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二)

  她知道,一路走来,他有多少骄傲的笑容,就有多少辛酸的泪水。

  1992年的那个寒夜,初到英国,找不到住宿地址,他在街边的电话亭里“蹲”了一宿;1997年,重返英国,进入英国ARKeX公司工作,语言刚过关又遇文化隔阂,他深感融合之难,常常辗转反侧。

  人到中年,黄大年可谓功成名就,可他心中却仍有一种难以填补的失落。那其中,有“总把他乡作故乡”的惆怅,也有“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的豪情。

  这些年,每当黄大年听说有国内师生要到英国访学开会,他会连夜打扫卫生、购置食品,把自己的家当成他们旅途辗转的接待站;当他听说大学同学家中困难、身体抱恙,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冲到邮局,为同学汇去几千元钱;当他得知北京要申办奥运,他发动一批留学生走上街头,担任奥运志愿者;当他渐渐在国际上有了名气,就利用各种假期回国讲学,介绍各国专家到吉林大学作讲座,以至于后来为了方便接待他,学校专门为他创设“流动编”教授岗位……

  岁月见证,当初那个从大山深处坐着绿皮火车、颠簸四天三夜到校报到的青年,凭借不懈的努力,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知识分子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多年后,当黄大年载誉归来,祖国已今非昔比。空气中,仿佛处处涌动着创新的因子,那个深埋在他心中的“报国梦”就如火山喷发,喷薄浓烈、势不可当。

  每一次,在圣诞假期回母校讲学,都是大雪纷飞的寒冬时节。黄大年总是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操场,踩着厚厚的积雪走一走,然后热烈拥抱前来欢迎他的“同门师兄弟”,一道去往“地质宫”。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他常会微笑着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然后继续和大家聊上个把小时,茶水早已放凉也浑然不觉。

  一次次的越洋穿梭,回国这个想法,渐渐从朦胧的怀旧化作浓烈的渴望,成为他心灵深处激情澎湃的涛声。

  2008年除夕夜,黄大年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中聚会,大家被中国的饺子和春节晚会吸引了。他十分兴奋,一晚上都在给大家普及中国文化。后来,他一下子停住讲话,看着荧屏,出神听着,眼中涌出了泪,此时电视里正响起《难忘今宵》:“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张艳知道,大年放不下祖国。这里纵使千好万好,也无法取代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也无法取代那个实现他梦想的母校。他只愿做祖国大地上一株傲然挺立的松柏,而不再是剑河柔波里一条随风摇曳的绿草。

  一天,黄大年收到母校———吉林大学发来的邀请,希望他借国家“千人计划”实施的契机,回长春去工作。当他兴冲冲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张艳时,妻子知道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而她一直在纠结的选择终于摆在了面前。

  望着他激动的神情,她一时竟不知该怎样回答。而他,看出了她的犹豫,心中竟有些慌乱,脱口而出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这一次,你要是不跟我回国,咱们就只能离婚了啊!”

  她一愣,眼圈红了。他上前轻轻按住她的肩膀,劝慰道:“你不跟我回去,我没法全心投入工作。”

  那一晚,夫妻俩再没说什么。对着月光,他们坐在钢琴旁,你弹我唱,重温了恋爱时最爱的那首《爱在深秋》:“有日让你倚在深秋,回忆别去的我在心头,回忆在这一刻的你,也曾泪流……”

  等到女儿放假回家,他和女儿促膝长谈:“潇潇,有这样一个机会,爸爸等了很久,我想回到中国去。”

  黄潇知道,爸爸早就有这个想法。她敲了敲他的肩膀,笑着说:“爸爸,我支持你,这个想法挺好的!我一个人在这里没有问题。”

  原本,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只是试探性地给他发了邮件,可没想到,黄大年很快就回复说:“多数人选择落叶时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而我现在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去,实现报国梦想。”

  很快,黄大年打算回国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ARKeX公司的负责人立刻约他到办公室谈话:

  “黄,你对现状有什么不满意吗?”

  “没有,我只是想回我的祖国去工作和生活。”

  “你已经是研发部的主任了,你们中国人做到这样很不容易,你非常优秀,放弃这个职位会很可惜。”

  “谢谢!我回到中国还会继续这些研究。”

  “你如果从这里离开,必须承诺不使用这里的研究成果,否则公司有权追究你的责任。这点你清楚吗?”

