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纪实

  原标题: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纪实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具体部署。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这一背景下,日前,中央网信办与文化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旨在以非遗为切入点和主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此次活动吸引了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以及部分传统媒体的200多名记者参与,他们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实地采访,亲身体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全面、立体地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作为媒体成员之一,也积极深入上述地区,真实记述了当地的非遗之美和传承者们的风采。我们把记者发自一线的报道予以整理刊发,希望借此进一步唤起广大读者对非遗的关注和热情,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氛围。

  以文化育民、富民、惠民 ——贵州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发展

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姑娘合唱侗族大歌《蝉之歌》 记者 王学思摄

  7天的行程,一路上大巴车不知道穿过了多少个隧道、经过了多少座横跨高山峡谷的桥梁。尽管舟车劳顿,但于每位记者而言,途中所遇见的绮丽的山水风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村寨,尤其是那些通过手工劳作改变生活困境甚至带动周围人一起就业的身影令他们十分难忘。

  9月15日至21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贵州展开,来自北京和贵州的30余位媒体代表从贵阳出发,途经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丹寨、雷山各县和黔南州的三都县,实地探访了当地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

  通过深入采访,媒体代表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如今正在探索以非遗保护的力量刷新人们记忆中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印象。在贵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事业逐渐改变着山区人们的生活。在这里,“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十、百、千、万”——用培训搭建传承和富民的金字塔

  在黎平的肇兴侗寨,沿街的许多店铺销售的运用侗族刺绣、靛染等传统工艺制作的衣服、围巾、鞋包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些产品大都出自当地村民之手。而说到这些产品则不得不提起一位年轻的侗族姑娘陆勇妹。2014年,为了鼓励更多的侗族姐妹回家乡务工,她和另一位伙伴陆彦梅带头成立了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要是对侗族靛染、刺绣感兴趣的姐妹,都可以到合作社参加免费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侗族刺绣技艺、侗族靛染技艺和侗族织锦技艺。凡是掌握了任意一项技艺的学员都可为合作社定向生产产品,通过完成订单而获得收益。

  “目前,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先后培训了600余人,向参加培训的农户收购产品点值达110万元。许多原先在外务工的姐妹都回来跟着我织布、染布或者刺绣了,而且赚的钱也不比外面的少,还可以兼顾家里。”陆勇妹说。如今她已经在黎平的3个繁华地段拥有了自己的店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90余万元,预计今年会更多。

  如今在贵州,像陆勇妹这样通过发展传统工艺而以点带面带动当地群众传承技艺、增收就业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了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群通过培训打开视野,打通新一代传承人连接产业、市场的渠道,自去年以来,贵州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十”即培养(培育)数十名大师级传承人、数十名国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以出省(出国)培训为主;“百”即培养(培育)数百名传统手工技艺骨干传承人,数百名省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师集中培训;“千”即培养(培育)数千个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骨干,主要依托本土培训;“万”即动员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人数新增上万人。

  多个层次、多种方向的培训工程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扩大非遗的传承人群,提高他们传承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贵州民族手工艺品市场占有率,而且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让千家万户的百姓在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中脱贫致富。以黔东南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仅该州参加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学员,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就业人数在9500人左右,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2万元。

  “一村一品”——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探访中,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千户侗寨等非遗项目富集的民族文化传统村落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群对于当地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极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以非遗体验和产业聚集为特色的“一村一品”非遗主题村也正在逐步构建,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丹寨的石桥景区,人们能够在当地一个天然溶洞——穿洞口欣赏造纸师傅们抄纸的技艺,同时还可以用山野间随手采摘的花草创作一幅花草纸画带回家。在从江县的小黄村,人们可以在鼓楼下听到全村老少合唱的侗族大歌,陶醉在那如清泉般动听的歌声里。在雷山的控拜村,必先是喝过了拦门酒才可以走进银匠的家里欣赏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兴起时还可以跟银匠学上两招。

  如今,通过“一村一品”而对接的乡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资源可以很好地反哺当地的手工艺人,在黔东南州,目前平均每个非遗示范村已实现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乡村文化旅游综合收入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余元。

  “一村一品”的发展趋势,不仅让当地的村民实现了就地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就业致富,而且留住了更多村民参加学习并保护传承非遗,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在丹寨石桥村,有61户纸农在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的带领下,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合作社已经有88人参与,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造纸师傅的每月工资在2000元至7000元之间不等。

