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唐立宏:用马拉松精神站好每一班岗


  在万航渡路、新闸路路口中央指挥交通

  120余枚线上线下马拉松纪念奖牌、6本无偿献血证书、业余时间每个月至少跑100公里,作为一名长年坚守一线的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58岁的唐立宏依然精力充沛,成为上海市静安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他凭借规范的执法形象、热忱的服务意识、高昂的工作热情在交管一线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快乐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执法风格,深受百姓喜爱。从警24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嘉奖13次,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公安局优秀带教民警,2017年2月被评为第六届上海市“平安英雄”。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违法者对他心服口服

  老唐在工作中3次严重受伤,一次骑摩托时为躲避踢球的小孩,伤了膝盖,伤口深可见骨;第二次是在路口指挥交通,遇到大货车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把他肩膀撞伤,握力受损至今没有恢复;还有一次是处罚违法停车,被人一肘打掉4颗门牙,满嘴是血倒地不起,路人们都看不下去了,9名群众帮着追拿行凶者。

  相比身体上的伤痛,有时心里的“伤”更痛。在处罚行人与非机动车时,经常遇到对方“翻毛腔”,违法者肆无忌惮大爆粗口。老唐虽然听着生气,但也只能忍着文明执法,下班后再想办法把“胸闷”慢慢消化。


  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过马路

  这样的情况遇到多了,老唐也有了应对的经验。有一次,一位带着母亲去华山医院看病的江苏司机由于心急忽视了禁止左转弯的交通标志。当老唐上前询问时,江苏司机一口苏北口音的“啥意思”吸引了老唐的注意。老唐立即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库,活脱脱一个老苏北,迅速拉近了与外地司机的距离。唠完家乡话后,老唐严肃地向司机解释了他违反了交通法规,并得到了司机的配合。

  虽然处罚不能少,但老唐知道他是外地来的,千里迢迢来看病不容易,对上海的交通设施不熟悉,特意拿了张纸专门为他绘制了华山路附近的行车路线,还提醒他华山医院门口不能停车,医院对面的上海宾馆可以停车。晚高峰时分,那位看完病的江苏司机还特地重新回到老唐执勤的马路,握住他的手,真诚地感谢唐警官,并承诺自己以后一定不心急,认真遵守交通法规。

  “执法的窍门在于要站在法律的制高点,既要有威严的气场,也要尊重对方的感受,用一些小技巧化解对立情绪,使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老唐说。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他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才渐渐掌握心得,多学几句方言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就是他自己总结出的众多小窍门之一。

  除了掌握多种方言外,老唐还会即兴编“段子”。一次,一位骑电瓶车的上海阿姨在路口闯红灯,老唐大声制止,但对方装作听不见不理不睬,准备扬长而去。靠两条腿肯定跑不过电瓶车,呼叫增援也来不及了,这时老唐急中生智,想起了电影里的段子,对着骑车人大喊“侬皮夹子落特了。”对方听到后果然立马停下车,回头开始搜寻……这时,老唐迅速跑上前去拉住对方,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讲解了闯红灯的危害。


  夜间执勤

  交通大整治,市民纷纷为他助阵

  交通大整治以来,老唐说变化最大的就是群众对于交警执法时的态度。以前,交警对于违规群众基本从轻处理,以教育为主,久而久之,反而助长了群众“警不在,法不在;警在,法亦不在”目无法律的嚣张气焰。整治刚开始时,大部分违规群众被交警拦下时,总是“装傻”,以为可以蒙混过关,甚至扬言“3个月收收骨头,3个月后打回原形”。但是通过3个月的整治,无数交警的认真执法,马路风气有了180度的变化,市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有一次,老唐在路口处理一起机动车违法时,不少市民围在附近看热闹,违法司机见人多便有些气势汹汹。让老唐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开头,围观的市民就纷纷指责教育起了违法司机。有人说,“现在大整治你不知道啊,还乱开车”;有人说,“民警处罚你是为你好,你还这么凶”;有人说,“守点规矩好,出了事故就晚了。”看到这一幕,老唐瞬间觉得自己心里暖暖的。“这种变化,正是交通大整治带来的。这更说明,绝大多数市民是支持这项工作的,对交通违法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如果我们能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相信一定能还上海市民一个更通畅、更安全的出行环境。”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收获,交通大整治使得交通守法环境明显改善。“不仅违法的人少了,现在处罚违法行为,大部分违法者都很配合,边上的市民基本上都会帮着交警说话。”老唐说,能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亲历这样的改变,让他觉得非常欣慰,看着城市交通秩序得以改善,人人出行平安,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自觉守法的人多了,便形成了遵守交通安全的社会氛围,交警的工作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老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民警的严格执法中,做到“警不在,法也在”。

  还有不到2年的时间,老唐就要退休了,但他最近却越来越忙。除了参与交通大整治,平时还要带徒弟、上安全课、为交通安全宣传写剧本、演小品、拍微电影。家人劝他不要给自己找那么多事,但他却乐此不疲。在老唐看来,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青年是积蓄能量的预备跑,中年是坚持不懈的巡航跑,而他现在则到了最后的冲刺跑。


  给静安交警支队的新警和辅警上课

  “跑马”让他老当益壮

  1959年出生的老唐可以说是静安分局交警支队里的老资格。对交警来说,这个年龄还在出外勤、全职站岗的已很少见。老唐说交警这份职业就是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需要的是超出常人的意志力。而老唐就是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马拉松锻炼脚劲的,正是他长达10余年的马拉松跑龄支撑他始终坚守在上海城市交通管理一线的岗位上。

  老唐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奖章,这些都是他在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赛事的纪念品。“鸟巢半马”“厦门马拉松”……每一枚奖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坚持跑马拉松已经14年了,一天不跑就感觉浑身难受。”老唐说,“长跑也磨练人的意志,作为一名交警,在执法中既需要充足的体力,也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

  老唐作为公安队伍长跑界里的“资深跑男”,说起他与跑步结缘的经历,这中间还有一个“知耻后勇”的故事。“14年前,我来到交警岗位上。干了一年多,到了体能测试的时候直接就是个不及格,一下子拖了整个支队的后腿。”虽然那时他已经40多岁了,可老唐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认输。也正是从那时起,老唐开始了自己的“长跑之旅”。从最初的跑个一两公里,到后来的半程马拉松,再到全程马拉松,长跑让老唐感觉焕发了青春,也让他在日常的工作中步履轻盈。

  老唐打过这样的比喻,“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青年是积蓄能量的热身跑,中年是坚持不懈的巡航跑。还有23个月就要退休的我,更有紧迫感,是在倾尽全力冲刺跑,在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路上坚持跑下去。”

  办公室更衣柜里,老唐心爱的警服和马拉松运动服挂在一起,让人感觉他最爱的工作与最喜欢的业余爱好就在一起。“警服代表信仰,爱好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跑马拉松早已融入我的血液。”老唐说。

  (刘淑娟/文稿统筹,据中国警察网、东方网等相关内容整理)

深圳坂田临时工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