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京召开 开启“打造世界舞台,提振中国期刊”新纪元

  【环球网】11月22日至11月23日,“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超过8000名各界人士首次通过现场和同方知网网络平台同步观看会议,并围绕“新时代、新思路、新发展---开创中国学术期刊新纪元”的主题,共同在线上下参与探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与实践中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成为各位专家、学者发言内容出现的高频词。

  “不埋没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据《2017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SCI和SSCI收录期刊的刊均即年指标的0.549和0.329,我国分别为0.084和0.099,反映出我国学术期刊发表成果的首发性、时效性不够。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强调研究成果的首发认定,认为“发表才是硬道理”。为了使中国期刊能够快速发表与传播,要为中国学者提供一个及时发表的国际竞争舞台,即不因发表时效,埋没任何一位潜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最好的内容+最好的传播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研制的“2016年度中国学术文献大数据研究”的20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学术期刊的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我国学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学术期刊和中国学术文化话语权构成严峻挑战。《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吴文成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走出国门,亦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从目标受众来看,中国社科期刊的国际化,狭义上主要面向国际期刊界同行,对话专业共同体;广义来讲,更要面对国外智库、社会组织、政经界等多领域人士,这就需要像中国知网或环球网这样的媒体参与进来,加速放大中国社科期刊甚至是中国学术期刊的“好声音”。从社会属性和学科属性来看,社科期刊更倾向于实务,讲究经世致用,追求知识转化力和影响力,恰是媒体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部分。吴文成强调,提升中国学术期刊在海外的转化力和影响力,需要借助Google Scholar等海外平台,恰是中国学者活跃度较低的领域。目前中国期刊在海外仍是“单打独斗”状态,有待与媒体共商如何使“中国学术立场”进入国外学术话语圈。

  学术质量仍是中国学术期刊生命之源

  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出版导向和内容质量是期刊立足之本,是提升文化自信之源,不能因传播形式的改变降低学术质量。《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主编李钢对环球网记者表示,学术期刊的定位准确和内容权威,是保证学术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精准翻译和有效传播,亦为中国学术水平和国际话语权的整体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学术期刊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新形式、新途径、新挑战,要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学术自主,助力提升学者的跨界影响力,充分发挥学者服务社会功能。

  据悉,本次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是一次研究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实现策略和步骤、统一认识和行动,推进中国学术期刊跨越式发展的盛会。(张冬瑾)

翠竹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