  传统工艺工作站——发展特色工艺产品和品牌

  近年来,为了鼓励非遗项目的持有者和传承人群恢复传统工艺、实现就地发展,贵州各地出台了许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如黔东南州自今年起,州财政每年要给予州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每家不低于5万元、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不低于2万元的经费扶持。对于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纳税5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人以上的非遗企业,州人民政府按年度纳税额的5%进行一次性奖励;对年度创意非遗衍生产品获得国家级品牌称号的非遗企业,州人民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在激励措施的基础上,贵州还十分关注传统工艺的长远发展,注重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去年5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贵阳揭牌,这是在文化部倡导下,高校与地方共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以当地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主要目标是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拓展市场、扩大就业。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工作站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推动及协调下,相关高校、设计机构、民艺研究者进入工作站工作,如今的工作站已成为一个为高校、企业、地方、传统技艺拥有者及管理人员服务的、具有开放性的综合平台。

  通过设立工作站,进一步帮助当地手工艺人加深对当地文化传统内涵的认识,恢复和弘扬消失或退化的优秀技艺,通过设计机构的引入,有许多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的非遗产品,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此外,以工作站为平台开展的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帮助当地培养了传承队伍、增强传统工艺发展后劲。目前,贵州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学历班、定向培养学历班等强化非遗传承人能力建设的培养机制也随着工作站相关工作的推进陆续开展了进一步探索。

  在实际的运作中,工作站还帮助传承人解决了技术攻关,如印染固色、银器防氧化、辅助器具改良等技术瓶颈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贵州传统工艺品质整体提升。如今,由工作站的企业会同当地手工艺人开发出的数百款运用当地民族元素制作的新产品,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山东、四川、江苏等地进行推介营销,预计年产值1.5亿元,让农民学员增收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记者 王学思)

  在荆楚大地描绘壮丽的非遗画卷

湖北程河柳编 邓秀松 摄

  9月22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在武汉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记者跟随团队驱车近2000公里,深入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宜昌、仙桃等地,近距离感受荆楚大地上的古老文化魅力。

  炎帝故里、楚国之境,湖北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0项(127个项目保护单位)、省级非遗项目347项(546个项目保护单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1人。建立各类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实验区、传习所等560余个;湖北省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由2012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600万元;非遗项目多次赴韩国、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进行对外交流参展;同时与各大高校合作出版了多项非遗系列丛书、专著等,使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此外,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在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2个非遗研究中心。

  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传承的经典案例

  武汉市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将非遗展示、社区传承、居民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9月22日,在江欣苑社区的广场上,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龙的传承人正举着重95斤的龙头表演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一系列动作,让人叹为观止。

  江欣苑社区居民过去是武汉市渔业村的村民,2007年因城中村改造,他们卷起泥腿子上了楼,“高龙”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和生存土壤。如何让有1400多年历史的绝活扎根城市社区呢?经过多方努力,社区最终依托现有的1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建起了“高龙博物馆”和“高龙培训部”,使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

  2012年,江欣苑社区投入1亿多元建成“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邀请54家非遗项目入驻。高龙、汉绣、雕花剪纸、黄梅挑花、木雕船模……昔日武汉最大的“城中村”社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聚集地,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说:“这样的传承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社区文化再造和非遗活态传承,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融入百姓生活。”

  指尖上的非遗,带你梦回荆楚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糅合出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主要流行于湖北一带,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84岁的汉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12岁起做学徒,学习汉绣的剪样、画活、配色、刺绣、成装等全套工艺流程。近年来,他主要从事汉绣资料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在武汉江欣苑社区,任本荣向记者展示了几张他正在整理的汉绣样本图,有的一张图中包含20余种针法。“我希望多活几年,带着徒弟把记忆里的汉绣样本都整理出来。”

  谈及传承,任本荣坦言曾收过不少徒弟,但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在任本荣的工作室里,悬挂着许多不同样式的汉绣作品,都出自他及家人之手,他们一家三代都做这一行。

  “黄梅有女皆挑花”。挑花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传统刺绣工艺,其中湖北黄梅挑花最具代表性。黄梅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介绍:“很多年轻人以为黄梅挑花和十字绣差不多,其实制作工艺完全不一样。在挑制过程中,一根线必须从头挑到尾,不能出现换线、接头或漏针等,这样才能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挑花纯粹是手工活,一幅图案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一副大型挑花作品从设计到成品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石九梅是家族第六代传人,她又把手艺传给了女儿和侄女。“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挑花。我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培养一批真正热爱黄梅挑花的年轻人,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扬。”

  古老戏曲入耳来,非遗美食在舌尖

  国家级非遗项目随州花鼓戏在上世纪80年代一年演出300场以上,可现在至多演出100场。在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大家有幸聆听了何相安、辛红、陈小宝、刘迎春等几位传承人的演唱。作为剧团的台柱子,他们总在为后备人才的问题担忧。目前团里40多人,主要演员50多岁了,连编剧都70多岁了。为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从今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拨款50万元,面向全市范围招收50名10余岁的学生,组成花鼓戏班,这批孩子学业有成可以直接进入剧院当演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

