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顶起“半边天”,她们就是惠州“最美女性”!

  三月花开,乡村如画。

  党的十九大拉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序幕,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治理有效,农村已打开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如今在惠州的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开始活跃起来。她们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时代精神,积极传播党的好声音,广泛参与基层创业就业,大力弘扬乡风家风文明,在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乡村振兴发展上不断注入巾帼力量、巾帼才智和巾帼温情。

  当前,惠州正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南粤巾帼精准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等活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巾帼力量正持续迸发,一段段乡村巾帼故事正不断上演。


  女老板回乡当农民,打造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春雨贵如油。

  3月19日,一场大雨突降,惠东县安墩镇南华村的200百亩青梅和柠檬喝下了施肥后的第一口雨露。

  陈晓燕从县城办完事赶了回来,她很高兴,这批青梅再过一个月就可采果,酿成青梅酒,制成咸梅干,之后就可以摆上特产店售卖了。

  “现在我们有30多个农产品品种,每年的销售额200多万,农村到处都是宝嘞!”32岁的陈晓燕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女致富带头人,她对自己的事业颇为自豪。去年底,她承包的这片种植基地刚被评为惠州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现在,除了打理种植基地,陈晓燕还成功开了当地最大的特产店,注册了本土特色农产品商标,并开始走上了电商之路。而这对于地处惠东县个北部山区的安墩镇来说,并不容易。

  村里人都想不到,从山区走出去的陈晓燕又回来了。

  陈晓燕不到20岁就出去打工了,早些年在县城开商店,做起了小老板。2009年,她和丈夫再三思虑,还是决定回村搞种植。“刚开始大家都很不理解,说年轻人不在外面闯,倒跑回来当农民。”

  陈晓燕心里倒是憋了一股劲,她一直觉得只要有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在农村发展并不一定就比城市差。就这样,她掏出所有积蓄,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山地,种起了青梅和柠檬。不过,刚种植下的树苗就在第二年初遭遇了水灾,“损失了几万元,后来没办法,只能筹钱补种,心里很失落。”

  水灾并没有浇灭这位80后年轻女孩的乡村创业梦。在摸索中,陈晓燕很快发现,镇里各村的农产品十分丰富,但村民苦于没有销售渠道,很多农产品都被丢掉。“特别是豆类,村民吃不完,大部分都拿去喂猪,十分可惜。”

  2013年,陈晓燕成立起合作社,并开了一家特产店,通过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周边村民种植的农特产品,这一做法迅速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合作社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5个村扩展至如今的16个村共130多户,并带动几十位农民就业。陈晓燕也因此成为了当地村民心目当中的致富带头人、领路人。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致富并不是陈晓燕创业梦想的初衷。在山区长大的她,一直有着乡土情结。“山区的农民赚钱不容易,我知道贫穷的味道,如果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我的心愿才算完成。”

  在创业的前几年,陈晓燕和丈夫在种植基地搭建起简易的校舍,亲自教村里的留守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最繁忙的时候,前来学习的孩子达到31位。由于创业慢慢走上正轨,两人忙不过来,这项工作被迫中断。但在2015年,黄海燕又成立了农民工工会,依靠自身和筹集社会资本,资助村里困难的农民工和村民。

  如今,陈晓燕还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经常去慰问和看望村里的老人和残疾人,并义务帮扶贫困妇女20多人。陈晓燕说:“在农村创业,要创出一片天,更要创出一片温情。”


  畲族山村“女当家,把十九大精神带到田间地头

  春耕来临,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人人脸上挂着笑容。3月17日一大早,几十位村民如约来到田间,锄草、翻土、平整土地,为下周的播种做准备。

  “都别闲着喽,都是咱自己的地,都互相帮个忙!”在田间大声吆喝的正是村党支部书记雷玉英。这位51岁的老大姐做起事来总是风风火火,但吆喝归吆喝,村民对于她的号召,总是能听到心里,做到实处。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在嶂背畲族村是行不通的。雷玉英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从缝缝补补,到耕种下田,从家长里短,到村庄规划,她都要事无巨细,一手操劳。她是令嶂背畲族村村民竖起大拇指的“女当家”,更是当地乡村治理的优秀女性代表。

  在村民蓝青培眼里,雷玉英为村民办事不仅有魄力,还很贴心,“我和老婆一直在外打工,有时候交社保、料理老家的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她很快就帮我办妥,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我们信任她!”

