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大抓生态 抓大生态 推动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七

  【核心提示】

  生态的魅力,生态资源优势的魅力,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做好生态文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市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我市将注重全民参与、全域实施、全面推进、全景展示,推动生态文明大提升,努力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走前列、立标杆。

  【奋发有为“亮成绩”】

  去年,我市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工程,不断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四年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并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3%

  2017年9月26日起,我市9个建成区加强工地降尘管理工作,做到“降尘方案到位、降尘报备到位、降尘审核到位、降尘设施到位、监控人员到位”和“无申报备案不开工、无环保公示不开工、无防尘设备不开工、无降尘措施不开工、无围挡不开工”。

  2017年,我市围绕水、气、土壤等持续加大治理,市本级开展环境保护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930人次,平均每天近30人次,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攀升。全市主要河湖水质总体向好,赣江、抚河南昌段14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幸福二支河、孺子亭公园等黑臭水体治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99.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3%,PM10实现“双低”(低于年度考核目标、低于前一年同期)和“双最”(低于年度考核目标值幅度在全省最大、对全省完成PM10年度考核目标贡献最大)目标,连续四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土壤环境质量状态总体良好,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去年4月28日,象湖风景区正式开门迎客。改造提升后的象湖是一块自然生态的城市湿地、一处市民理想的亲水空间。风景区还建设了15公里游步道,游客可乘观光电瓶车畅游象湖湿地,或骑自行车穿行于河畔林荫道。

  去年6月,我市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技术评估,12月29日,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水利部的行政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据了解,通过实施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我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试点前的80%提高至93.5%;通过实施象湖、赣江风光带、艾溪湖、九龙湖湿地公园等河湖滨水湿地项目建设,全市增加水面面积65.2公顷;通过统筹推进“三横四纵”赣抚尾闾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我市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的水系空间结构。

  【奋勇争先“路线图”】

  生态是第一优势、第一品牌。今年,我市将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水”“土”治理攻坚战,打好环保体制改革持久战,让蓝天常驻、碧水常流、青山常绿。

  打好组合拳让“南昌蓝”常驻

  今年,我市将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切实把好“源头关”、设置“防火墙”,在环保审批中坚持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消耗高,特别是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已经没有总量指标的一律不批;建设项目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一律不批,在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打好组合拳,始终保持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餐饮油烟排放、秸秆焚烧等重点领域治理的高压态势,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继续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让“南昌蓝”常驻。

  5月底前全面消灭劣V类水

  今年,我市将着力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不断巩固和提升水环境优势。重点从影响水环境的最前端污染问题入手,按照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定整治措施、定完成时限“四定”原则,扎实开展以“清洁河流水质、清除河道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清河行动”。尤其是,进一步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继续强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广“分步式”治污模式,打好劣V类水歼灭战,确保今年5月底前全面消灭劣V类水,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力争2020年前全部消除V类水,2030年前全面建成“东方水城·中国水都·鄱湖明珠”。

  另外,扎实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企业用地污染调查、新增土壤污染防控、生态示范创建、自然保护区监管等工作,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生态红线区域实现“两不减、一不改”

  今年,我市将研究制定《南昌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落地实施意见》,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实现“两不减、一不改”,即:生态功能不减弱、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严格执行“十三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规定,大力实施森林创建、森林保护、森林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开展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管改革,建立权责统一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深入推进殡葬综合改革,推广绿色殡葬。健全公众参与、环境举报、听证等制度,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通过观念转变和制度约束,让尊重自然、呵护生态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追求。(记者 尹玲玲 成奔)

深圳梅沙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