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曾一年写300个剧本


邓伟雄

想了解更多人物故事,请扫二维码。

  提到邓伟雄这个名字,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80后”们,都能够找到与这位老人相关的记忆——8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汪明荃演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京华春梦》,以及由郑少秋演唱的《飞鹰》等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都是由邓伟雄填词创作的。

  因此,他也有着“香港著名填词人”之称。

  但邓伟雄告诉记者,填词从来都不是他的“专业”,而是属于“副业”,自己的“专业”则是电视。从1968年进入刚刚创立一年多的香港无线电视台(TVB),一路担任编剧、创作主任、制作副总监等职务,再到澳门电视台台长、香港有线电视总经理,他的职业生涯始终都与电视相关。

  2003年起,他替岳父饶宗颐教授打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并出版、编辑艺术著作数十本,研究近代中国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做的事情不一样,今后,我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艺术研究方面。”已经70岁的邓伟雄说道。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今年70岁的邓伟雄着装有点“不修边幅”,一件灰色的保暖内衣,外面套着一件松松垮垮的黑色外套,就是他日常的穿着风格。他说话时总会夹杂着一些自嘲式的幽默,让与他接触的人感觉没有距离。“我告诉你吧,我最多只能研究艺术,但是自己创作不来,因为我太懒了。”说完,他就自己先笑了起来。

  曾亲手缔造“万人空巷”

  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内,记者见到了被称为“香港著名填词人”的邓伟雄先生。他如今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艺术统筹主任,主要负责学术馆艺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是学新闻的。”邓伟雄告诉记者,他当时毕业之后面临的选择其实很少, “要么去报纸、电台,要么就是去电视台,最终,我选择去了电视台。”

  他解释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台还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对于电视的创作,似乎所有人都有着空前的热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香港电视业的黄金岁月。那时每遇上当红剧集的大结局,街上就人迹稀疏,饭店都提早打烊。这种万人空巷之景正是他与自己一手建立的创作队伍所缔造的,也成了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邓伟雄说,自己当时主要负责各种电视节目以及电视剧的创作,甚至还拍过纪录片。“我想这个行业到现在都是如此,就是人不够用。”他笑着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团队的工作状态可以用“夜以继日”来形容,几乎每天都在非常忙碌地赶着制作节目。

  “我一般都会对新入行的同事说,干这个很辛苦的。”邓伟雄说,做电视的确是非常辛苦,但是由于他的专业就是如此,自己也对电视非常感兴趣,所以会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

  “节目时间绝对不能改”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改动,但是播出的时间绝对不能改。”邓伟雄告诉记者,当时所有电视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对于电视台来讲,就是“无论怎样,节目一定要出来”。

  他解释说,就连电视剧本的创作也是如此,这和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还能够慢慢地在创作方面细细琢磨,而当电视剧的播出时间定下来了,就必须要在这个时间播放出来,剧本创作只能一直赶进度。“所以,有些电视剧也是评价不一。”他说,尽管剧本创作会达到一定的水准才会投入拍摄和播出,但毕竟不可能每部电视剧都能够达到同样的高水准。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电视台有电视台的管理制度,按时播出节目,就是电视台最重要的‘责任’。”他告诉记者,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个行业还是“蛮残忍”的,但也同样是令人尊敬的行业。

  他举例说,自己曾经也在报纸做过一段时间,比如今天出现一条大新闻,但是这个跑新闻的记者生病了,报纸是绝不可能错过这条新闻的,无论怎样都会要把这条新闻写出来。

  “做新闻行业的都是如此。”他说,自己做了近半辈子的电视,但很难说到底喜欢其中的什么部分,因为“这是自己的专业,需要有对专业的尊敬”。他告诉记者,其实放在哪个职业都是如此,都会有着对本专业的敬畏感。

  “填词编剧并非专业”

