受益,全部工程预计11月30日完工。绿化提升改造共涉及23条街路,7块绿地,海狮园、海棠园2个游园及南广场,8月下旬已进场施工。新增12件城市雕塑,先期计划采购雕塑8件,其中,3件摆放在上海路1、2、3号绿地,2件摆放在宽城万达广场,北人民大街三角绿地、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各摆放1件。目前,宽城万达广场、满铁图书馆、胜利公园的4件雕塑已完成采购,本月底将安装完毕。

  宽城区深入探索城市管理体制,继续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下决心彻底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今年,宽城区将三环内辖区划分为12个区域进行市政道路改造,已于7月末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此次市政道路改造主要针对原有市政界至楼体的“三不管”地带。目前,已具备施工条件的北京大街、宽府路、一匡街等区域已于8月初进场施工,预计10月末竣工验收。今年的重点街路改造涉及9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的57条街路,计划改造建筑物491栋,已于6月中旬陆续进场,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光复路、黑水路、华正精品商圈,以及11条街路的280余栋建筑景观亮化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硬件提升了,城市变美了,宽城区又将目光转向提升城市居民素质上,注重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进而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和参与城市的建设改造。一位环卫工人说:“现在大家的卫生意识都提高了,街路、小区比以前更干净了,我们的工作量也变小了。”

  旧改故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观

  旧城既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又包含着复杂的现实生活,旧城改造提升需要在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一组组鲜活的“旧改故事”,生动再现了旧城改造决策以人民为中心,力度大,得人心,让人们从细节处见温馨,从变化中听民声。

  四平路小区开启“品质生活”

  在四平路小区住了20多年的张铁成老人感慨地说,旧城改造让他们真正过上了“品质生活”。他自愿当起解说员,向记者详细讲述着发生在小区里的一系列喜人变化。

  “过去,这些地方都被一些居民圈成了‘小菜园’,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就别提休闲娱乐了!春末夏初,居民自圈的‘小菜园’被清理了,随后建起3个休闲广场,孩子们在微型儿童乐园嬉戏玩耍,老人们有的坐在休闲长椅上下棋、聊天,有的在空场中央翩翩起舞;上个月,小区里几堵围墙被拆除,道路微循环打通,居民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前几天,一场接一场的大雨过后,小区里积水很快排净,我们再也不用蹚水进出……”张铁成说。

  四平路小区紧邻西广场,距长春站南出口不到900米,周边交通路网密集。但是,“回家堵在‘最后一公里’”“从入口开进、再按原路倒出”一直困扰着小区“有车族”,原因就是小区里有几堵围墙。为此,宽城区住建局利用片区窄巷小街及便道等道路组成的区域道路网络,打通了四平路与杭州路、西三条街、浙江路之间路网障碍,形成三个道路微循环系统,并在四平路小区内重新规划了105个停车泊位。

  四平路小区的变化,只是宽城区旧改惠民的一个缩影。今年,宽城区旧城改造着力解决当前老旧小区交通混乱、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突出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了贵阳高层、天域新苑、长新机车厂、长山小区等8个精品小区,以点带面促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广告一条街”华丽蝶变

  城市地下建设是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旧城改造提升是一项综合工程,擦亮“面子”,改造“里子”,上海路“广告一条街”就是一个范例。

  上海路两侧地势较低,沿街一楼商铺大多低于人行步道近半层楼,以前一下大雨,各商铺都会倒灌雨水,业主们为此既闹心又无奈。“今年夏天几场大雨过后,雨水很快顺着新修的排水沟流走,大家再也不用准备沙袋了!”上海路沿街商铺业主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旧城改造提升带来的变化,而让他们更为惊喜的是,沿街楼体粉饰一新、各具特色。

  今年旧改施工中,宽城区市容环卫部门依据上海路地势特点,通过技术手段,或“找坡”让雨水自行排走,或设置“排水壁”等强排设施,让雨水迅速汇聚到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切实解决了沿街商户的“闹心事”。施工方还为各商铺新修了连接到人行步道上的台阶,沿街新铺了行车道,施划了交通标志线和停车泊位。“现在生意都比以前好了!”商铺业主雨成高兴地说,优美的营商环境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客户。

  上海路的变化,只是宽城区推进旧城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该区旧城改造面积约29平方公里,历史街区主要集中在铁南4.2平方公里区域内,这里是长春城市发展的缩影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核心区域,也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本着“立足百年商埠历史和街路文化底蕴,以百年建筑为底色,以精典建筑为基调,注入现代文化元素”的思路,一条条精品街路正通过改造逐步重现“老长春”风情,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在历史街区改造提升中培育特色产业

  “我小时候经常和家人去长江路买茶叶蛋、钟表、锅碗瓢盆,甚至还去那儿剪头、洗澡、吃包子。”采访中,80岁的陈大娘看到眼前被改造重塑的步行街,追忆着昔日长江路的热闹景象。

  长江路曾是老长春的商业代名词,这条始建于1908年的商埠老街,被称为当年长春的“购物金项链”。随着时间流逝,那跌宕起伏的长江路特色似乎渐已消逝,但是,随着长江路步行街一期改造提升的完工和二、三期工程的接续启动,集复古风情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长江路”重回公众视线,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记者日前深入到改造中的长江路步行街实地踏查。从西入口望去,曾立于此的高大“门脸”和主街半封闭的棚顶已拆除,自西向东穿过整条主街,可见两侧的建筑立面已全部翻新,棕、白、橙、红色搭配的一砖一瓦、还在运行的历史大钟,以及茶色玻璃传递出复古的气息,让人回想起老长江路的辉煌。建筑檐口、墙面、立柱、门窗的整体改造使墙面变脸,花窗花坛、遮阳窗、装饰提升了整体气质,古今中外六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穿插,带人们穿越历史。随着中央商业岛的置入、街路景观的升级、公共空间及商业空间的重塑,不久的将来,一条既能原汁原味体现老长春风情,亦能淋漓尽致表现现代长春活力的地域风情标杆将再续长春的商业辉煌。

