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在精准脱贫上下真功

    天山网讯 库车县阿拉哈格镇巴格万村总人口432户190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户453人,2016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30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为完成2017年底贫困户和贫困村“双脱”的任务,自治区人社厅驻巴格万村“访惠聚”工作队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不懈努力着。

    摸清底数精准 知道“扶持谁”

    工作队从前期对贫困户的入户走访、摸排调查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再核实、再对档,挨家调研、精准识别,真正把贫困人口全部找出来、数据统计清,切实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

    工作队将贫困人员按照有无劳动能力,有无务工、养殖、创业意愿、可否纳入低保、是否需要教育帮扶等项目分门别类制作成台账,将每个户贫困户家庭的每位人员具体情况详细记录。贫困户吐尔洪·艾合买提的父亲长期卧病在床,儿子上小学,女儿2岁半,他和妻子、母亲是家里的全部劳动力,2亩小麦、1亩棉花和2亩核桃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他家的贫困户台账就会体现出“主要收入依靠养殖”“劳动力3人富余劳动力1人”“有就近务工意愿1人”“可纳入低保1人”和“需要教育帮扶2人”这些重要信息。最后工作队把这一户一户、一个人一个人的信息分类汇总,就会得到全村贫困户的大数据,为后面脱贫工作中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队队长夏风华说:“扶贫工作,关键在搞清楚这个‘贫’字,谁贫困,为什么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去谈‘扶’,152户453人一户一策、一人一策,一眼看上去很复杂,通过认真分类梳理,对下一步工作就会胸有成竹。”

    帮扶施策精准 知道“怎么扶”

    贫困户底数清楚了,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就明了了。工作队通过养殖扶持、转移就业为主、创业扶持等多措并举,实现村里贫困人口脱贫。

    在工作队的帮扶下,贫困户吴休·沙依木今年家里盖起了60平米的暖圈,并领到了工作队发放的扶贫羊。他信心满满地说:“有了暖圈,我养的17只羊就可以顺利过冬,只要年底有一半的羊能产羔,就能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巴格万村有105户贫困户家里都在养殖牛羊,大多数农户家具有养殖技能,可以说牛羊养殖业是巴格万村村民创收主要途径之一,但是没有暖圈直接挡住了他们靠养殖增收的脚步。工作队通过与多方联系给予资金扶持,为贫困户分批发放扶贫羊、扶贫牛,帮助修建暖圈,整治庭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就如何科学饲养,精心管理对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方式,在发展养殖脱贫上打出一套组合拳。

    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各级人社部门沟通协调,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的原则,通过送到内地就业,到邻近县乡拾棉花、收辣椒、做蕃茄酱,在本村或邻近村的建筑工地打工等方式,统一送出去、统一管理、统一接回来,解决村里的129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工作队帮他们算了笔账,异地就业人员一个人每月收入按3000-4000元算,半年就能实现一家人脱贫;出去拾棉花一个月,每人平均能挣到8000元,在建筑工地打工,大工150元/天、小工100元/天,按工期40天左右计算,一个人可以增收4000-6000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年底脱贫的压力。

    点面把握精准 知道“如何退”

    参照《自治区贫困退出实施意见》提出的标准,工作队明确了在保证贫困人口脱贫同时,还要通过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村级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思路,确保整村脱贫。

    与日常入户走访不同,针对村里的水、电、路、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和基建专家展开专项走访、实地勘察摸排。工作队协调争取各类项目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逐一补齐短板,使得巴格万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在与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并市场调研后,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一家农机合作社,填补了没有村级产业的空白,仅耕地、铺膜、收割这项一年就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左右。

    村党支部书记艾海提·库尔班说:“村里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村里又有了自己的村级产业,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对巴格万村脱贫充满了信心。”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