  “我非常清楚,我会递交辞职报告、签署保密协议,终生恪守我的承诺。”

  “可是黄,请给我一个能让我信服的理由,为什么非要离开?公司很需要你,你还可以有很多机会。”

  “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的祖国更需要我。再次感谢!”

  同事们都堵在走廊:“伙计,别走!”“我们都是冲着你来的,你在这里,我们会有更多成果。”

  黄大年麾下三百人的“多国军团”是一支科技尖兵,可以运用飞机、舰船等快速移动方式,对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的地球深部进行穿透式精确探测;更是一支战略奇兵,他们掌控的核心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也可用于潜艇攻防和穿透侦察。

  “谢谢大家多年来的信任、支持!希望我回到中国后,我们还会有新的交流与合作!我会一直关注你们的进展。”

  在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黄大年一米七三的个头不算高。此刻,他站在中心,却像是将军点兵。他用目光扫视一圈,对所有人做了告别的致意。

  一个从剑桥毕业的青年科学家激动地落泪了,他听过这个中国人讲起他的祖国,过来搂住了他。

  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提名的科学家走了过来,拍了拍黄大年的肩膀,又和他紧紧握了握手,默默转身离开。大家纷纷围了过来,用同样的方式,与他郑重告别。

  国际航空物理学家乔纳森·沃特森后来回忆说:“当黄教授离开英国返回中国的时候,我们特别悲伤,对他的为人以及事业上的成就都非常尊重,许多人想让黄教授留下。”

  有人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只有读懂了他独特的生存法则,才能理解他人生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才能理解他选择中的山高路远、激流勇进。

  祖国,就是黄大年的人生归依。读懂了这两个字,就会明白为什么再好的物质生活也不能动摇他的心志,再多的名利诱惑也不能拖延他的脚步。

  短短几个月,黄大年放弃了公司股份,处理了部分家当,和妻子商定把女儿留在英国独自完成学业,毅然决定回国。

  一天,有人联系张艳想要接手诊所。从早晨等到中午,黄大年都没有联系上张艳,心里放心不下,赶去了诊所。

  推开大门,径直走进屋里,眼前的一幕深深刺痛了黄大年:曾经井井有条的柜子凌乱不堪,药品、器械散落一地,张艳就坐在地上,守着这些年攒起来的“宝贝”,默默流泪。

  原来,来人只是看中了诊所的位置,而这些物品需要张艳自行处理。

  “她是学中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啊!”黄大年一步迈了过去,一把就把她搂在怀中。直到多年以后,他和友人说起那个时刻,依旧痛彻心扉。

  ……飞机巨大的轰鸣声打断了思绪。再过几个小时,黄大年就要永久回到长春,回归母校了。18年的英伦生活,从此“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

梦想,又一次起航!

  母校,我回来了!站在古朴秀丽的地质宫门前,黄大年深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石狮华表、一草一木,都是那般熟悉亲切。

  一口气爬上117级台阶,黄大年快步来到地质宫的顶层五楼。站在幽深的走廊上,他仿佛回到当年刚刚迈进这里的那一刻。

  命运是如此巧合。学校为他准备的507办公室与他当年入学时的自习室仅仅隔了15米,而为了这一天他却远隔重洋,整整走了18年。

  地质宫正对着操场。透过507办公室的窗户,可以望见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黄大年凝视着那一抹夺目的鲜红,泪水溢出了眼眶。

  梦想,又一次起航!黄大年与吉林大学签约5年,仅有一个头衔: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大年,有什么要求,我们尽力解决。”学校领导很担心,多所国内顶尖学校纷纷伸出橄榄枝,东北这块土地会不会留不住他。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是从东北这块黑土地走出去的,吉林大学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就一定会回到这里!”黄大年身板挺直,眼中透出一股坚定的自信。

  他的大学好友、原吉林大学仪电学院院长林君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在毕业留言册上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青年,一头黑发、满眼光华。

  雨果曾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在那个知识重新闪光的黄金时代,黄大年与同学们一起,誓要“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同窗四年,他们曾废寝忘食地坐进自习室,翻烂了能找到的所有专业书籍;他们曾热血沸腾地夜游校园,庆祝中国女排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们曾争先恐后地传阅各类人物传记,立志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黄大年悟性很高,也十分刻苦。他遇到难题就钻进去,搞不清楚就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大学同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贵宾记得,当时人手一本《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很多同学只做了一部分,大年却整个“啃”下来了。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踢球健将精力充沛,对同学热情友善,遇到他认为正确的事也总是据理力争,骨子里很“硬”。(未完待续)

据新华社

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