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东莞着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

    2017东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在演示比拼机器人操作。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调试好参数,参赛者控制机器人开始进行投球比拼,投球中标才能得分……2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在东莞智通大厦智能制造实训车间举行。经过一天的角逐,大赛决出了8名一、二、三等奖选手,他们将获得“东莞市技术能手”“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等称号。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机器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局长司琪表示,希望通过技能竞赛,促进行业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加快推动全市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以技能竞赛带动提升技能水平,是东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东莞围绕人才强市和“东莞制造2025”战略部署,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创新政策措施,强化技工教育,搭建多元平台,改进评价方式,加强措施激励,着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统计显示,全市7家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已达2.2万人,五六年间实现翻倍,每年能够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000多人,为全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靳延明 通讯员 蒋周

    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技工教育

    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是重要抓手。在用足用好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各类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东莞财政每年投入超过2亿元支持技工教育发展。

    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7家技工院校,办学规模逐年壮大,在校生规模达2.2万人,与2011年相比,实现翻倍,每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多人。

    为了对接东莞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莞的技工教育不断优化办学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全市技工教育形成了数控、模具、服装、工业设计等为重点骨干专业的办学格局。其中,东莞技师学院理工科类专业占比超过80%,高技生占比达到88%。

    在办学特色上,东莞市技师学院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教模式,目前,共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等国际合作班68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现代物流、机器人、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19个专业,在校生达到1853人。2017年首届中德班116名毕业生全部获得IHK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达到100%。

    为了让技工教育顺畅对接企业需求,东莞注重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一体化培养机制。2010年起,东莞连续八年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每年组织300多家全国各地职校技校、高等院校与1000多家莞企现场对接,合作建立实习、见习基地5000多个。

    市技师学院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相连接、将培训与就业相连接,与283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广东易事特、东莞珠江啤酒等28家企业开办42个冠名班,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需求的精准对接。

    率先实施自主参训补贴政策

    在技工学校教育之外,针对职业社会人士,东莞建立了资助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覆盖社会各类群体的资助性培训政策体系。

    2007年,东莞在全省较早启动“新莞人培训工程”,把非户籍劳动力纳入资助性培训政策体系。2007-2013年,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培训31.8万人次,培训规模居全省前列。

    在技能晋升培训补贴方面,2014年起,东莞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劳动者不分户籍,参加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即可获得最高3500元的补贴,实现技能培训政策均等化,激发劳动者参训积极性。2014-2017年6月累计投入1.8亿元,培训补贴9.31万人次。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培训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东莞在全省又率先实施自主参训补贴政策,户籍劳动力根据自身培训需求参加培训,凭相关证书取得政府定额补贴,打破原来受制于培训课程、定点培训机构等诸多限制,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3.56亿元推动28万人次提升技能。

    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方面,东莞形成了公益培训基地为龙头,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镇街自建培训平台为特色的技能培训资源供给格局。投入20多亿元建设东莞职教城,打造区域性职教龙头基地,辐射带动全市乃至珠三角技能人才培养。

    例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还与香港职训局深化合作,引进电镀业表面处理、BIM建造工程管理等高端职业培训资源,首开香港专业证书课程在内地举办的先河。

    企业拥有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

    在人才评价上,东莞完善技能鉴定工作机制,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稳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全面推广技能鉴定智能化,实现从考务管理到证书发放的全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提升鉴定工作效率。“十二五”以来鉴定核发35.2万本技能证书,鉴定层次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高技能人才鉴定占比达25.07%,比2011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东莞还积极承接省人社厅鉴定所审批职能下放,通过优化地域布局,实行政府购买鉴定服务,加强第三方技能鉴定场所建设,全市建立15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比2014年翻倍,实现了技能鉴定的社会化和规范化。

    针对技能证书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企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东莞打破政府主导的单一评价模式,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和工序要求组织员工参与技能鉴定评价,员工通过评价考核获得技能证书,可享受薪酬增加、职业晋升以及人才入户等待遇。

    目前,全市累计完成45家次企业的自主评价工作,涵盖35个职业工种,2367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规模居全省前列。

    强化激励机制弘扬“工匠精神”

    为了营造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环境,东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劳动者成为“能工巧匠”,还强化了激励机制。此外,东莞出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每年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工种举办技能竞赛。

    与此同时,东莞还实施“首席技师”培育工程,每年从企业生产一线选出高技能人才授予“首席技师”称号,给予相应待遇和培育政策,支持开展名师带徒,参与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等活动,激励企业技能人才成长。2016年、2017年共培养出了首席技师197名,到2020年,计划培养500名“首席技师”。

    技能大师育才计划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技师工作站,给予相应创办补贴,并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给予经费补贴,支持开展技术攻关等活动,加速技能创新成果的传承和推广,带动企业技能人才素质提升。

    目前,全市建立8个技师工作站,分布在电子科技、机械制造、电线电缆、酒店餐饮以及陶瓷等行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莞将着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深入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优化技能人才有效供给,加快技工教育改革创新,推动职业培训转型升级,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一支适应东莞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清水河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