  重塑长江路经典,再现老长春风情,其外延意义更为深远。“要在历史街区改造提升中培育特色产业”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的解释为此破题。宽城区是长春市的老城和发源之地,1825年清政府将长春厅由新立城迁到宽城子,民间素有“先有宽城子、后有长春市”之说。众多的长春历史,多数在宽城,“十三五”全市重点保护的10个历史街区,宽城区就占了8个。“今年,宽城区重点抓好历史街区改造和提升,培育特色产业和新业态,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他表示,该区将结合旧城改造提升工作,抓好站前、黑水路、光复路三个特色商圈改造升级,推动上海路、胜利大街、亚泰大街等8条示范街路建设。加大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南广场、北京大街东西地块等历史街区改造,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打造具有宽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做好中东宽城子火车站、沙俄将校营等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规划,争取纳入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宽城经验:将旧改作为服务民生新载体

  一年多来,围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这一主线,宽城区狠抓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旧城改造提升。注重彰显人本理念、文化元素、生态特质和城市特色,在改造中关注民生,打造“幸福宽城”,更积累了诸多城市建设发展经验。

  “以人为本”解决好“为谁改造”

  “人是城市的核心,建设和管理城市都要围绕广大市民需要而开展,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更舒服、更安全、更便利、更有自豪感,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是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就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反复强调的工作理念。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环节,再到工程验收,都要让群众充分参与其中,真正将群众的诉求体现到改造实践中来,努力把旧城改造提升化为全区各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载体。

  随着道路铺装、楼宇门更新、绿化改造的完工,眼下,四平路小区已转入立面改造阶段。记者在小区的一块展示墙上看到,上面贴着六种不同颜色的外立面样板,据了解,这六种墙体颜色都是被居民们“否定”的,而现在上墙涂刷的温馨粉是“第七稿”,居民们很满意。除此以外,统一的一楼窗口安全防护栏、52个环卫挂车式垃圾箱、7个双筒式垃圾箱、37个晾衣架、6条长椅、17件健身器材……都是根据居民意见梳理出来的“改造清单”。宽城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推行的“微改造”值得借鉴:不搞大拆大建,生活基本设施缺什么就补什么,既保证了群众需求不跑偏,又降低了改造成本,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改善老旧小区面貌的同时,也使居民的心热了、齐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注意“新陈代谢”和“点面兼顾”

  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但城市要发展,旧城改造不可避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扬旧城的价值?宽城区在实践中总结:旧城改造最需注意“新陈代谢”和“点面兼顾”。

  “新陈代谢”是用人体的运行方式来比拟旧城改造,认为旧城改造提升应按照生活的需要逐步完善、改善,反对大拆大建。当前,破旧城、建新城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很常见,“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却丢失了古旧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古遗址、古建筑、历史环境与城市肌理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坏。“新陈代谢”是改造原则,“点面兼顾”是保护原则,能够做到这两点,旧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基本就可以保留下来。

  城市更新要有序推进,而非一蹴而就。宽城区区长吴相道表示,本着对城市未来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宽城区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力争每一个改造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物质的拆旧更新,而是需要系统化思维。宽城区在新一轮旧城改造提升中,补配套短板,树街区活力,构建社区便捷的生活圈,不仅进行建筑物的更新,还同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改造产生“物理变化” 管理激发“化学变化”

  旧城改造提升除了旧貌展新颜的“物理变化”,管理上的“化学变化”也考验城市治理。宽城区总结经验:要突出建管并重,实施长效管理,切实将“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贯穿始终,倒逼城市治理实现新突破。在施工监管中,建立市容市貌电子台账制度,完善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居民业户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商户门面装饰、更换牌匾等破坏立面协调统一的行为,做好证据留存等工作,依法保护好旧改提升成果。

  区委书记郝晶祥要求,要把旧城改造与“幸福宽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正是按照这样的顶层设计,宽城区在推进旧城改造中,以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突出旧城风貌,放大文化特色,以群众所盼、所需、所想为导向,充分发挥街道的主观能动性和熟悉辖区情况及百姓需求的特点,组织街道划区划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一楼一策”,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去研究,一个楼栋一个楼栋去设计,力求让城市更美,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为“创城”提供强有力支撑

  立足长远,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宽城区注重强调本轮旧城改造提升的实效,要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四个全面提高”,真正把宽城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宜居宜业的长春北部核心区”。

  更加注重规划提升,按照思路超前理念,科学合理做好各项改造规划。更加注重功能完善,产业功能要优化,生活功能要完善,生态功能要提质。更加注重文化传承,要努力通过旧城改造提升,打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宽城的魅力、吸引力、竞争力,要在改造中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注重文明理念的养成。更加注重精品打造,设计上要追求高标准,建设上要保证高质量,管理上要体现高水平,全面打造生态、人文、宜居的城市环境。

  市容环境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尺”,更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是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有效“磁场”。宽城区注重将旧城改造提升工作与市容环境整治相结合,进而与“创城”工作更加紧密相结合,“变化”有目共睹——居民区更加干净整洁、快速路沿线冲洗一新、路面返水现象彻底清除、城乡环境治理有序、破损高空牌匾清理到位……精致“美颜”,让宽城老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提振发展“精气神”。

坑梓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