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时代音画 热土浮雕


    ●王俊

    广播剧《罗湖桥》共3集,却让我有“追剧”之急切,迫不及待地将3集连续听完,之后还不忘咂摸着剧中余味,久久未能释怀。沈德仁那一波三折、空留遗憾的归国梦,阿勇在家国情怀之间的内心撕扯和坚定无畏,小静静眼波中的深港变迁与家运沉浮……更有那张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沈氏家族悲欢离合的桥上合影,无不牵动着我作为一名普通听众的心。

    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小处切入,高处观照,以情动人,发人深省。创作于深圳的广播剧《罗湖桥》,从这块在当代中国历史留有深刻印迹的土地上挖掘故事,激发灵感,选取了一座桥、一家人、一张照片,用声音为手段,集中勾勒出三段故事,描述出沈家在波谲云诡的历史浪潮下几经离散,最终相聚于时代之桥头的动人故事。在我看来,《罗湖桥》的编创者用他们的声音艺术实践,印证了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必须扎根现实生活,必须坚持艺术创新。

    在广播剧《罗湖桥》的故事背景上,铺陈出的是一张内地与香港纵然时代变迁依旧血浓于水的、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图卷。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罗湖桥虽然其形不显、其貌不扬,它却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在它身上,承载着中国百年现代史的风云变迁,见证过深港两地人民的命运跌宕。这是一座连接深圳河两岸不同社会制度的土地上历史与未来的时光桥,是将生于斯、长于斯的粤港一家人血脉相系的民心桥。

    在“大历史”的高度上,《罗湖桥》观照出了沈家人物群像的命运流转。商人出身的沈德仁站在罗湖桥头,耳朵里是儿女们的进劝,内心是故土情怀与现实忧虑的交战,最终作出的仍是保守的选择。在封闭年代里与外孙女在工地上的偷偷见面,感人的亲情互动的背后,又交织着他复杂的内心斗争。直到香港回归祖国,沈德仁终于下定决心重归故土时,却又意外梦断他乡,最终由子女们抱着他的遗像在末班列车通过的老罗湖桥上合影,了却心中夙愿。这个牵动人心的故事,是曾经发生在深港土地上的无数家庭中故事的典型。凡经历者,必有共鸣。

    时代的风雷,裹挟着每一个人。是应时而动,还是背道而驰?都会在个体人物的命运河流中激起不一样的波澜。《罗湖桥》的3集,正如一条时代的河流,转过一个又一个河湾,在每一个漩涡、每一处激流中,都暗合了时代的节点。创作者敢于从历史纵深处立意,勇于向人性闪亮处发掘光辉,看似只是聚焦沈氏一家人的聚散离合,实则以小见大,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广阔的视野中映射出了大时代的洪流所向。

    在我的心目中,《罗湖桥》中的人物群像犹如一组玲珑浮凸的历史题材浮雕,电波中的声音艺术手段,是编导者手中的刻刀,用于去除不必要的浮华材料,留下最有力的故事线条,对不同年代的每一次悸动、每一次悲欢交集,进行情节的聚合、艺术的提纯,使得人物形象更集中,性格更鲜明,感染力更强。

    在这一点上,《罗湖桥》的对白是最吸引我的。虽然着墨不多,却简练生动,在白描式的声音语汇和令人身临其境的氛围烘托中,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尤其是剧中人物语言和场景元素,充分调动声音艺术的多元化手段,引入具备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贴近听众的欣赏心理和收听习惯,为全剧的艺术表现力增色不少。如今这个各种多媒体手段层出不穷的年代,广播剧作为纯粹以声音为呈现手段的艺术,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以生活为源泉、以时代为指针的根本艺术精神,实为难能可贵。大桥不言,电波有声。罗湖桥——一座使命不凡、经历传奇的“桥”,在广播剧的声音刻画和艺术再现下,以昂立挺拔的形象印入了听众的心中。

    从隔岸对盼到阖家团圆,《罗湖桥》全景立体扫描出一个普通人家在改革开放的大变局中所经历的命运图谱,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历史必然性,弘扬了热爱祖国、粤港同心、血浓于水的重大主题,是对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继续走向复兴的时代献礼。更关键的是,它走进了如我这样普通听众的心,让我的心潮随之澎湃,情感随之涌动,在一个半小时的听觉历程中,我感觉与他们的命运共振,与我的时代同在——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欣赏体验了。

    (作者系深圳企业职员)

深圳梅沙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