  一声响亮的锣声从孝感卧龙岛非遗文化园内传出,这里正在上演皮影戏《武松打虎》。只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秦礼刚手里的皮影上下翻飞,嘴里模仿着风声、动物叫声。据了解,68岁的他在云梦县建有自己的“梦泽影戏馆”。每年除了大年三十休息外,其他日子都在表演皮影戏。他的皮影剧目可以连演5年不重复,最长的一出要演100多天。名气大了,许多人慕名前去拜师,其中还有3位外国弟子。

  在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比兹卡民俗文化村,记者一行聆听了被誉为“长阳三宝之一”的长阳南曲,悠扬的丝弦伴随动听的嗓音,将土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土家人结婚,要唱十姊妹歌,唱词长短成句,极富诗韵和乐感。亲人过世,土家人会在棺前跳起“撒叶儿荷”,通宵达旦。村长覃发池说,这里的传承人不仅担负日常的传承展示工作,还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教授土家族山歌,将土家族山歌带进校园和景点,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拓展经营模式,富了周边百姓

  在随州曾楚文物复仿制研究所的漆器展示间里,记者看到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漆器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据传承人祝成超介绍,一件漆器的工序常常要达到五六十道,制作过程中先用泥土、石膏等制作坯胎,以传统手工艺麻布为原料,以生漆为黏剂,逐层裱褙,待留下漆布器形,再经上灰、打磨、髹漆、推光等工序,施以各种彩绘纹样,才能完成一件漆器艺术品。

  现在,祝成超在研究所办起了培训班,培训合格的学员可以直接在研究所工作。祝成超说:“近年来国家对非遗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更应该尽力做好传承,回报社会。”目前,祝成超所在的研究所已开了网店,且注重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营销,产品远销至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的国家。

  走进襄阳程河镇柳编大户饶德义家中,细长的杞柳条正在工人们手中上下穿梭,制作成精美的家庭用具、高档饰品。为了紧跟市场,饶德义还定期到北上广考察行情,将热门的款式告诉村民,再根据各家编造水平进行分包到户,柳编年收入达20余万元。目前,该镇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和4家柳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61家个体经销大户、11个柳编专业村、1.4万余多个柳编专业户的产业格局。襄阳程河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创造着近5000万元的销售额,柳编远销至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

  研培计划,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结合

  在武汉纺织大学,一场展示汉绣元素的“非遗时尚秀”正在上演。穿在模特身上的精致作品都出自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学员之手。与此同时,在距离不远处的中南民族大学展览厅内,一场以剪纸和漆器为主题的展览正在火热进行。

  近年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邀请湖北绿松石雕传承人袁嘉骐为玉雕导师。如今袁嘉骐已经推动武昌理工学院等3所高校开设玉雕专业本科班。武汉纺织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作为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于2016年、2017年承办了刺绣、漆器传承人群研习班。T台上传统韵味中不乏现代气息的服装,展馆中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都是学员们的优秀成果。

  如今,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已成为高校的香饽饽。据武汉纺织大学汉绣工艺课老师王燕透露,学校的网上选课系统一推出汉绣公选课,几分钟之内名额就被抢光。“不仅是在大学,我还在一些中小学校推广汉绣兴趣班。”王燕认为,“非遗进课堂”是很好的推广方式,只要孩子喜欢非遗项目,家长就会去关注。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可以向全国辐射汉绣的影响力。(驻湖北记者 王永娟)

  看得见的文脉 诉不尽的乡愁 ——八闽大地非遗保护实践

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实习记者 赵若姝摄

  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八闽大地见证了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此孕育生长的闽文化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于文脉绵延中诉说着古韵幽情。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之一,福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保存了大量中原地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目前,福建省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其中,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代表的7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福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相继设立,促使非遗之花开遍八闽大地。

  器以载道:孜孜匠心续文脉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福建省级非遗项目惠和影雕以石板为画布,以钢錾为画笔,通过妇女巧手,“滴水穿石”,刻出一幅幅美景。这种闽南民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一位正在石板上“刺绣”的惠安女介绍,用约2斤重的合金钢针,以“点”的形式敲凿打磨好的黑色石板,凿击力度越大,落“笔”之处颜色越白,敲凿的疏密、深浅皆有考究。

  以其手中10厘米×15厘米的小石板为例,“绣”出一幅影雕需要3天时间,其间需经过上亿次的敲凿。每一次的敲凿对腕力、眼力、专注力要求极高,没有坚韧的性格是没办法做好的。惠安女从容地告诉记者,普通人大约需要6年才能习得此项技艺,而唯一的“诀窍”就是“一直练”。

  与惠和影雕有异曲同工之妙,福州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寿山石雕技法精湛,巧夺天工,为中国玉石雕刻中的极品,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及知名人士。