  雷玉英说,在农村,村干部就是“管家”——从生老病死,到柴米油盐,村民有问题找村干部,都得第一时间去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村民更有奔头了,而我的压力也更大了。”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对于如何谋划嶂背村的振兴发展就一直萦绕在雷玉英脑中。这几个月,她作为党代表去各地参加宣讲会达30多场,思来想去,她把心得归结为一个字:干。

  “既要把十九大精神传达到田间地头,更要带领村民踏踏实实干。”雷玉英盘算着,村里已经落户的2000亩油茶基地不仅可以培育现代农业,还可以升级为旅游景点,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基地与村中心的连接道路打通后,争取纳入全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乡村旅游路线,同时大力开发畲族民族风情体验产品,打造成为面向珠三角地区的畲族风情旅游特色新农村。

  这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前段时间,雷玉英与外地企业达成协议,第一步先吸纳更多的本村妇女就业,让村民参与到乡村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她的协调和号召下,目前,村里已有30多位妇女从家庭主妇或农民成为采茶工人,在增加收入之余,还学习到种植和管理技术。

  不仅如此,雷玉英还鼓励村里妇女学习本民族的畲语和风俗习惯,希望不久嶂背村能成功打造为具有畲族风情的旅游特色新农村,“村里的妇女以后可以做畲族导游,跳畲族舞蹈,讲畲族故事,乡村振兴,我们畲族妇女可是一把好手。”


  “外地媳妇”当起了残疾孤儿的“好妈妈”

  对于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的妇女主任黄海英来说,农村工作的关键则在另外一个字,那就是“和”。

  夜幕降临,矮光村小学的空地上华灯初上,一群衣着鲜艳的妇女在大树下跳起了动感的广场舞。领队的便是53岁的黄海英,她左右挥舞着衣裙,跳得起劲欢乐。

  眼前的这群妇女均是黄海英组建起来的矮光村业余文艺团队员,共有三个小分队共60人。她们将舞蹈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近两年在各地比赛中屡获大奖。她们经常对外宣称矮光村的妇女是“拿着锄头能下田,放下锄头能跳舞。走出家门是能手,回到家里是贤妻。”

  实际上,矮光村的乡风并非一直这样和谐。黄海英记得,1992年她刚刚当选村妇女主任时便遭遇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村里经常是麻将声、吵架声连连,不少村民之间、家人之间时常发生矛盾,风气不好,家人说我当妇女主任是吃力不讨好。”

  天生乐观开朗的黄海英不服气,当即给村党支部书记立下了“军令状”: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好。但黄海英很快就发现,村民之间的矛盾就像火药桶,稍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激化。加上在村民眼里,她是从广西嫁过来的“外来女”,总是碰一鼻子灰。

  不过,几年下来,村民开始逐渐理解黄海英的热心肠。有一户家庭时常存在家暴,有一次女方不堪忍受,决定离家出走。黄海英了解后,便开始了她的“感化之计”。她每天早上没等这家开门,便守在门口。等女方开门要走时,便抱着女方孩子一边听她诉苦,一边情法兼施劝责男方。女方说到动情处,黄海英也跟着落泪。

  起初,女方并不为之所动,但黄海英经过连续一个星期这样的劝解后,夫妻俩最终和好如初。男方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遇到黄海英还时常感谢道:“辛苦有你,否则我们完整的家就散了。”

  刻在村民心目当中的,还有黄海英的乐善助人。早些年,村里有一户家庭,丈夫因车祸不幸去世,妻子又因患有精神病,留下一个上小学的残疾孤儿无人照顾。黄海英则主动担起了照顾这个孤儿的担子,每个星期都会至少一两次给孩子送去生活用品,帮他洗衣做饭,直到孩子初中毕业。

  黄海英做了近10年孤儿“好妈妈”的事迹影响着村里每个人,她连续多次被评为惠阳区“身边好人”和“三八”红旗手,成为当地家庭美德的一面旗帜。

  “家庭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家庭不和睦,乡风不文明,乡村就谈不上振兴发展。”黄海英说,妇女在家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村妇女主任,这些年,她和村妇联同事逐渐组织起村妇女义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广场舞队伍、家庭美德宣讲队伍,一大批“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家庭”从矮光村涌现出来。去年底,矮光村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徐乐乐)

招商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