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月历街会成为回忆吗?


1月11日,记者走访机场路月历街看到,由于订单旺季已过,很多商铺没有开门营业。


一家开门营业的商铺内,一名市民正在购买月历。

大洋网讯 2018年的月历,你买了吗?近日,记者走访广州知名的“月历一条街”,不少商户表示月历生意惨淡,购买月历的人甚少。尽管位于白云区机场路的“月历一条街”即将因规划调整而消失,但仍有不少月历商家坚守该行业,推出月历新品并进军电商渠道。

遇困境

月历打出特价也鲜有客人问津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白云区机场路都是广州知名的“月历一条街”,销量占据全国1/3的市场。随着2015年底云城西路的合城月历城拆迁后,白云区机场路成了广州最后一条月历街。

近日,记者走访“月历一条街”,只见数十家月历店里皆挂满月历,店内工作人员或低头玩手机,或整理货物,或三三两两下象棋。不少店铺都挂有“特价销售”的字样,鲜有客人问津。

在此经营了十多年月历生意的傅先生表示,近五年来,月历生意一年差过一年,“2017年销售额比2016年下降近三成,而纸张价格又上涨了近25%,工人工资越来越高,生意成本真是越来越大,不少店面都倒闭了。”

同在月历街经商多年的郑先生表示,目前还有不少货物堆积,再没有销路,恐怕这些挂历只能当废纸卖出。令他忧心的还有,不知月历街还能存在多久。

白云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机场路沿线的月历批发市场属于三元里村第二经济联社的村民留用地,该地块前两年就已被规划,将成为白云新城周边公建配套的绿化用地,而原本的村民留用地将在白云新城核心区内进行重新划归。这意味着,广州仅存的月历市场或将消失。

有的店铺租给汽配商户作仓库

在月历一条街内的高雅月历城里,记者看到,该商城内灯光昏暗,近乎四分之三的店门紧锁,人影稀少。

郑先生告诉记者,自2012年至今,大部分从事月历生产的厂家年产量均在不断缩减,仅在2017年,月历一条街上就有近十家店铺关闭。

“生意不好做,别说是店家少了,我们当保安的今年也减了十多个人,连这走廊里的灯也要省电,不能全开啰。”商城保安何先生表示,商城生意越发不景气,不少安保人员都提前回乡,待春节后另寻工作。

据悉,高雅月历城内不少店家无法继续经营生意,悄悄将店铺租给汽配商户作仓库使用以赚取租金。对此,三元里村第二经济联社贴出告示明令禁止,认为此举严重违反消防法规定,将对违法店铺进行封铺处理。

寻出路

推字帖月历吸引年轻人,服务好传统月历客户

“都是迫不得已,做月历生意十多年,谁都不愿轻易转行。”广州帝臣月历有限公司经理陈伏龙告诉记者。陈伏龙的店里,部分字帖样式的月历十分显眼。“这款月历是今年的创新作品,既有月历的传统功能又增加了新的练字功能、记事功能,希望年轻人喜欢。”陈伏龙介绍,目前所有挂历店家都失去了之前大企业、银行等动辄几千上万份的订单,现在的订单一般只有数百本,大多是来自那些需要通过月历打广告的客户,厂家唯有开拓新产品来吸引更多客源,开辟新的市场。

“虽然每年我会开发几款新产品,但销售最多的还是带‘福’字的、主色调为红色的月历。”陈伏龙表示,现在购买其月历的主力军多是以前的老客户,对传统文化较为注重。同时,海外侨胞们对传统月历的需求不变,传统月历的海外销售市场不减,因此,他的公司依旧以生产销售传统月历为主。“只有用心服务好老客户,再争取多些新客户,生意或许还有些盼头。”陈伏龙说。

开网店卖水墨画和个性化月历受欢迎

在月历一条街经营生意多年的费先生,三年前从线下销售转为线上销售。“实体生意不行了,我才开淘宝店。”费先生一边打包货物,一边回忆自己与月历城的兴衰起伏。他的身边与店门口堆积着数百个打包好待邮寄的包裹。

费先生笑道,近年来人们似乎更喜欢在网上购物,“实体店这会都没生意了,我的网店还继续有订单,现在天天加班。”据他介绍,线上市场面向的是较为年轻的“90后”群体,因此最畅销的产品不是传统的大“福”大“红”月历,而是偏向更具艺术审美或者个性化的产品,如以中国水墨画为背景的国色天香系列、结合个人写真的定制系列等。“在同等价格下,我发现客人多数会点击水墨画,于是准备了多一些货,结果这一系列也成为店里卖得最火的。”费先生表示,跟着市场需求走,总能找到出路。

声音

行业衰退正常

但月历不会消失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月历行业的衰退是正常的,传统月历的需求群体并不是那么大,现在的人们或许还留着工作台历,但不少年轻人都习惯用手机等新科技产品来查看时间。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民间文艺家饶原生表示,月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品,同时也在发展。月历上的设计元素,由最初的香港明星到风景美食图,再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潮网络词汇,就像一个文化长廊反映社会发展。现在许多市民在家中还会挂上一本月历或者在办公桌放一本台历,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者是一种工作需求。只要人们还需要月历,社会需要月历,那么它就不会消失。

撰文/信时记者刘诗敏

摄影/信时记者萧嘉宁

深圳华富人才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