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小学一年级就寄宿?

    小学一年级就寄宿,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考验。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新学期伊始,不少孩子从幼儿园走入了小学的课堂,由松散到紧张,学习有压力,课堂有纪律,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些家长和孩子选择了从一年级就开始寄宿的生活,更具挑战性。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探访选择在校住宿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第一次自己睡觉、叠被子……他们的寄宿生活如何?才6周岁的他们能适应集体生活吗?

    ●南方日报记者 黄珊

    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8月30日,阳光明媚。优美的音乐飘荡在北师大惠州附小的每个角落。该校256名一年级新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参加迎新生入学联谊活动。

    孩子刚到学校的时候都很兴奋、也很有礼貌,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

    在各班教室,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为学生们进行常规、礼仪教育,希望孩子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紧接着,在班主任老师和生活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和家长们一道参观了宿舍区。宿舍区分为一、二年级的低龄区和三至六年级的高龄区。一年级新生的男生区和女生区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旁的洗浴室,毛巾、脸盆、牙刷杯都按编号放得整整齐齐。

    “今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住宿生有50人,占到新生的约1/5。”该校生活部主任俞景福告诉记者,大部分孩子是因为家长工作特别忙,照顾不了孩子,所以选择来学校住宿。在这些学生入学前,学校就做了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通过积极和家长沟通,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小一新生适应期在半个月左右

    当家长们陆续离开学校时,不少孩子还是哭闹了起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逐一加入了集体游戏,气氛才慢慢轻松下来。

    家长胡女士的孩子也是寄宿生之一,她说,选择从一年级开始寄宿经历过一段内心挣扎,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早一点独立,所以在入学报名时,就带着儿子一起去学校的住宿区看了,看到学校住宿环境很不错,让孩子来寄宿的决心又更坚定了一些。

    在俞景福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中,他发现孩子们第一天住校时,各种状况会比较多,譬如,到了本该就寝的时间,有的放声大哭,有的兴奋得大声讲话,有跑出寝室的、有要喝水的、有要上厕所的,各种情况都有。经过一周左右的陪伴和提醒,孩子们自由散漫的情况有所好转,晚上熄灯后,寝室里就不再有人说话。

    “一般孩子的适应期要半个月左右,哭闹一周是比较正常的。”俞景福说,全校共有约390人寄宿,对于这些寄宿的孩子每天都有白班和夜班两个班次的生活老师全程照顾。对于低龄的孩子,20人配备一名生活老师,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30到40人配备一名生活老师。

    家长的适应期可能更长

    有生活老师说,一般小一新生入校半个月左右就能逐渐适应集体住宿生活。然而跟孩子相比,家长的“心理断奶期”可能还要更长。“我们建立了相应的住宿学生微信群,每天生活老师和楼长们都会把孩子一天的生活通过文字、照片发给家长,让家长放心。”

    据介绍,有的家长除了微信,每天还打电话来要和孩子说话,有的不到接孩子的时间就赶来要看孩子,孩子本来已经渐渐适应了,但家长的一个电话可能就因此打乱了孩子的适应期。

    俞景福表示,孩子由于年龄幼小,又是初次离家,想家是正常的,但是家长不必过度紧张,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同时,这都是家长要经历的过程。他建议,选择了让孩子寄宿的家长们为了弥补寄宿时无法陪伴左右的遗憾,周末尽可能推掉所有应酬,陪伴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逛街……“这样才可能避免拉大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们的焦虑。”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怎样的孩子比较适合学校寄宿?每到升学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校长谢承志都会收到来自家长的咨询,他表示,没有不适合住校的疾病的话,其他没有什么门槛,孩子的差别就是有的适应得快,有些适应慢一些。

    每个孩子对寄宿适应期长短不一。为了缩短适应期,俞景福建议,如果家长有让孩子寄宿的打算,就要尽早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家长要尽可能创造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比如让孩子独立睡觉、独立盥洗、独立阅读、独立绘画,穿衣、鞋袜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妨尝试着让孩子独立做;同时,鼓励他们与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块儿玩耍,以便于他们尽快融入校园的集体生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家长在家中要以身作则,以免他们在学校独立生活时不适应。

    据悉,在惠州市区,仅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惠州市南山学校、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黄冈中学惠州学校等四所民办学校接收小学阶段的寄宿生。

    ■观点

    “寄宿教育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寄宿教育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但确实既能满足一部分家庭的现实需要。”谢承志表示,该校从建立之初就实行寄宿制,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是知识、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儿童身上所有的素质,都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每一次与老师交流,与同学的交往,都会塑造孩子的性格、价值观、道德情感、行为习惯。

    在这种主张之下,北师大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要求,老师,尤其是生活老师必须爱生如子。无论是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还是生活老师,都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感恩。

    另外,俞景福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对比发现,住宿生较该校走读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更加优秀,而且更懂得关爱他人和团结同学,在人际交往上会更加自如。

    “我们绝不主张家长图省事儿,将孩子全权交给学校管理,”俞景福强调,选择寄宿制学校,虽然在空间上和孩子暂时分开了,但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仍在,家长应该经常和学校、班主任、老师等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应该尽可能地在周末安排有效的陪伴时间。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陆克俭则认为,过早地让学生寄宿不利于孩子情感情绪发展。小学四年级以前,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人际关系上也相对比较脆弱,需要更多的情感呵护,如果过早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不利于孩子的情感、情绪发展。如果小时候孩子的情感、情绪发展不良,未来可能会出现性格孤僻、脾气差、有暴力倾向等状况。他建议家长要从考虑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慎重做出决定。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也曾公开表示反对,她认为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如果把孩子早早和父母隔绝开来,让孩子早早上寄宿制学校,这是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儿童原始情感和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将来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和表达。用上寄宿学校的办法来锻炼“独立能力”,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责任编辑:马骁潇

深圳光明区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