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美的盛宴 扬州文化的新品牌 “丹青扬州”具有全国代表性












    专家在评选


    复评现场


    昨天,“丹青扬州——第三届全国中国工笔重彩画作品展”复评。此次展览自2017年7月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2600余件。评委会初评,甄选出327件进入复评。入选作品题材丰、形式多、立意新,具有全国代表性。

    此次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江苏凤凰艺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市美术馆、扬州艺庐美术馆、扬州书画艺术城协办。

    据了解,2015年,“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创立,今年已是第三届,以工笔重彩画为主题。展览举办以来,扬州先后有近10人次作品入选及获奖。

    昨天,本报对此次展览部分评委进行了专访。

    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展览

    很好地推动了扬州文化建设

    ■杜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画家)

    “丹青扬州”作品展已经连续举办三年,这是扬州方面常年与中国美协合作的项目。这对扬州地区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推动起到很好的作用,给扬州市民献上了艺术盛宴。同时,也给全国中青年美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美协在与地方政府的文化合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此次展览的画种和主题确定为工笔重彩画,在画种上属于中国画的范畴,在表现形式上局限为工笔。近些年来,中国工笔画的创作势头强劲。从创作上来说,工笔画有优势,入门较快,又增加了如材料的运用等新的表现形式,很出效果。我们在评选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作品。

    每一届展览都有不同的特点,从综合展、花鸟展到工笔重彩展,这种变化给更多观众带来视觉享受,从展览中能够欣赏、学习到全国创作者的成果。

    扬州从古到今都是为人所关注的城市,特别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扬州八怪”等著名的美术大家。扬州也是一个多元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扬州的建设、新时代的感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领先城市。一个城市如果光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好,缺少文化,我觉得发展并不全面。扬州在这一点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没有忘掉对历史遗址的保护,这些对城市的文化定位非常重要。

    “丹青扬州”展览的举办,契合了扬州市对整个城市定位发展的一部分。“丹青扬州”连续三年举办三届,对城市文化建设与推动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这次“丹青扬州——中国工笔画展览”还是给老百姓带来美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展览的形式不管怎么变化,目的都是推动扬州文化建设,让扬州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看到高水平、高质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展览。

    连办三届,实属不易

    足见扬州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胡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室主任

    工笔画,因为画风比较写实,表现手法比较细腻、严谨,非常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是传统绘画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艺术欣赏空间。同时,它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真正的中国画的正宗是工笔画。

    工笔画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尤为迅速,整个队伍较为庞大、作品较为繁荣、面貌比较多样,风格形式丰富。每一年美术大展中,工笔画入选、获奖所占的比重较大。此次展览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美协、扬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性大展,聚集了全国优秀的工笔画作者,更多的是年青一代,新人新面貌。

    纵观入选作品,极具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很接地气。特别是在艺术创新方面比较有创意,在继承传统、吸收外来艺术、拓展艺术空间上比较突出。这也是工笔画取得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扬州举办这样的展览意义非凡,地级市承办全国展览本就较少,而扬州已是连续三年不间断,很不容易,足见当地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及扬州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清代的“扬州八怪”对近现代的影响非常大,这样的展览在扬州举办有区域优势,对当地文化在新的时期的繁荣发展肯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如果说工笔画的不足,我觉得,是制作多于创意。真正从生活里挖掘,找到艺术语言,追求自己的艺术个性还有所欠缺。还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得还不够,这是整个创新里面欠缺的部分。绘画要从生活中接地气,从传统中接续文脉,牢牢彰显中国画的中国品牌和品位,中国元素和中国基因不能缺乏。

    工笔画再度兴起

    复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这次展览是以工笔画作为载体进行创作。工笔画以工细、精微为表现特点,是近些年中国画中发展较快的样式。古代中国画中,多以水墨写意为主,工笔画一度处于发展低潮。历史上,工笔画的发展高潮在唐宋。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文人画画讲究逸笔草草。文人有理论支撑,这种理论的推动,也使得工笔画在那个年代被边缘化。新时期以来,工笔画再度兴起。

