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清风时评】以信息共享机制助力“扶贫反腐”

脱贫攻坚是我省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现已进入关键阶段,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诸多“扶贫贪腐”问题,如截留挪用扶贫资金,虚报冒领低保补助,吃拿卡要与民争利,利用职权优亲厚友,不一而足。

扶贫领域的腐败,虽然在各个层级都可能存在,但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表现最多,群众意见也最大。诸如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腐败行为,多发生在贫困户的确定和扶贫资金分配等最后环节。所以,对扶贫腐败的预防和整治,要从最基层的地方开始,完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责任,防微杜渐。

扶贫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腐败问题,既与基层组织涣散,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制度不硬等有关,也与上级监管部门与基层组织之间信息不对称,上级监管部门对基层信息不能准确全面及时掌握有关。

精准脱贫的基础是精准掌握基层群众收入、就业、谋生、资产、负债等各种信息,不但有静态信息,还要有动态信息,不但有未脱贫群众的信息,也应该有已脱贫群众的信息。只有在非常翔实、准确和全面掌握基层群众相关信息的情况下,才能精准区分和筛选出真正需要帮扶的对象。但恰恰在信息的精准方面,目前尚有短板。一方面,各家各户的收入、财产、负债等信息具有一定的隐秘性,随时处于变动之中,而且基层人数众多,信息量大,基层组织要全面、及时地掌握这些信息,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有些素质不高、作风不良的干部,也利用这种复杂性,在扶贫户的选择和确定,扶贫钱物的分配和发放等方面,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歪曲信息,提供选择性的信息,将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上报而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等等。这样,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被利用而且会被放大,给上级的监督带来障碍。

因此,防范和治理扶贫领域的腐败,除了政治问责,依法惩处等手段外,创新信息采集、管理和共享的机制同样值得重视,以克服扶贫工作中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老大难问题,让脱贫信息更精准、更公开、更透明,从技术上给监督问责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信息的公开透明共享,为克服基层组织和上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扶贫工作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可以与工商、金融、房地产管理、机动车辆登记管理等部门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核对标准和程序,以提高城乡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减少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有关贫户困的认定,扶贫资金和项目的落实等等信息,应该依法向辖区群众充分公开,便于人民监督。辖区群众对于辖区邻居的家底有充分的了解,优亲厚友之类不公正的扶贫分配方案,必然会受到辖区群众的议论甚至质疑,这种议论和质疑必然会给相关部门带来压力,将失误压缩到最小。除了信息公开透明之外,还需提供人们向上面反映问题的畅通渠道,鼓励群众向上级组织反映问题,检举揭发。畅通的群众渠道是上级部门获取信息的千里眼顺风耳,由此得到的线索也是进行监督问责的重要依据。

充分掌握基层需要帮扶群众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披露机制,扶贫中的腐败空间就会得到压缩,腐败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梁山)


深圳盐田劳务派遣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