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新版话剧《哈姆雷特》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哈姆雷特”独白总被咳嗽打断


  作为上海大剧院“发现最美”系列之一,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的国家大剧院版话剧《哈姆雷特》12月3日上演。

  比起背台词,扮演哈姆雷特的佟瑞欣与扮演国王的王诗槐,遇到的更大挑战是要转变观念。陈薪伊想打破由劳伦斯·奥利弗主演、孙道临配音的电影《哈姆雷特》所带来的既定印象,“电影确实美,堪称样板中的样板,可哈姆雷特的声音完全没有杂质,就显得没有那么痛苦。我做了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让朱生豪咳嗽,打断优雅的哈姆雷特独白。”

  从译者朱生豪的视角切入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作之一,其探讨的人生问题吸引着无数的戏剧人和研究者。新版《哈姆雷特》最大的特点是从作品译者朱生豪的视角切入,让作家本人成为这部戏的一部分。1935年起,朱生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莎剧翻译历程,过程饱受战乱和病痛干扰,译稿也屡次在战火中丢失,终以病弱之躯完成了30余部莎剧作品的翻译。陈薪伊把这个过程在舞台上呈现出来,佟瑞欣一人分饰两角,既是翻译家,又是丹麦王子,通过表演转换来唤醒观众,用对比的思维重新判断那个被粉饰过的白马王子。

  在构思如何排演《哈姆雷特》时,陈薪伊特意参观了朱生豪故居,并坚定了以其作为切入点的想法:“他太伟大了,我要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里去寻找哈姆雷特。”朱生豪故居的场景启发了她对舞美及服装设计的思考,“烧焦的手稿”成为该剧在舞台布景上的一大亮点。陈薪伊决定在《哈姆雷特》的原著基础上增加以朱生豪为主要人物的序幕部分,全剧由战争的轰炸场景开篇。家国陷入危难困境与哈姆雷特的父亲被杀害形成了两条互相照应的情感脉络。

  奥菲利亚与杜丽娘相似

  《哈姆雷特》深刻挖掘哈姆雷特的人物内涵,反思其一直以来被崇拜和视为完美的忧郁气质,强调“行胜于言”的重要性。《哈姆雷特》舞台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建筑元素的特点,将江南的屋檐、后花园与丹麦王室的欧式城堡结合在一起。伴随着入侵者的轰炸声,佟瑞欣饰演的朱生豪在破旧的床上笔耕不辍地翻译着,当他的手稿再次被炸毁,烧焦的译稿散落在舞台中央,他扼腕感叹:“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不容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的“中国味道”还体现在音乐的运用上。陈薪伊说:“许多戏剧的处理是在解剖哈姆雷特,但我不能让哈姆雷特失去莎士比亚戏剧中高贵的气质和高雅的风韵,因而,我用高贵的气质去融合不同的剧种。比如,我加了一段《牡丹亭》音乐,因为无论是花园殉情,还是父亲在感情路上的阻隔,奥菲利亚和杜丽娘都是十分相似的。”这也是她作为戏剧人想要带给大家的关于东西方文化共存的思考。

 

深圳新安劳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