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那些年,和《大朗周刊》走过的日子


与《大朗周刊》结缘始于2008年初,那年周刊还处于创刊起步阶段,我也刚走出大学校园。当时,连作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记者,而且还是家乡刊物的一线记者,既好奇,又荣幸,更忐忑。

周刊是每周三出版,也没什么时间入门熟悉,上班的第二天就要进入状态。就这样,带着相机和录音笔,带着电话簿和笔记本,更带着年少青春和满腔活力,神奇地就走上了一线采访、连夜写稿、紧张校对的记者之路,当然,这也是一条充满着挑战和活力、洋溢着热情与乡愁的成长之路。

新闻的语言风格与大学论文、日常散文都不同,还好有几位新闻前辈和“大咖”带着我,写写写和改改改的节奏很快,所以适应期反而不长,从跟着跑线采访到独立采访,过程一个多月。其间印象最深的是4月份王石大朗见面会的报道,现场很精彩,观点很犀利。为写好这个报道,我从晚上8点开始整理录音,一直整理到凌晨4点,然后熬夜写新闻稿,报道出来后反响挺好,也不枉那一份坚持和努力,现在想起还为自己有点小感动呢。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从7月份开始,我和另一名同事一起,开辟了专栏《织城30年》,以民生视角回顾大朗30年来的一些人一些事。还记得,我们采访入厨数十年的暖叔、寻找第一批进入毛织厂的刘女士、探秘卖过140元一斤糯米糍的伟叔、八卦当过20多年“小百货”售货员的萍姨、私聊做了40多年篮球裁判的东叔……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平凡中都蕴含着令人感动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鼓舞和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坚持下来。《织城30年》专栏每周一期,这一期一出,马上就要开始下一个话题的收集、人物的采访,身心都很疲惫,但一听到读者尤其是老读者说“栏目办得不错”“那段历史我也经历过”,就马上“满血复活”。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历练,后来11月份开始我还同时开了两个专栏《决战CBA》《电子信息产业巡礼》,那就更忙了,但却更有信心和底气。

2009年,因工作调整,我转到了其他岗位,周刊记者的经历结束了。但与周刊的缘分一直还在。因为周刊,我结识了妻子,也就是那个第一次和我一同开辟专栏的同事。所以,对周刊的感情很特别也很深刻。作为记者时,每一期报纸出版,都会第一时间拿起,闻闻那新鲜又熟悉的油印味道,翻看那凝聚着心血的文字,然后认真地收入专门的夹子中,电子版也同时下载保存,不定时浏览回味。调整岗位后,无论哪种场合看到周刊,都像看到亲人一般,虽然这些年周刊已经改版很多次,记者也换了很多拨,但亲人之间就是血浓于水,不管怎样都不会变的。

从周刊创刊到现在,已经10个年头了。这段岁月,创新不已,精彩不断,更难忘于心,感恩于行。谨以小诗几句共贺共勉:

汗水加华年

酝酿着一泓生命的泉

涌现涌现

那记忆的一角

只有笑容和情谊不变

责任编辑:张玉

深圳罗湖劳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