  “一相抵九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之子林东提纲挈领地说。据了解,寿山石雕作品取材于当地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因每块石头都不一样,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雕刻中还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据林东介绍,父亲林亨云为雕琢精品,研究熊长达60年。电视上观察、动物园写生,甚至从亲朋好友手里“搜刮”所有与熊有关的图片、杂志,林亨云对熊近乎痴迷。“父亲写生时可以不吃不喝,在动物园一坐就是一天。有时,由于专注作品,父亲捏造型用的泥巴粘在手上没来得及清洗,风干后导致手开裂流血,还是经旁人提醒他才注意到。”林东说,即便如此,创作出一个真正完整的作品依旧很难,即使是现在,父亲和自己还会将5年前的作品拿出来继续修改。

  用发丝粗细的漆线雕琢器物、以精微透雕绘制乾坤……在福建,惊艳时光的非遗技艺世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也处处可寻。截至目前,福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9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 人,而静心专注、执着求索已是他们的一种“标配”。

  薪火相传:活态传承显生机

  每当夜幕降临,73岁的南音传承人夏永西便会带领他的业余团队,在位于闹市中的泉州文庙上演一场别样的演出。

  泉州南音起源于晋、唐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2003年,夏永西从菲律宾回到中国,把自己唱了一辈子的南音搬上舞台。不同的是,没有专业演员、不收演出门票,就连场下观众也可随时上台切磋技艺。除春节期间休息10天,演出每晚如期举行,小小的文庙有时甚至挤下60余人。十余年如一日,古朴文庙见证了当地南音爱好者的执着,而南音遗韵也成为泉州人必备的精神食粮。

  文庙的雅致古音只是一个缩影。“泉州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南音社团”,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白燕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音就进入了泉州中小学的课堂。截至今年,泉州市已连续举办27届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在比赛中摘取桂冠的孩子还可在小升初考试中获得加分。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相继出台,福建省加快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步伐。据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介绍,当前仅福州一地就有82所中小学建立了非遗进校园示范点。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和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还建立了非遗研究课题组。目前,全省文化部门登记在册的传承基地达到近120个,未登记在册(由相关企业单位内部组建)的传承、传习基地和展示点约200个。

  非遗的传承并不止步于单纯的沿袭。在以校企结合方式构建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陶艺教师李清告诉记者,学校通过专家学者理论知识授课、产区考察等形式,鼓励学员在提高技艺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创新,才能更好地为非遗技艺注入生命力,为发展积蓄后劲。”李清说。

  与之相似,当古老工艺添加时代新解,当阳春白雪邂逅下里巴人,福州农民漆画似乎走得更远。作为两个非遗项目的结合体,农民漆画在保留农民画固有的图式语言基础上,结合福建大漆技法进行再创作,通过漆“千文万华”的特殊材料语言呈现出农民画的丰富性。

  现如今,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践项目连续举办多期,由福建漳平、晋江、莆田、龙海、同安、翔安等地辐射全国,为非遗的产业路径延伸和文化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

  润物无声:乡音乡俗溯同源

  2007年,文化部在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正式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会同住建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当地把非遗项目和使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较完整地保留了闽越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遗存,并与近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体系。

  从孤立的项目保护,到整体的活态保护,以非遗为载体的闽南文化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浸润在闽南人的思想里,于传播推广过程中化作连接闽南人的精神纽带。

  “只要是闽南人,或多或少都有南音情结。”李白燕在带领团队进行南音世界巡演时发现,很多闽籍台胞和华侨小时候听过爷爷奶奶唱泉州南音。离开家乡后,南音伴随迁徙传入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国家。而当地华人几乎每周都会参加南音社团活动,将之视为寻找乡音的过程。“南音更像是一个联络感情的纽带。”李白燕说,“用乡音抒发对祖国的情怀,这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也是南音能传承千年的原因所在。” 在泉州文庙采访当晚,记者了解到,台下静静坐着的新加坡华人李汶来,不久前向南音乐团捐了1000元。在他看来,南音的千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里有看得见的文脉和诉不尽的乡愁。

  像南音一样,于传播中承载文脉、凝聚情感的文化瑰宝并不在少数。

  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凭借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的先天优势,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持续不断。据陈吉介绍,以妈祖信俗、客家祭祖等闽南文化为抓手,目前两岸间已形成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宁化石壁客家祭祖、长汀客家母亲河公祭等相对固定的文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此外,台湾各地的民间文化信俗活动,邀请福建团组加盟,福建主要的艺术团队也相继走进台湾,于文脉溯源中构建两岸文化认同的桥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现如今,闽南地区南音、泉州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不仅走进台湾,还数百次走出国门,将闽南人的文化名片推向世界各地。(实习记者 赵若姝)

责任编辑:时鑫

深圳东湖人力资源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