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子女要继续求知 不办追悼会 两份遗书见证吴征鉴从容不迫


    吴征鉴书写的《我的遗愿》


    1954年吴征鉴在南京与子女合影


    1982年4月的一天,距离去世仅有5个月,罹患癌症的吴征鉴即将手术。他恐于术后说不清话或再也无法说话,将要对家人讲的话写成一封家信。此外,对于身后事,吴征鉴亦作了交代。他还给所供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写去一封遗嘱。从这两封信件中,可以看到一代著名医学家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市档案馆馆藏的另一份档案《北京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见证了吴征鉴的弟弟吴征铠的从容豁达。

    坚持“孝”字

    嘱子女照拂母亲晚年

    吴征鉴在为妻子题写的“鸡埘诗”中写道:“半生共甘苦,金婚越古稀。”这是一份甘苦与共的欣喜,且相伴至古稀之年。

    吴征鉴与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成的百年之好,他们风雨一生,感情笃深。正如吴征鉴自己所言:“我认为我心中对她是有感情的,内心总想让她过得舒服一点。”时年73岁的吴征鉴已经罹患癌症,不知生命还有多久。他写下了心中的愧疚,他觉得自己总是醉心事业,对妻的照顾不够。

    吴征鉴即将走进病房之前,最先想到的是他撒手人寰后,爱妻余生该当如何?他希望家中子女坚持一个“孝”字,让妻一切有人照顾,不用亲自操劳。他还嘱咐子女听从妻的意愿,使她过得愉快。

    他是丈夫也是父亲。在一个以诗书传家的旧时名门望族,不断求索似乎成了这个家族的通性。吴征鉴在信中写下了对于子女最大的愿望:在原有的好基础上继续求知,不断前进。

    家人要按章行事

    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吴征鉴深知,他离世后,组织上会给他的妻子一些照顾。对于组织上的照顾,他要求家人一律按章办事,切不可向组织提出过分的要求。在家信中,吴征鉴写道:“领导上一定会对母亲给予恰当的照顾,一切按章行事,望务必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更不能使组织上处理为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征鉴为国家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他不愿为组织带来过多的烦恼。他在家信中写道:“有什么困难,我相信你们能够共同设法克服的。”吴征鉴对于家人有着足够的信任。他还说:“对我们这样美好的家庭,更应该做到安定团结,无论兄弟、姊妹之间、妯娌之间,更甭说夫妻之间,都要相互扶持,互相爱护,互相信任,互相谅解,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绝不要闹无原则纠纷,切忌争吵,这将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

    作为一名医学家,吴征鉴告诉他的子女,面对他的去世不必悲伤,只当作是生命中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吴征鉴交代子女,自可不必去看他没有了生命气息的身体,免得徒增伤感之情。如若要看,就去看他的彩色英姿照片。

    提出不办追悼会

    对他的评价要一分为二

    在给亲人写下遗书的同时,吴征鉴还向他所供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写去一封遗嘱——《我的遗愿》。吴征鉴提出,举办追悼会只是白白地花掉不少人力、财力。吴征鉴清楚地认识到,当他的离去成为一场仪式时,势必会带来伤感和泪水,这势必会对生者造成悲伤。于是,吴征鉴强调,他的离世只需要发个讣告,告知大家一下就行了。

    他特地在遗嘱中交代,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地评价,这样对后人才有教育意义。

    面对死亡,吴征鉴展现出来的是一份从容。在遗愿结尾,他写道:“人总有一死,自然规律逃脱不了。”吴征鉴在遗愿的最后讲道,不应铺张浪费,一切从简。毕竟在死亡这件事上,他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人民日报》摘登遗书

    并配发评论点赞

    1982年11月17日的《人民日报》摘登了吴征鉴的《我的遗愿》,还刊发评论《大彻大悟的“遗愿”》,称吴征鉴的《我的遗愿》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

    作者在文中说,要说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共产党人可谓大彻大悟者。记不得哪位先辈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地想起来,名利总是身外之物,只是尽一个人的努力,使世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吴征鉴同志的遗愿,正是这一人生真谛的体现。

    在吴征鉴去世之时,《新华日报》刊文《我国寄生虫病和医学昆虫学专家一级教授吴征鉴同志去世》,肯定了吴征鉴对我国科研所作出的贡献:“吴征鉴教授学术态度严谨,工作精益求精,长期坚持在实践第一线,赢得了同行和他的学生们的崇敬。”

    30年后,吴征鉴的长子李伟将保存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遗嘱的复印件以及那份当作遗嘱的家信捐赠给市档案馆时,他回忆说:“在我们的心目中,这份遗嘱是我们吴氏后人最为看重的珍贵资料。父亲的遗嘱教导我们子子孙孙一辈子光明做人,这样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无穷。”

    无独有偶,在市档案馆馆藏的吴氏档案中,还有一份吴征鉴的弟弟吴征铠于1999年12月25日填写的《北京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这份编号为0970的登记表严谨而又明晰地记载了吴征铠决定在与世长辞后捐献遗体的意愿,其中更有吴征铠的两位儿子的签名,作为家属确认。

    通讯员 扬档轩 张旭 记者 姜涛

福保临时工外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