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扬州评话说雍正反贪“打虎” 时长两小时,四演员“接力”说书


    绘画 沈江江


    扬州评话《雍正朝秘事》


    在刚刚落幕的江苏省曲艺“芦花奖”中,扬州曲艺研究所选送的中篇评话《雍正朝秘事》获得了“节目奖”。这也是扬州评话首部中篇作品。和以往长篇评话相比,中篇评话时间紧凑,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这也要求演员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完整故事,吸引评委听众。

    扬州评话首推中篇作品

    讲述雍正如何“打老虎”

    这部中篇评话的原作者名叫郭程,是一位曲艺爱好者,也曾登台表演过扬州评话。他所写的《雍正朝秘事》,是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的一段故事。

    雍正执政不久,年羹尧西北平乱,可是遇到陕西山西两省军粮欠缺,不能持久。雍正见闻,不由大吃一惊。因为就在前不久,山西巡抚诺敏还上书,只用短短半年时间,就把山西多年的欠款都还上了。这给正被“国库亏空”搅得寝食不安的雍正注入一针“强心剂”;为了树立榜样,雍正不但给诺敏封了个“天下第一巡抚”的称号,而且发出圣旨,要求各省督抚效法。

    于是,雍正派出大臣田文镜前往山西实地查探。田文镜到了当地,诺敏带着他去库房查看,果然银两和上报数目一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后来,田文镜得到旁人指点,原来库房里的银两,大多是民间流通的碎银;而一般上缴国库的,都是重新熔炼的库银。这些银子,其实都是诺敏要求山西各大商户,临时借来充数,用来欺骗钦差。最终真相大白,诺敏被雍正查办。

    诺敏弄虚作假、贪求政绩的行径败露后,雍正左右为难。不处置他,既不足以打击贪腐,更不足以教训那些赖账的地方官员;处置诺敏,既于心不忍,又前后矛盾。再三权衡,雍正得出“欺君之罪”,不杀不足以正“纲常”的结论。郭程介绍,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雍正“打老虎”,取自于《雍正王朝》。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诺敏这个人呢?在清史上,并没有一位山西巡抚名为诺敏,只有过一位诺岷,他的事迹,也并非如此。

    郭程说,尽管诺敏人物虚构,但是雍正查办案件,显示出铁腕治吏的一面。自己在写故事时,为了符合扬州评话的艺术特色,运用了很多扬州地方方言。书中还安排了一位演唱扬州清曲的姑娘,这样一来,发生在山西的故事,也会让扬州听众们觉得熟悉。

    四位演员“接力”完成

    时间约为两个小时

    这部中篇评话《雍正朝秘事》共分三档演出。姜庆玲演出一档,于海、谭敏搭档演出一档,马伟演出一档,演出时间约为2个小时。几位评话演员“接力”讲述一段故事,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说,对于任何评话文本而言,演员的二度创作非常重要。从目前的演出效果来看,《雍正朝秘事》故事完整,情节曲折,但是距离一个优秀的文本,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演员的二度创作,要让文本上的故事“琅琅上口”,还要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而另外三位扬州评话青年演员于海、谭敏、马伟则表示,以前他们都是独自完成一部大书,每部大书的叙事过程、情感层次,都靠自己去拿捏,节奏也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这部中篇评话,不太一样,每位演员不但要迅速进入自己的角色,讲好自己的那段故事,还要注重故事气息的连贯性。在保证自己评话表演的风格之外,还要兼顾其他评话演员,虽然是四个人共同完成的作品,但是要让听众们从整体上,感觉如同一人所说,同时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多上书台好好打磨

    很多扬州书迷都知道,扬州评话素以长篇闻名。无论是王派《水浒》,还是康派《三国》,都是一说几十天的大书。评话表演艺术家们在舞台上说书,一日紧扣一日,一章连着一章,每一回的结尾都留下极大的悬念,让人欲罢不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能够一坐几十天,去听一部书的书客们越来越少。中篇弹词、中篇评话这样的形式应运而生。一般来说,中篇曲艺节目都在2个小时左右,能够说清楚一段故事。

    前几年,扬州曲艺研究所就推出过首部中篇扬州弹词《盛世红伶》,一举摘下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而在今年,新的中篇弹词《瓜洲余韵》也正式上演。而对于中篇评话来说,《雍正朝秘事》还是第一部,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弹词和评话的表演风格是有所区别的,弹词可以弹唱,到了情节高潮,或者人物情感爆发时,演员可以顺势拿起三弦、琵琶,进行一段弹唱表演。但评话都是靠演员的说表,没有弹唱,对于演员的要求就更高,这也是中篇评话的难度所在。”姜庆玲说。          记者 王鑫

深圳海山人力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