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全面二孩”时代,奶爸奶妈有话说






    去年1月1日起,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将满两年,数据显示,二孩在我国新生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进入“全面二孩”时代,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对于已生育或计划生育二孩的家庭来说,他们最迫切的诉求是什么?

    分析

    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多次调整,从夫妇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落地,再到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近年来,全国人口出生率呈现波动中略微上升的态势。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方舆情”)抽取相关数据发现,2016年,全国人口出生率12.95‰,上升幅度较大,达到近年来最高。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为1162万,其中“二孩”占比过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在广东,今年前8个月,我省常住人口出生102.83万人,其中二孩占57.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析

    国家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60.5%。

    南方舆情分析今年7月至今的有关媒体报道信息发现,对育儿负担有顾虑是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此外,媒体对高龄产妇生育风险也给予较多关注,占报道总量的20.3%。

    分析

    南方舆情对今年内社交平台上涉及二孩的信息进行观点聚类分析发现,已经或准备生育二孩的家庭,诉求集中在医疗、幼托、教育、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等五大领域。其中,超八成家庭认为医疗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是二孩家庭最迫切的诉求之一。

    对幼托领域的关注占总量的约10%,月嫂、保姆是否可靠、能否保证孩子安全的话题备受关注。此外,时间精力不足和经济问题是幼托领域二孩家庭的另外两大忧虑。超过1/4的二孩家庭抱怨带孩子“太累”“太费时间”“老人承诺带孩子后反悔”,13%的二孩家庭认为请月嫂、保姆或进入幼托机构花销太大,带来经济压力。

    在社会保障方面,近四成的二孩家庭认为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是解决他们生育二孩后顾之忧的最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关言论中,认同生育二孩有利于“养儿防老”的只占2.6%,另有高达21.3%的二孩家庭认为应出台二孩“育儿补贴”政策。

    社交平台上二孩家庭对教育问题表现出了较高关注,但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教育领域中二孩家庭关注的信息正面比例较多,达63.4%,满意度在二孩家庭关心的五大领域中名列首位。不过,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仍然是“二孩家长”最希望改善的问题,教育开销过大以及当前学校教育中家长负担过重,则是他们担心的另外两大问题。

    在奶爸奶妈自身职业发展方面,二孩家庭主要关注产假权益的保护,六成二孩家庭担忧产假及与之伴生的职业歧视给他们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其中,约四成担心“产假延长”带来的职业歧视,近三成则认为休产假将在找工作时带来消极影响,其他担忧主要包括产假政策难以落实以及因为生育被迫离职等。

    ■纵深

    除了硬条件支撑

    二孩父母

    还渴望情感支持

    “不仅要改善制度环境,建设友好开放的生活空间、服务设施,还需要形成生育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感支持。”谈及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说。

    “儿女双全”是许多家庭的愿望,可对于高龄产妇来说,怀孕这道“起跑线”已成“门槛”。董玉整介绍,今年1—8月,广东户籍人口中,35岁以上高龄产妇增加了68.5%。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张清学指出,以30岁为基数,产妇的生育能力在40—41岁下降53%,42—44岁下降59%。即使成功怀孕,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仍面临更高的生育风险,如妊娠高血压、胎儿畸形,易发产程延长、大出血、难产等。

    去年8月,省卫计委印发了《广东省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实施方案(2016—2018年)》,对孕情监测、妊娠风险评估和预警、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等作了具体要求。

    省卫计委巡视员刘银燕在今年6月举办的全国“全面两孩政策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介绍,广东不断推进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机构整合,深入推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目标人群覆盖了超过99%。建立孕产妇和新生儿三级危急重症救治网络,全省建成163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49个新生儿重症救治中心。

    在医疗保障方面,儿科与急诊科,是二孩妈妈们最常去的科室。“有一次普通号和专家号都没有了,我们只好挂了特诊。”二孩妈妈宁琳(化名)说,特诊问诊更详细,但数百元的门诊费令人望而却步。

    未来儿科医疗如何改善?去年底,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广东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全面二孩后,教育资源面临挑战。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今年广州全市6700多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吸引了2.8万多人报名,超八成幼儿园“每三人抢一个学位”。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18年幼儿园在园儿童达420万人,2020年达43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均在100%以上。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农村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实现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行政村级幼儿园全覆盖。

    在政策福利方面,广东对女职工尤其是职场妈妈权益的进一步保护趋势明显,女性职工产假由最少128天延长至最少178天。不过,更长的假期也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成本,生育歧视、招聘岗位限制、同工不同酬……部分女性遭遇职场“隐形性别歧视”。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改善制度环境,建立促进儿童成长、方便父母兼顾家庭和事业发展、提高生育意愿的政策、法规、规章等。”董玉整认为,在物质环境方面,还需要友好开放的生活空间、服务设施,包括各种母婴空间和设施,托幼场所和设施等。与此同时,生育主体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感支持。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南方舆情分析师:黄曦 黄晓泳 何觅之

    文本整理:陈梅玉

    本版绘图/图表:陈乐

    策划统筹:陈梅玉 洪丹

海山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