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全城行动唱响“大爱江门”

    江门举办“爱心之城 把爱唱响”歌唱大赛,发动全市市民参与。

    在江门,“爱心之城”已成为随处可见的城市印记。


    在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街道江翠社区,居民们经常见到很多社区志愿楼长,身穿红色马甲在大街小巷铲“牛皮癣”、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僵尸”车……

    设志愿楼长,是江门“创文”的一大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江门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贯彻落实省实施的“一城一品牌”建设工程,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文明创建有机结合,深挖“爱心”元素,丰富人文内涵,大力推动“爱心之城”建设。

    建立“11+3+3”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全面推广“邑家园”综合服务村居全覆盖模式,提供“9+x”的“一站式”服务,实现行政、社会等公共服务就在“家门口”……

    江门通过大力打造“爱的家园”,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社会保障福利;感受到这座城市温暖的市民,又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去。数据显示,该市注册义工人数每年成倍数增长,目前全市注册义工人数已超过36万人。

    文/图:董有逸 傅雅蓉

    全域创建打造“爱的家园”

    “我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自从得到政府的关怀,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梁先生是江海区礼乐街道的低保户。在江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大女儿今年18岁,去年也在区、街道的安排下找到了工作,家里经济状况比以前好多了。”

    近年来,江门大力打造“爱的家园”,为这座城市营造了和谐、有爱的良好氛围,不少像梁先生这样的困难户都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目前,该市已出台《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建立“11+3+3”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认定5097户16659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为全省精准扶贫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此外,该市教育、住建、民政、人社等部门先后出台了配套文件,积极推动教育、医疗以及危房改造等保障政策的落实。据统计,江门共投入资金447.92万元,为211户贫困户改造危房,目前已全面竣工;教育部门制定了《江门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将投入1762.3万元为5336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提供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

    江门还在全市全面推广“邑家园”综合服务村居全覆盖模式,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以“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提供“9+x”(指党建、行政、长者、扶贫、生育、残疾人、职工心理健康、青少年、妇女儿童等9项服务内容,增加“X”项本地特色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实现行政、社会等公共服务就在“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在,“邑家园”已成为江门民生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企业层面,当地不少公司也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成为江门打造“爱心之城”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爱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在当地形成了示范效应。例如,江门市新光电讯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各种社会公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计80多项,赞助财物价值330多万元,参与员工达1000多人次;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向江海区慈善会捐助资金300万元,用于外海街道中路小学4号教学楼的兴建……

    人人参与谱写“爱的篇章”

    今年48岁的何佐行是江门市直属义工服务总队邑善手工服务队副队长。他从2000年开始献血,并牵头成立江门首支“无偿献血队”,搭建“献血朋友圈”,广泛传播献血常识和各地用血需求。“有一次,一个朋友发来求助信息,说有患了急病的亲属需要血小板。我马上转发到朋友圈,好多朋友说第二天就去捐。第二天早上,我在血站看到大家都在排队,非常感动。”

    打造“爱心之城”,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近年来,江门通过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扬道德模范,并取得显著成效。从2005年起,江门在全省率先举办了第一届“爱在江门”十佳道德模范评选,至今已评选62位市级道德模范,并推荐命名了300多名“江门好人”。2016年有8人荣登“广东好人榜”,数量名列广东省前列;董淑猛、徐娜家庭成功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除了大力宣扬道德模范的动人事迹,江门还与时俱进,创新公益慈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建设“爱心之城”。今年6月,第二届慈善项目创意大赛产生了5个慈善众筹项目。这5个项目关注新的领域、采取新的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慈善活动的外延。以“爱心父母”志愿行动为例,近十年来,该市共有2000多名集体、2.4万人次参加“爱心父母”志愿行动,一共帮扶困难儿童5万多人次,帮扶资金累计4252万元。

    全民创建“爱心之城”,江门的义工队伍同样功不可没。数据显示,江门注册义工人数每年呈倍数增长,截至2017年6月,注册义工人数已超过36万人。2014年至今,江门先后在7处市区内人流密集场所或旅游景点设立了志愿服务e站,通过基层义工服务队或大学生义工队承办运营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便民利民、交通指引、文明劝导、旅游咨询等服务。这不仅为全市志愿者参与创建“爱心之城”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也让每个志愿服务站点都成为文明城市的宣传窗口。

    创新形式塑造“爱心品牌”

    今年5月,江门首支反映“爱心之城”建设的主题歌曲《大爱江门》正式对外发布。紧接着,江门举办了“爱心之城 把爱唱响”歌唱大赛,发动全市市民参与,扩大“爱心之城”品牌影响力。

    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充满爱心的城市氛围,江门今年年初制定出台方案,全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爱心品牌活动,并重点依托市直单位和蓬江区打造一个爱心主题公园,建设一批“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社区”“爱心家庭”等示范点。

    以爱心主题公园为例,江门目前已定点丰乐公园,计划打造成市、区两级“爱心之城”示范公园,重点突出爱国、爱乡、关爱他人的物化体现。接下来,三区四市也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一批爱心主题公园、广场。

    志愿楼长则是江门打造“爱心之城”的一个“妙招”。笔者了解到,目前江门已有4000多人加入“志愿楼长”队伍,覆盖206个社区。“志愿楼长”工作经验得到省认可,并在中央、广东文明网进行经验推广。

    今年58岁的何树榕是江海区江南街道江翠社区的一名楼长,街坊都亲切地称他为“榕叔”。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街坊们经常见到榕叔在清洁卫生、修剪花草树木、巡查社区消防。社区老人家里电灯坏了、厕所堵了,只要打个电话,榕叔都义不容辞地帮忙。“榕叔这些楼长,就像我们的‘12345’,一个电话就来帮我们解决问题。”80岁的独居老人琼姨打趣地说。

    此外,江门还启动了一系列“爱心之城”品牌项目建设,包括幸福“6+1”——职工素质公益大讲堂项目、“蓝天行动”——扶助弱势青少年项目、绿色人生·趣味乐耕——助残共融项目、“向阳的力量”——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升计划、“传·艺”——乡村文化发展及社区提升计划等,在社会传递正能量,助推“爱心之城”建设。

劳动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