    参与复评的作品是从全国各地2600余件投稿作品中,甄选出入围作品327件。纵观复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立意还是表现形式有所创新。首先是对传统的钻研比较深入,对传统技法继承有道,同时,还结合了新的创作手法,吸收了新的创作理念,如对新材料的运用、对画面肌理感的处理、吸收西方手法对色彩关系进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古代工笔画家植根于传统,几乎没有什么借鉴外来文化或世界元素的可能。但如今的画家能够遍览世界各地的绘画风格,从而吸取其中能与自己的主题创作相融合的部分。

    再则,从画家关注的视点中可以看到新颖的视角,如有对现实的关注——对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的表现,既体现共享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使人们思考共享经济背后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还有对农民工生活的表现,这些画面都非常有生活气息,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经常会看到的寻常画面。画家用敏锐的眼光挖掘出来,通过情感用画笔表达出来,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观照现实的方式,其背后是对历史的沉思、对文化的思考。

    抓准美术发展热点

    让画家有了一个全国参照系

    ■徐惠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丹青扬州”落户在扬州,并且持续举办,这对扬州的推动非常有效。此次,我和喻慧是江苏的评委,但是评委席不是代表江苏来的,要对组委会负责。

    江苏工笔画人才济济,无论是前辈,还是后学,一代代都有在全国著名的艺术家,中青年画家在全国美展、工笔画展也有很好的成绩。我想,薪火相传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江苏拥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蕴,流派传承有序。文化的情怀使得江苏的整体美术创作,还不仅是工笔这一领域,不断向上攀登。

    扬州的绘画创作相当不错。扬州画派给扬州留下了非常优良的种子,而且至今还有很多扬州人、引进的艺术人才在这里坚守。在新的时代,网络化、信息化,交通也更便捷,如果固守一个地方,对发展是不利的。我认为,扬州“请进来”“走出去”,不仅是在扬州的层面上创作,是放到全国的平台上,这是非常有利的。

    工笔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类。改革开放后,往前推动的最快的就有工笔画。中国画原先的色彩是简单的,但西方绘画进来后,带来了色彩的丰富性,出现了新的面貌。工笔和重彩,是这些年中国美术发展的一大热点。举办这一画展,也是抓准了这个时代重要的“点”。

    工笔画绘画时间长,人才培养周期长,通过一届一届的展览评选,对于画家而言,有了一个全国的参照系,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我想,若干年以后,会在工笔画等领域出现更多专门的人才。而且,他们的起步就是全国的平台,很有意义。

    工笔画已全面开花

    评委要读懂每张画的灵魂

    ■喻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参加过工笔画大展,得过一次二等奖和一次三等奖,这两个奖项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对我的肯定,也是我在绘画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大展对于年轻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过去全国大展,多以尺幅见长,顶着最大的规格去画,因为一张小画会在大画里显得不那么突出。此次,评委不忽略“小”作品,只要创意好,立意好。首先看艺术性,其次是制作。

    中国画是一个大的范畴,用中国人自己的感受、思想、情怀,通过笔墨色彩来反映精神世界。每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在绘画领域同样能够反映。现今工笔画,涌现出了新材料的运用,这应是为内容服务的。

    目前全国画工笔画的,远远超过画写意画的。工笔画已经全面开花,形势可喜,高手如林,在绘画领域占有重要一席。我的感受是,一张画,重要的是你想说什么,一定要找到绘画的灵魂,且一切为它服务。我非常感动的是,评委们都在找这些画里面的灵魂,哪怕画的篇幅不大,不那么复杂。

    江苏一直是中国画的大镇、重镇。现在地域发达,地域性不那么明显了。好多年前,省里开展“五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可出国考察,可到北大学习,我选择来扬州挂职锻炼。这些年,扬州引进了不少人才,“混搭”“嫁接”更有活力。

    扬州是一座美术和工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有着太多的能工巧匠。当年,我就想出一本书,叫扬州的多少双手,这些是真正手艺人的手。我甚至都联系了著名的摄影师去跟拍。在这里,我还继续呼吁,希望早日实现。

    记者 桂国 摄影 剑翔

黄贝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