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新疆女孩英国留学回家当“农民” 无人机植保闯出大市场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讯(文/记者 阿依夏木古丽·阿布拉图/受访者提供)“一开始是看父母在地里起早贪黑干活太辛苦,想给自己家的农场帮忙,没想到现在每年地里需要打药的时候,上百户农民打电话邀请我的团队给农作物打药。”2月26日,26岁的新疆哈密女孩戎梦雅在电话里告诉新疆晨报记者,创业至今,她组建了一个10个人的团队,无人机从1架增加至6架,共完成近15万亩棉田的植物保护作业。

哈密女孩海归回家当“农民”


2015年7月,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归国的戎梦雅,顺利地得到了几个大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准备就业期间,偶然的一次机会,戎梦雅陪父亲一起逛农机展,各式各样的农业设备琳琅满目,植保无人机吸引了戎梦雅和父亲的目光。

“人工打药成本高,拖拉机打药有耗损,无人机打药不挂果压苗,效率高,这要做起来了,肯定有大市场。”早在2013年底开始使用采棉机的父亲是农业机械化的忠实支持者,但凡有大型农机展,他都要去逛逛。

上世纪90年代末,戎梦雅的父母从河南来到新疆哈密,开荒务农20多年,种出4000多亩棉田。戎梦雅的记忆里,每到夏季,她家里都会变得格外热闹,棉田里的工人、拖拉机到处都是。

棉田每年至少要做6次植保,5、6月打药,是为了预防蚜虫;7、8月打药,是为了杀灭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而到了9月至10月中上旬,则需要打脱叶剂,让棉花的叶片加速脱落,方便采棉机作业。

“人工一天可以给10-15亩棉花地打药,每人每天要付150元工钱。500亩地,至少请十个人,连续作业2-3天,费时而且效率低,拖拉机一天可以工作200-250亩地,但是容易压苗造成损失。”戎梦雅说,大学留学期间,她曾接触过无人机,自从在农机展上看到了植保无人机,她开始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到无人机的优势,戎梦雅愈发坚定了自己回家乡创业的想法。

2016年初,戎梦雅去深圳进行无人机专业学习,5月,她和哥哥一起购买了第一架无人机,开始了无人机植保创业。

无人机植保受棉农欢迎

“植保无人机投入使用后,同样的500亩地,仅需要一个飞手、一架无人机、一天时间就可全部完成。”戎梦雅说,经过反复试验和练习,她和哥哥植保了家里近4000亩地。

没过几天,邻居找上了门,他用拖拉机打药后,蚜虫不仅没被杀死,反而越来越多,而戎家的田地却没有蚜虫。第二天,戎梦雅和哥哥带着无人机去邻居家的田地,田边有近百人在等待。原来无人机打药的消息已经传开,大家都想来看看新鲜。


“拖拉机植保的优势在于价格,只要4元/亩,无人机植保要8元/亩,但无人机的效率远胜拖拉机。一台拖拉机一天植保100亩地,同样的活,一架无人机只要2个小时。虫害爆发期,越早止住虫害,就意味着越早止损。”戎梦雅说,除了时效的优势,无人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节水,“拖拉机每植保一亩地,需要耗水500公斤,无人机只耗水100公斤。”

这吸引了不少棉农来找戎梦雅帮忙。2016年6月,戎梦雅购入第二架无人机,到了9月,又扩大到了四架。

“拖拉机在掉头转弯的时候,非常容易带落棉桃,1000亩地起码损失20吨,而无人机植保的损耗率为0。按去年的收购价算,使用无人机植保一年能增收15万元。”连续两年请戎梦雅团队负责棉花地植保工作的兰自立说。

“2016年底,我和哥哥在哈密周边地区作业7万多亩,仅植保收入就有56万左右,已经赚回了所有的硬件投入成本。”戎梦雅说,她和哥哥从一辆皮卡车、一架无人机和10块电池起步,到现在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

无人机植保从有到无,技术人员紧俏

新疆晨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了解到,全区2015年无人机作业面积120万亩次,而现在,无人机作业面积已达到500万亩次以上,增速较快。但从各类植保机械作业量来看,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仅有6%左右;从植保机械的拥有量来看,植保无人机占比仅0.3%。

新疆农机局农机管理处副处长孙桂英说:“新疆由于地域广阔、农业区域差异性大等原因,在植保机械化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植保无人机作业作为现代植保的前沿技术,在新疆还属于新鲜事物,但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精准作业、高效环保、安全性能高等特点。2014年起我区植保无人机从无到有,保有量快速增加,已有近1000架,发展的空间和需求很大。”

在无人机植保得到了广大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认可和欢迎的同时,飞手也变得越来越稀缺。“目前新疆有60%的棉田,都是外地植保队做的植保,本地有规模的植保队不多,懂得操作植保无人机的飞手也很紧缺。”戎梦雅说,她现在除了每年6个月的植保工作,还将业务扩张到无人机销售、飞手人才培训和农业植保培训上。

深圳招商临时工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