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结合山水风貌规划现代城市

    惠州历史文化街区水东街一期改造工程已经进入招商阶段。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方法论九

    一千年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惠州水东白鹤峰顶购地数亩,自己设计和筹建新居。后人将其故居改为祠堂以作纪念。如今苏东坡祠正在重修,记者了解到,项目动工2年多,目前作为景区核心区的东坡祠主要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计划年底前向公众开放。

    2016年11月底,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奋斗目标。“山水城市”是上世纪90年代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理论概念,是指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高科技为手段,以特定的城市地理环境为条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最佳人居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

    在20多年的理论沿革和实践演变中,“山水城市”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应用的范畴也更加广阔,但始终没有脱离“文化”“科技”“地理”等关键词要素。凭借优良的地理优势和严格的环境保护,通过坚持绿色发展,惠州守住了绿水青山,山水城市的风貌正成为惠州在珠三角的最独特优势。随着“广东硅谷”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建设,科技要素也融入了惠州城市发展规划的蓝图之中。

    彰显城市的多元特色,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城市特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在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大力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历史古韵、地域特色和山水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为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探索新的可能。

    历史文化景观就地保护

    “半城山色半城湖”,多年以来,湖光山色、山水交融已经成了惠州优美城市风貌的代名词。和自然风光一样不容忽视的,是惠州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传承。2015年,惠州获***批复同意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文指出,惠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多元,底蕴深厚,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老城区遭到毁坏、新建区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对老城区大拆大建,历史流传中断,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逐渐褪色,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消失殆尽。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成为惠州继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招牌的题中之义。

    惠州不乏历史文化遗迹:惠东县平海古城、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和黄龙观、西湖丰湖书院……在惠州,这些历史文化遗珠散落各地,成了一个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要留住乡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存续城市历史厚重底蕴,就要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载体。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城市的多元特色,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城市特征,洛阳就地保护大遗址的实践或可以为惠州提供借鉴。作为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要原则,就地保护不仅可以使历史文化遗迹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更可以让惠州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城市与遗址交叠的状态,让市民在日常所见中即可领略城市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把城市打造成为一座“活体博物馆”。

    山水城市定位要有文化支撑

    有了历史传统文化,惠州城市建设的当代涵意和文化定位又是什么?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Urban Spirit)作为进入高度文明社会的支撑,惠州也不例外。按照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惠州将以绿色化为引领,把绿色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着力打造智造高地、区域枢纽、生态名城、文化强市、惠民之州,与这些定位相比,城市精神更多关注于都市生活的精神向度,对于惠州而言,现阶段重要的是从现有城市发展格局中挖掘特色文化,从而为城市文化建设找到新的定位。

    2016年9月,惠州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现了古人葛洪的风采和自身中医药文化的底蕴。会后,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青蒿素精神”、罗浮山道教文化、葛洪中医药文化等要素的传播。这些人文要素与山水特色交融,让惠州的山水城市定位有了更坚定的文化支撑。

    当前,在城市中心区,惠州已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惠州还应把特色民间文化的挖掘延伸至乡镇地区,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民族民间特色之乡”。

    原创性的精神文化成果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底蕴所在,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将成为惠州定位现代城市精神的导航。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他山之石

    洛阳:划定大遗址保护范围

    在文物保护专业中有一个名词“大遗址”,指的是人类祖先以大量人力营造并长期从事各种活动的遗存。2013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我国“十二五”时期将加大投入,重点保障150处大遗址保护。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拥有大量大遗址区,和惠州一样,洛阳城市的山水环境同样具有独特的自然特征。以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为核心,通过划定大遗址保护范围,洛阳在城市开发建设的蓝图中设置了红线,保持城市建设与历史遗址共进,可谓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

    在大遗址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洛阳强调并落实历史保护的政策要求,释放历史资源对城市的综合效益。为此,洛阳建立起以大遗址保护为重点的历史保护框架。

    洛阳有着与惠州一样发达的山系和水系,据悉,洛阳大遗址保护区包括邙山陵墓群(含东汉陵墓南兆域)、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偃师商城遗址和二里头遗址6处大型遗址,大多分布在洛河沿岸。这一分布特征与惠州类似。如今,洛阳市内的遗址保护范围超过3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范围内遗址约100平方公里,占南部市区总面积的22%。

    对于洛阳来说,保护自然山水等同于保护遗址遗存。以周山(王陵)森林区和隋唐城遗址保护公园为“绿色心肺”,连同洛河绿带,形成东西向山水自然生态轴,以北边的涧河、王城公园向南过洛河连接洛南体育区绿色分隔带成南北向生态轴,组成整个城市的十字架、生态骨架,连接各组团绿化间隔,并与外部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城市的生态系统,为“山水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恢复自然生态和绿化又给市民提供了大型风景名胜游览绿地,满足城区居民走向大森林、热爱大自然游览活动的需求,并缓解城区公共绿地不足的矛盾。

观澜临时工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