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工业重镇变身“田园式小城市”

  走进位于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的弘桥城市广场住宅小区,整齐排列的住宅楼流露着现代的气息,滨河公园与小区绿化遥相呼应,文化广场、大型购物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荒地,湖头这个重工业大镇也饱受着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今,湖头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重镇成了美好家园。这一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实施省级小城镇改革试点,致力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安溪县湖头镇镇长李瑞谦说。

  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告诉记者,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安溪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目标,大力实施产城互动、产城协调、产城共融、产城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努力促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和改善民生同频共振,实现产业转型与城镇提质协调并进。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湖头镇是泉州市有名的重工业大镇。上世纪80年代,钢铁、煤矸石发电、水泥、冶炼等产业风生水起。这些产业给湖头镇的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但也藏着隐痛。

  “退出或压缩老产业势在必行。但是,小城镇的发展也得有产业支撑,否则小城镇就会失去活力。”安溪县县长刘林霜说,在创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安溪坚决退出落后产业,布局高新产业,重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2011年9月,湖头镇成功引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光电企业——三安光电,成立光电产业园。围绕三安光电这一龙头,以光电产业园区为载体,安溪上伸下延,拉长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聚集三安光电、厦门信达、深圳珈玮等3家上市企业和近2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去年园区总产值51亿元,创税2.5亿元。

  与此同时,湖头镇当地规模最大的传统企业——三安钢铁则努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2016年,三安钢铁上缴纳税2.54亿元。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迸发新动能,湖头的小城镇建设有了更加扎实的产业基础。”李瑞谦说,在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中,湖头镇还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打造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努力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湖头镇是清代名臣李光地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湖头镇通过重点修缮复原、整体保护改善等形式,打造由60多座明清古民居组成的“府衙群”,恢复湖头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同时,先后投入1.5亿元建成河滨路景观带,投入2亿元建设李光地文化园、尚大公园等主题公园。

  如今,湖头的许多村落都建成了公共绿地,成了群众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全省唯一的镇级博物馆——阆湖博物馆落成,成了展示古镇文化的重要窗口……行走在湖头镇,山水人文特色鲜明,“田园式小城市”触手可摸,古镇新城交相辉映。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高向荣说,安溪在小城镇建设中始终倡导“多一些休闲绿地、少一些钢筋水泥”,让小城镇“既要好看,又要好过”,让群众“离土不离乡”,让新型小城镇成为老百姓的美好家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小城镇建设中,资金是关键,筹资是难点。高向荣告诉记者,为了破解资金瓶颈,安溪对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实施财政税收“双返”政策:以2009年为基数,超收部分县级财政全额返还,累计返还1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全额回拨,累计回拨8亿元。

  在“双返”政策的激励下,湖头镇的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固投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也也水涨船高,增至6.07亿元,超过全省13个县区。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还大胆探索引入市场机制,狠抓融资体制创新,采取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向上“争”一点,向外“借”一点,民间“融”一点,企业家“捐”一点的方式,为城镇化建设筹资。其中,湖头镇共筹集资金超120亿元。

  刘林霜说,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的红利,外界对安溪县小城镇建设更有信心了。目前,安溪在湖头和龙门两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先后成立了3家国有公司,融资28亿元项目贷款安征;募集30亿银团基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撬动社会建设资金230多亿元。

  “随着资金、机制等瓶颈问题的破解,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脚步,努力建成‘福建山区第一镇’,实现由‘小城镇’向‘小城市’迈进。”李瑞谦说,湖头镇将围绕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打造产业资源融合汇聚和文化经济繁荣的特色小镇,力争三年后,小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林火灿 通讯员 吴清远)

  走进位于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的弘桥城市广场住宅小区,整齐排列的住宅楼流露着现代的气息,滨河公园与小区绿化遥相呼应,文化广场、大型购物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荒地,湖头这个重工业大镇也饱受着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今,湖头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重镇成了美好家园。这一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实施省级小城镇改革试点,致力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安溪县湖头镇镇长李瑞谦说。

  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告诉记者,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安溪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目标,大力实施产城互动、产城协调、产城共融、产城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努力促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和改善民生同频共振,实现产业转型与城镇提质协调并进。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湖头镇是泉州市有名的重工业大镇。上世纪80年代,钢铁、煤矸石发电、水泥、冶炼等产业风生水起。这些产业给湖头镇的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但也藏着隐痛。

  “退出或压缩老产业势在必行。但是,小城镇的发展也得有产业支撑,否则小城镇就会失去活力。”安溪县县长刘林霜说,在创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安溪坚决退出落后产业,布局高新产业,重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2011年9月,湖头镇成功引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光电企业——三安光电,成立光电产业园。围绕三安光电这一龙头,以光电产业园区为载体,安溪上伸下延,拉长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聚集三安光电、厦门信达、深圳珈玮等3家上市企业和近2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去年园区总产值51亿元,创税2.5亿元。

  与此同时,湖头镇当地规模最大的传统企业——三安钢铁则努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2016年,三安钢铁上缴纳税2.54亿元。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迸发新动能,湖头的小城镇建设有了更加扎实的产业基础。”李瑞谦说,在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中,湖头镇还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打造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努力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湖头镇是清代名臣李光地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湖头镇通过重点修缮复原、整体保护改善等形式,打造由60多座明清古民居组成的“府衙群”,恢复湖头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同时,先后投入1.5亿元建成河滨路景观带,投入2亿元建设李光地文化园、尚大公园等主题公园。

  如今,湖头的许多村落都建成了公共绿地,成了群众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全省唯一的镇级博物馆——阆湖博物馆落成,成了展示古镇文化的重要窗口……行走在湖头镇,山水人文特色鲜明,“田园式小城市”触手可摸,古镇新城交相辉映。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高向荣说,安溪在小城镇建设中始终倡导“多一些休闲绿地、少一些钢筋水泥”,让小城镇“既要好看,又要好过”,让群众“离土不离乡”,让新型小城镇成为老百姓的美好家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小城镇建设中,资金是关键,筹资是难点。高向荣告诉记者,为了破解资金瓶颈,安溪对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实施财政税收“双返”政策:以2009年为基数,超收部分县级财政全额返还,累计返还1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全额回拨,累计回拨8亿元。

  在“双返”政策的激励下,湖头镇的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固投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也也水涨船高,增至6.07亿元,超过全省13个县区。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还大胆探索引入市场机制,狠抓融资体制创新,采取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向上“争”一点,向外“借”一点,民间“融”一点,企业家“捐”一点的方式,为城镇化建设筹资。其中,湖头镇共筹集资金超120亿元。

  刘林霜说,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的红利,外界对安溪县小城镇建设更有信心了。目前,安溪在湖头和龙门两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先后成立了3家国有公司,融资28亿元项目贷款安征;募集30亿银团基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撬动社会建设资金230多亿元。

  “随着资金、机制等瓶颈问题的破解,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脚步,努力建成‘福建山区第一镇’,实现由‘小城镇’向‘小城市’迈进。”李瑞谦说,湖头镇将围绕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打造产业资源融合汇聚和文化经济繁荣的特色小镇,力争三年后,小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林火灿 通讯员 吴清远)

深圳横岗临时工劳务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