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江苏一对亲兄弟都是院士 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引关注

  原标题:江苏泰州一对亲兄弟都是院士,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均引起关注

  他俩是出生于溱潼古镇的亲兄弟,拥有5个院士头衔,是家乡父老的骄傲,是我国科学界的传奇。他俩就是李德仁院士和李德毅院士。最近,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

  人物名片

  李德仁,193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苏黎世理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最新成果参与研制的首颗“天脑”卫星将升空

  前不久,央视发布消息,李德仁院士参与研制中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预计于下半年升空。

  反应迟滞之外,效能不高也是当下卫星系统的普遍情况。李德仁院士举了个例子:“当我们的海军在非洲巡逻遇到海盗时,卫星拍到图像,但它过境到中国上空要花几个小时,再下载数据到地面站,等地面站处理数据发到海军时,海盗的船已经走了。”

  这颗卫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德仁提出,把数据的处理从“地”转移到“天”。很形象地说就是:人工智能时代,对地观测卫星要长一个“大脑”。如果建成了“天脑”,能够实现不超过分钟级别延时的实时“智能”。卫星数据的应用将可能在手机上接收和操作。到时候,卫星数据将成为大众唾手可得的数据。

  “天智一号”就是一颗可以不断更新软件的卫星,与其他卫星不同,这颗卫星真的设有“航天应用商店”,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它,给它下任务,并在手机上查看执行结果。

  这是全新的尝试,虽然距离成熟的“天脑”还差得远,但它是通过商业化的模式,推动传统卫星向智能卫星演化迈出第一步。

  人物名片

  李德毅,1944年出生。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现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

  最新成果领衔打造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

  日前,由李德毅院士领衔打造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

  这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从外观来看除了非常抢眼的电池模块外,与普通集装箱卡车并没有太大区别。车上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辅以主线科技自主研发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可保证在夜间、大雾、雨雪等天气和现场人员、车辆、作业设备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下,保持良好作业状态,以满足港口24小时全天候生产运行。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完成了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响应等指定动作,实现了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水平运输。

  李德毅说:“将中国的‘无人驾驶’,从科研概念推到产业化进程,是我最近十几年来努力要做的事情。‘无人驾驶’在路上,74岁的我,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也仍然在路上。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能使人类更有尊严、更加优雅、更多智慧地生活。”

  百年家训成就院士之家

  到泰州溱潼古镇旅游,在院士旧居景点,你会听到导游讲这样一句话,“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弟兄六院士”。“弟兄六院士”指的是拥有三个院士头衔的李德仁和两个院士头衔李德毅,他们是一对亲兄弟,都出生在溱潼古镇。他们的堂弟李德群,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泰州溱潼李氏门庭,不但走出三兄弟院士,李家很多子女在国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与李氏家训密不可分。

  在溱潼镇上的院士旧居,李氏家训仍悬在厅堂: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奋图强、女红针黹、娴淑贤良、诗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

  家训由院士的曾祖父李贞发手书于1890年。李家的子女从小就学到了要勤学读书、尊老爱幼、与人和睦相处等道理,大家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来源:泰州发布

 

责任编辑:张玉

深圳龙城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