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拟设30名学校首席信息官

    新方案更关注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强调发挥本地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到2020年,组织2000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不少于72小时;5年内培养30名学校首席信息官(CIO)。日前,中山市新一轮“强师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明确了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教师培养计划。

    中山市教体局人事科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方案时表示,教师的成长关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以往相比,新的“强师工程”方案更关注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强调发挥本地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

    教师每年继续教育要超72学时

    方案对全市教师培养目标、培训任务、干部培训等作出要求。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市将组织2000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选派100名市卓越名师、省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岐江学者、岐江名匠、省特级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进行高端培训;挖掘本土教师培训资源,培育一支150人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开发100门教师培训精品课程等。

    学历方面,至2020年,中山市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8%以上;高中和中职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33%、18%;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0%。

    为此,中山市计划组织教师全员培训,每位在职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5年内,每位在职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累计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同时,还将强化校本培训,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培训每年不少于50学时;完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体系,用5年的时间培养210名骨干教师。

    针对新入职的教师,中山市教体局也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新教师培训周期为3年,主要采取在市教师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和学校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全期培训合计300学时。市教体局每年还会组织民办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共400人,分期分批开展专项培训。

    和普通中小学教师培训不同,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含实习实训教师)则需到企业实践学习,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中山计划通过市内外培训等方式,培训中高职一体化教师1000人次。

    “要通过‘强师工程’促使全市教师队伍的培训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适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中山市教体局人事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5年培养100名班主任名师

    “要让学生成才,更要让学生成人”,中山市不少中小学以此为目标,培育学生。这使得中山的德育教育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此次“强师工程”亦明确提出加强德育队伍培训。

    “现在我市有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今后要将这一做法推广到镇区,建立镇区名师工作室。”上述教体局人事科负责人称,新一轮的“强师工程”中,中山市将启动“德育名师5160工程”,即用5年时间培养100名中小学“班主任名师”、50名“德育管理名师”、10名“中山德育专家”,为构筑“中山德育高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以补足教育短板为出发点,中山还计划实施“3680”种苗工程。该工程计划通过竞争性推荐,遴选出初中青年干部培养人选,以培训项目为载体,以知名高校为依托,以特色中学跟岗学习为平台,以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为途径,每年举办两期,每期10—20人,每期理论研究加跟岗学习2—3个月,3年6期共培养80位初中校长后备队伍。

    “早在2015年我们就启动了这项工程,每年专项拨款50万元。截至目前已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青年教师40人。8月30日,第三期培训班将开班。”中山市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

    以“强师工程”为依托,中山市还计划实施薄弱镇区学校扶持计划。全市继续实施“1+1共进工程”,以20所优质小学扶持带动20所薄弱小学,以1对1帮扶联盟方式助推学校发展。

    “‘1+1共进工程’去年9月启动,目前已有24所小学结对发展。以民众镇为代表的镇区主动和东区、开发区结对,派出教师跟岗学习。”上述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后,中山市还将制定实施教育发展相对落后镇区和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学校扶持计划;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和工作机制,搭建镇区之间、学校之间学习互动平台;通过名师名校长巡讲等形式,带动薄弱镇区教师成长,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每年安排600万专项经费

    在本轮“强师工程”规划中,中山尤其关注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

    方案提出,要不断壮大高水平教师队伍,新增省级及以上基础教育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特级教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不少于30人,省级学科骨干教师不少于100人。培养中山市首批事业单位拔尖人才不少于10人,培养认定市卓越教师不少于10人,培养认定岐江学者、岐江名匠不少于10人。培养认定名校(园)长、名教、名班主任不少于40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少于300人。

    在强调发挥名师作用、加强培训的同时,新方案也关注到教育信息化。方案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首席信息官(CIO)”培养暨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工程,5年内培养30名学校首席信息官(CIO),打造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专业骨干教师团队,培养60名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专业带头人。

    中山市电教站站长孙仲廉介绍,国家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一直以来,中山的教育信息化都走在全省的前列,信息学竞赛更是国内领先。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化,中山也希望在校园内设立CIO队伍。

    “我们希望选拔一批懂技术、能创新的教改拔尖人才,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孙仲廉称,中山集聚了大批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企业,如全通、能龙等。在这些企业的协助下,不少学校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作出许多新尝试、新突破。设立学校首席信息官(CIO),是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促进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机制。

    为保障“强师工程”有效推进,中山市财政从2017年到2020年,每年将安排“强师工程”专项经费600万元,并对开展“强师工程”工作突出,教师队伍培训规划清晰、措施到位,提前或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的镇区进行奖补。

    南方日报记者 高薇

    ■五大重点强师工程

    1、德育名师5160工程:5年培养100名中小学班主任名师,50位德育管理名师,10名中山德育专家。

    2、初中青年干部3680种苗工程:3年6期共培养80名初中校长后备队伍,每年举办两期,每期10至20人。

    3、学前教育210种子工程:5年培养210名骨干教师,其中30名保育员种子,30名保健医生,60名优秀骨干园长,90名优秀骨干幼儿园教师。

    4、岐江学者510培养工程:5年培养10名岐江学者,建立岐江学者工作室,辐射带动一批专家学者成长,培养教授10名、副教授30名、高级工程师30名。

    5、艺术教师发展650工程:培养艺教大师25人(音乐15人,美术10人),艺教骨干125人(音乐65人,美术60人),艺教青年教师500人(音乐300人,美术200人)。

深圳香蜜湖人力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