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视频|【寻路国家公园1】被誉为“天堂”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却给全国人民写了一封道歉信!

2017年9月,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公布,中国国家公园的轮廓被清晰勾勒,同时也意味着10个试点公园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位列其中,这个号称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地方,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摸索了近10年,如今却也同样面临着重大挑战。



时间,用宏大的叙事,将自然凝固在这里。

站在镜像的边缘,在远离尘嚣的宁静中,看清自己。

普达措,就是这样一个,被天空亲吻过的童话世界。

然而,就在今年八月,这片被誉为最接近天堂的神秘高原,却向全国人民寄来了一封道歉信。



原来,为了改善碧塔海的水生生态,保护其中的珍稀鱼类重唇鱼,普达措国家公园决定实行为期一年的全面整治。这也意味着普达措作为旅游景点,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票价也将大打折扣。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是因为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在经历从地方自封,到正式挂牌“国字号”的身份转变。

发展与保护,孰轻孰重?

“200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就引入了西方国家公园的概念,进行建设。”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唐华,十几年前,就见证了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诞生。虽然是地方政府挂牌通过,但作为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无数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胜地。

“原来最大的瓶颈,就是在保护与经营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有一些偏差。”作为先行者,普达措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唐华承认,在过去十年的探索中,挂着国家公园的牌子,却过度发展旅游,是普达措曾经走过的弯路。



“现在碧塔海把游船完全取缔了。之后碧塔海向游客开放,游船也不会再有了。”丁文东现如今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一名科长,在此之前,他在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可以说是看着碧塔海的水从清澈到遭受污染,又回归清澈。

“以前我就是给游客牵马的,一年能挣7、8万。但是跑马,(导致)草坝都是黑黑的,光秃秃的。”扎西,世代生活在普达措洛茸村。早些年为游客提供牵马、烧烤,这一列服务活动,几乎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这种无序粗放的旅游方式,却对普达措的湿地、湖泊、森林造成了破坏。

长期处于博弈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此次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有了清晰的定位。“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我们要始终以国家确立的,保护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为第一目标。”

但生态保护并不等于完全消除人为活动,区别于传统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另一特性是全民公益性,即在保护的同时,用最小的面积对公民实行科普教育。



“只要把握得当,科学地进行功能分区,就能够实现。”唐华介绍,按照要求,普达措国家公园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前两项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区域分别占比26.2%和65.8%,而后两项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区域占比分别为4.6%和3.4%,总和仅为8%。



利用不到5%的面积,让公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有深刻的感受和全面的认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未来管理局正在考虑结合更加高科技的手段来充分实现。

“通过这四个功能分区的划分,来合理确定了,国家公园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

生态与生活,如何协调?



普达措国家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护林员都杰和江伟师徒两人的歌声,飘得很远很远。



“三个节,这个小的杉木三岁了,要知道它每年只能长三厘米这么高。”江伟指着生长于地苔间的小树苗,向记者解释如何分辨它们的年龄。“像这种大的,那可都是上百年的。”



而在另一边,伐木留下的痕迹触目惊心。

“这些树木都很大的,砍掉了,不能活了,我很心痛。”普达措原始森林里的树木,大多拥有超过百年的树龄。都杰,今年近60岁了,他的半辈子都献给了普达措的一草一木,连徒弟江伟也已经跟了他十几年了,但是每次看到被砍伐的树木留下的木桩,他还是会感到心痛。

“上山巡护的话,主要就是监管不能滥砍滥伐、打猎,监测火灾。还有向老百姓宣传生态保护的知识。”都杰一家,从他爷爷辈开始就在做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事情,但普达措的大多数居民却并非如此。都杰说,曾经的保护就像是几个人的孤军奋战,居民们把巡逻队看作是阻断他们生路的敌对阵营。

“可以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以前家门口就堆着一堆一堆的木材。”扎西在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上山伐木,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等待运往外地售卖的木材。“最多时候一年能挣一、两万,那个时候一、两万也是不得了的。”

从1984年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开始,伐木被明令禁止。然而没能很好解决原住民生活来源的问题,盗砍盗伐依然屡禁不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原住民转而为游客牵马、设置烧烤摊,却又成为生态破坏的新的原因。如何解决生态保护和居民生活这一长期课题,世代生活在普达措洛茸村的33户居民,正在和当地政府一起经历着阵痛,也分享着改革带来的喜悦。



2015年,普达措正式纳入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府推出就业转型与生态补贴并举的管理模式。如今,扎西早已放下了电锯,也不再从事牵马的工作,转行成为了普达措国家公园的一名环保车驾驶员,一家三口还能拿到一年近4万元的生态补贴。

“看到草坝恢复了,绿油油的,看着都开心。”扎西很满意他现在的生活。

“以前居民看到我去做宣传工作,都是要关门的,说这个人又来限制我们做这个做那个了。现在他们看到我都很高兴,乐于接受我们的科普了。”曾在保护第一线的丁文东,对于当地居民态度的改变,感受颇深。

而对于都杰这样的巡护员来说,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纳入体制试点之后,居民们和他们站在了保护生态的同一立场,需要监督的事越来越少,成就感却越来越大。

“我儿子现在是巡湖队的,是我逼他做的。原来他读书完要去做生意,我跟他说要热爱大自然。”

许普达措一个未来



天色渐暗,都杰师徒决定今晚就宿在保护站里。如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时间表被定在了2020年结束,三年后的普达措会是什么样,无人知晓,但他们都希望尽可能的许普达措一个美好的未来。



“到2020年,让普达措率先成为经国家认定的国家公园,使它名至实归。”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大自然,这种观念,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希望普达措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生态名片。”

(看看新闻记者:卢梅 李维潇 耿博阳 编辑:范饱饱)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深圳沙头临时工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