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坚定文化自信传唱山歌新声

    夏丹丹。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王辉 王良珏 摄


    “当选省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省人大代表、梅州市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夏丹丹“踏歌而来”。首次当选省人大代表的她,准备提交一份关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促进客家山歌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每年百场演出“送戏下乡”

    2006年,“梅州客家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夏丹丹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本想做一名音乐老师,却“误打误撞”进入梅县山歌剧团。从此,夏丹丹与山歌结缘。“刚开始觉得山歌‘土’,后来发现它很美,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我有义务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

    从学习、表演再到传承,10多年来,夏丹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喜爱客家山歌。2012年,剧团更名为梅县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承担起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工作。“特别高兴地看到,一大批优秀的客家山歌传承人和文化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编写教材,带进课堂,使客家山歌更契合学生的喜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育者投身到山歌传承的事业中。”

    如今,在梅州市的大街小巷、群众广场,常能见到众多文艺爱好者唱着山歌,到处洋溢着群体音乐文化的美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每年我们都会下乡演出,平均每年要演近百场,每到一个地方,乡亲们都会问,什么时候再来。”夏丹丹说,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传承,更彰显了文化自信。

    文艺发展也需“对口扶贫”

    “文化艺术要传承,也要创新。”夏丹丹说,现代山歌传承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舞台艺术形式呈现,这些舞台艺术在最大化地保留传统风俗及唱腔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客家山歌的魅力,并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进行山歌的改编与创新,为山歌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举办演出时,站在台侧,看到观众们热切的目光,夏丹丹在欣慰之余亦有思考。“文艺创作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但是基层较为缺乏艺术人才、编创人员。”夏丹丹说,从专业艺校及普通学校招聘人才,需要三五年的表演经验积累才能上台演出,可基层往往难留人才,在编剧、导演、音乐制作方面有经验的创作人才更是难觅。

    为此,夏丹丹建议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从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上下力气。同时,希望深入开展省级优秀艺术院团对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结对帮扶工作,努力创作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南方日报记者 陈芳庭

深圳松岗哪个劳务派遣公司不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