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提升人居环境 全力打造美丽新西山

滨河临山、山水相映是秀美西山宝贵的自然禀赋。

漫步西山区,一派新景映入眼帘:主次干道平坦宽敞,街边小巷整洁干净,便民市场规范有序,老旧小区大变身,一个个美丽乡村入画来……西山区城市“颜值”的提升,得益于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开展。

2017年2月22日,昆明市召开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西山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西山区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方案。

通过“微改造”“七改三清”“拆临拆违”等行动,西山区走出了一条秀美之区创建之路,为昆明市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增强了底气。

微改造 提升老旧小区“颜值”

提升西山区人居环境,微改造工作不得不提。

“微改造是民生所需,是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西山区委主要领导说,西山区微改造工作在改造方式上注重健全基础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环境整治、挖掘文化内涵,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用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改造效果。

2016年4月,西山区党政代表团到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西岸社区,学习考察城中村环境整治的经验做法。那里是广州304个城中村之一,居住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村里电力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三线”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几乎“不见天日”,同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看到当地“三线”改造前的图文资料,代表团成员印象深刻,当大家实地看到改造成果后,感叹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广州的做法是否适用于西山区呢?在多次筹备会议中,西山区一再强调,不搞“拿来”主义,一定要制定与西山区实际情况相符的实施方案,并将福海街道船房社区作为改造的第一个试点。

50天之后,这个昆明市最大的城中村通过微改造成功转变。原本如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电缆全部入地,用电高峰不再跳闸;老旧的水管重新改造,不用再守着水龙头提水吃;胡乱停放的车辆有了秩序,道路变清爽了。

从最难的地方改起,船房社区的微改造经验给西山区城市改造工作探明了前路。

紧接着,改变不断发生。

益康路社区2号院建起250余米的“空中休闲步道”,西苑街道对西武小区实施了包括环境综合整治、安装监控、路灯照明在内的7大工程;刘家营东区请来南京隐形翅膀艺术设计中心的插画师绘上了“云南十八怪”彩绘,建了木质凉亭;海口街道双哨社区的新哨村统一规划建设的居民新居整齐漂亮,海门社区小渔村正在打造滇池沿岸最美的渔村码头……

2017年,西山区列入2017年微改造计划的项目共20个,预计投入资金7137.5万元,其中,老旧住宅项目13个,城中村项目2个,示范村项目5个。2017年全区共完成改造面积129.2万平方米,惠及1857栋房屋1.7万户5万人。

细微之处见真章。西山区微改造工作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告别“脏乱差”,实现了从空中到地下,从墙面到地面,从内而外的华丽转身。

“七改三清”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提升人居环境,在城市以微改造方式进行,在乡村则是依靠“七改三清”。

农村人居环境,事关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事关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西山区“七改三清”,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十九大科学理论的深度贯彻、生动写照。

从脏乱农村到美丽新乡村的改变,新哨村就是一个样本。位于海口街道双哨社区的新哨村就是一处刚刚建成的搬迁新村,整村共有104户293人。新村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斜瓦屋顶、淡黄色外墙,看起来整齐而明亮。新村道路以柏油铺设,两旁是刚栽好植物的绿化带。按照西山区“七改三清”工作要求,新村内配有垃圾房、免费卫生间等公共设施,LED路灯、综合监控探头、强电线路、多功能活动室及综合活动广场也相继完工。

当然,幸福改变不止于此。

在位于高海高速旁的龙门社区山邑村,改变同样让人惊喜。将小渔村打造成为滇池沿岸最美的渔村码头,这是西山区在城乡环境提升工作中,为这个位于海口街道海门社区、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村庄做出的定位。灰瓦白墙,墙上不仅有水墨画一样的漂亮手绘,还有《滇池赋》、小渔村变迁等美文及历史、趣闻。随着滇池保护的需要,捕鱼已经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方式,当年捕鱼的楸木渔船,也成了独具特色的装饰,美丽的改变让这里逐渐成为昆明少有的渔家乐聚集地,也用这种方式,唤起了市民对母亲湖滇池渐渐淡退的乡愁。

一组数据,有力印证了西山区2017年“七改三清”工作成效: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40余公里,实现了全区所有自然村村组100%通硬化道路;投入区级财政资金312万元,实施了49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及马鞍山、红联两个小组村庄风貌改造建设工作;投入资金251.18万元,完成改圈7023平方米;高标准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25座;建成农村燃气灶炉1609眼。

“七改三清”带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环境大大提升,也让农村有了更多发展、振兴和改变的机会。

拆临拆违 彰显西山城市管理智慧

“西山区真的变了!”如今,徜徉在西山区街头,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城市的空间变得更加开阔美丽。

拆临拆违,是城市成长、变化的重要推动力。城市要“变”首先就是要拆。在西山区,拆临拆违工作从未停歇,它体现着西山区重塑城市形象的决心,也检验着西山区的攻坚能力与担当精神。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2017年4月6日,随着挖掘机的轰鸣,曾经醒目矗立于西二环边上的“明波家具超市”几个大字轰然倒下。继3月15日明波家具超市一期全面拆除之后,二期拆除工作已经开始。这也意味着,西山区在省、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中,临违建筑拆除任务已完成72%。

2017年5月,完成了南华小区388户居民楼顶违法建筑拆除工作。

2017年12月11日,西山区根据《昆明市2017年重点片区违法违规建筑连片治理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启动了草海片区昆安高速公路两侧违法违规建筑专项整治工作,并对梳理排查出的53个疑似点进行全面整治。

整个拆临拆违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执行迅速,成效显著。2017年,西山区市级违法违规建筑治理任务为72.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专项治理任务22宗,面积72.14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00%。

运用数字城管智慧化管理平台,加强违法违规整治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督检查,秉承“拆一片、清一片、管一片、绿一片、靓一片”的目标,西山区城市发展再迈上新台阶。(昆明日报 记者李杭蓉)

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