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省农科院严小微选育出12个水稻新品种

省农科院严小微选育出12个水稻新品种,致力于海南野生稻保护
青春绽放田野间 汗水浇出稻花香

  ■ 本报记者 王玉洁

  来自文昌农家的严小微儿时努力求学,只为离开农村去城市打拼,可如今风吹日晒下稻田、埋头苦干搞研究的工作成了常态,反而成就了她另一种精彩人生。

  “干一行爱一行,奋斗的日子最甜嘛。”3月9日,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抗逆性育种及资源研究学科带头人、研究员严小微告诉记者,她做了23年水稻育种工作,选育了12个水稻新品。今年春耕时节,她们选育的特种水稻的秧苗已开始在海南“下田”。

  对水稻品种进行选育和改良,是收获高产优质水稻的基础,是农民增收的保障。育种工作急不来,从筛选亲本到培育新品种,再等一代代新品种成长至稳定,每一步都得经过气候、病虫害的考验。

  “一个新品种的选育周期通常为8到10年,良种来之不易。”严小微说,农业在进步,农民需求在变化,她挥洒汗水奋斗在水稻育种领域,就是为了让农业有更好的发展,农民有更好的收入。

  情系“三农” 扎根泥土

  搞水稻育种工作的,最常去的就是稻田和实验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在田里种稻,就没有专家一说,大家都是农民,插秧、施肥、收割,啥都不能落下!”严小微说,她至今也时常想起那个20多岁背着喷雾器、顶着烈日穿梭在稻田里的自己。

  示范田里的水稻都是有名有姓的,品种、品性、种植时间区分得很清楚。严小微说,这么多年来,为了记录和分析不同品种的成长特性,她常常是白天下田育种,晚上回去做实验,充电学习。

  “只有扎根土地,才能真正明白农民所需,在研究成果面前,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不值一提。幸运的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给海南农民带来了收益。”严小微说。

  2005年,受稻飞虱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在下降,严小微下定决心选育出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于是,她在澄迈、屯昌、三亚等实验基地和稻田开展大量筛选试验,成功选育了高产、抗病、优质的“博优225”等新品种。经过推广,“博优225”成为海南晚稻的“当家种”,目前已在我省18个市县推广种植,亩产可达500公斤。

  以往水稻育种多追求高产,但随着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的水稻育种也在调结构、转方式。这些年,严小微的团队也为选育优质稻、特种水稻而奔忙。

  翻山越岭 收集野稻

  研究水稻的专家都明白海南野生稻的重要性,海南野生稻是当之无愧的“植物熊猫”。从2003年开始,在时任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云勇的带领下,严小微加入到海南野生稻资源收集保护的队伍中来,将散落在全岛各个角落的野生稻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研究。

  海南野生稻分为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大多分布在鱼塘、水沟低洼地,后两种野生稻数量少,多分布在中部山区。为了收集野生稻,4年间,她跑遍了海口、文昌、澄迈、儋州等地的普通野生稻生长区。

  有一年夏天,严小微跟随云勇前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收集疣粒野生稻,他们花了两天时间穿过荆棘的热带雨林,来到疣粒野生稻生长区,“即使前辈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对海南野生稻进行了普查,但有的也只能知道个大概位置,时隔多年再次进山收集野生稻,还得靠我们自己找。”严小微回忆说,山上的植物茂密,路也很难走,他们在山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才找到寥寥数株疣粒野生稻。

  经过4年多时间的翻山越岭,他们收集了2300多份海南野生稻,并建成了海南野生稻资源圃。仅是收集工作就已经如此耗时费力,严小微可以想象,前辈们普查海南野生稻的工作何其艰辛,“只要农业、农民有需求,我们的研究便不能止步,这既离不开前人的成果,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撑,更离不开自己的奋斗。”

  (本报海口3月10日讯)



  

龙岗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