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诗词中重温“冬至”节气姜夔写下千古绝唱《扬州慢》


    ⬆昨天,圆梦义工的志愿者走进卜扬社区,为多名空巢老人送汤圆。

    司新利 徐毅 摄


    ➡扬城老街市民忙做汤圆。

    程曦 摄


    昨天是冬至,也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美好的诗词解读二十四节气,关于“冬至”的诗词,也并不少见。对于扬州这座城市来说,冬至和诗词也是密不可分。841年前的那一个冬至,宋代词人姜夔路过扬州,写下了千古绝唱《扬州慢》。

    姜夔写下《扬州慢》

    冬至诗词多和思亲有关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姜夔《扬州慢》的开头部分,有一段题记:“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淳熙丙申至日,就是宋代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一天,20多岁的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后扬州的萧条,抚今追昔,既追忆昔日的繁华,更悲叹今日的荒凉。这首词被当时的“千岩老人”赞有《黍离》的悲伤味道。《诗经·五风·黍离》篇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故宫恙浮,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冬至之日,天气寒冷,也会引起诗人们的思乡愁绪。在这个时节所写的诗词,多半有一种悲凉的愁绪。比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等。在古代,冬至是和春节、端午、中秋等一样,都是重要的节日,离家的人自然会有思乡的情绪。

    “数九”迎寒天

    冬至歌谣“大冬大似年”

    在扬州,也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谣,是和“冬至”有关,那就是“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钱”。“把钱”就是“给钱”,带有浓郁的扬州方言味道。

    扬州民俗专家曹永森介绍,扬州人习惯把冬至说成“大冬”,这个节日非常重要,甚至和过年可以相提并论,这就是“大冬大似年”的由来。在扬州,冬至和春节都有吃汤圆的习惯,也证明了冬至和春节的关联。童谣中,还有“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钱”两句。教书先生不放学给孩子回家过节,孩子学费都不给了。

    从冬至之日起,我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扬州有一首民谣,叫“数九歌”,歌词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数九歌”大体对应着扬州一带的气温变化。

    曹永森介绍,在历史上,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冬节”,官府举行的相关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并有例行的假日。《后汉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可见,汉代冬至这一天,朝廷会放假休息,这是一个调养生息、“安身静体”的日子。           记者 王鑫

深圳中介派遣公司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