  《刀神》是香港无线电视台于1979年拍摄的一部古装武侠剧,改编自古龙小说《圆月弯刀》。其中的主题曲《春雨弯刀》正是由邓伟雄填词。

  “《春雨弯刀》是我填的第一首词,之前从来没有填过词。”邓伟雄回忆说,当时自己兼职填词,也是有点“没办法”,因为当时也是被“分配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把这首曲的词填出来。

  他强调说,填词并不是自己的专业,“当时让我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这首主题歌的词,我其实没有太大把握,这毕竟不是我的专业。”他告诉记者,但非常幸运的是,邓伟雄从小对中国文字的运用比较熟悉,或许还有一点点的音乐天赋,所以当时他填出来的词还过得去。

  此后,邓伟雄开始为电视台播出的多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填词,其中包括了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情》、电视剧《京华春梦》主题曲《京华春梦》、电视剧《飞鹰》主题曲《飞鹰》等等,也因此认识了很多香港的歌手和幕后的音乐人。

  在邓伟雄创作填词颇受青睐之时,台里又安排他当电视编剧,这也成为了他在“非专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又改编了一系列古装武侠剧,《狂潮》《七十三》《飞鹰》等大量热播剧都由他一手制作,每一部都脍炙人口,红遍大江南北。

  他说,自己可能是全世界最高产的编剧。现在一个高产编剧一年写十几个剧本就很了不起了。但是,当年他可以做到一年写300个剧本,当时几乎台里的剧本都是他写的。“除了剧本我还写其他的文章,只要是能换稿费的我都写。” 邓伟雄哈哈大笑地说。

  他告诉记者,他当时创作效率最高的地方是在茶楼,“我喜欢那里的嘈吵,人们走来走去,可以观察人生百态。”他解释说,由于电视是呈现给普罗大众的,所以在茶楼他可以观察到各色各样的人,每个人走路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说话的方式也不同。

  “我每当在面对着稿纸写稿的时候,耳朵里都会听着茶楼里各色各样的声音,听他们讲话。”邓伟雄边说边指着自己的耳朵。他并不会因为周围的环境嘈杂而写不下去,相反,在那样的环境中,更能够激发他创作的灵感。

  邓伟雄笑着说,对于自己的这个习惯,一些同样创作写稿的朋友则形容他“太神经病了”。“每个人写作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听着音乐写东西,有的人喜欢安静的环境,而我则喜欢在茶楼。”

  “每个阶段做不同的事”

  “我一生的专业就是电视行业。”邓伟雄颇为感慨地说,他在电视台什么都做过,从最初的打灯照明,到当助手,之后做编剧、创作主任、制作副总监,到台长、总经理。“花了3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行业。”

  他指着房间内的灯光笑着说,以往他只要站在节目现场一看,就知道哪里的灯光打得不足了,哪里的灯光打得过了,“这么多年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而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女婿。2003年,他开始替岳父饶宗颐教授打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担任艺术馆的艺术统筹主任,并出版、编辑数十本艺术著作,研究近代中国艺术家如丁衍庸、杨善深、饶宗颐、齐白石等的书画作品。

  “直到2010年,我才真正从电视行业退出来,此前也一直在一些电视台担任顾问。”邓伟雄说,电视行业是自己的专业,但从小自己有着对艺术方面的兴趣,而他现在就是在延续着自己儿时的兴趣。

  当被问及是否也会进行艺术方面的创作,他先是开玩笑地说自己懒,随后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创作需要时间,但是我实在没有大量时间来创作。”

  他说,在艺术方面,岳父饶宗颐教授对自己的指导很多,也让他现在的研究更加系统。“我现在主要做一些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至于电视行业则很少再接触了。”他解释说,人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做一些需要当下去做的事情,过了这个时间段,这个事情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如今在他这个时间段最重要的,则是进行艺术方面的研究。

  至于“著名香港填词人”这个称呼,他则是一笑了之,“我只是比较幸运,对中国文字运用比较熟悉罢了。”


深圳西乡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