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视频|塞罕坝林场:55年造就绿色奇迹获“地球卫士奖”

三代造林人,55年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当地时间12月5日晚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今年的“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其中的“激励与行动奖”。“他们筑起的‘绿色长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远离空气污染,并保障了清洁水供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这样表述。

  

道路两旁落叶松的金黄与樟子松的翠绿交相辉映,间或一片湖泊湿地、雾气霭霭,草尖露珠晶莹剔透,群鸟林间飞起,在湛蓝的天空下翩翩起舞。这是蒙冀交界之处的一片茂密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目前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景区。




林场一处制高点——月亮山望火楼,瞭望员陆爱国也不时地拿起望远镜,不停地记录着这片森林。不过他并不是在看风景,而是在观察预警火灾。秋冬干燥,防火是林场的头等大事。每隔十五分钟,他就要拿起望远镜,从四面透明的窗户里,仔细观察两分钟,然后拨通电话汇报。防火级别最高的时候,比如国庆长假,游客大量涌入,陆爱国连晚上都不能停歇,每小时起床观察一次。


“睡不好也没办法,其实时间长了,自己的生物钟就是一小时醒一次。”陆爱国轻描淡写地说道。观察、汇报、记录,他全天要重复60次。




陆爱国熟悉每一片树林的方位、名称,稍有异动便可准确判断。这样的能力得来,是因为陆爱国就出生在林场,他的父亲是第一代造林人。300多年前,塞罕坝曾是清朝皇家猎场,但是后来树木被砍伐殆尽,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原。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包括时国成在内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第一天到林场的时候没有房子住,晚上就扫一扫马粪,住在马棚里。”时国成和同事们很快投入到造林中去,但是头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塞罕坝造林事业一度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年的“马蹄坑大会战”,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0%以上,自此开启了造林的新局面。55年间,塞罕坝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第一代造林人扎根塞罕坝,他们的后代也自然而然地成了第二代护林人。陆爱国就是其中一名。这一幢望火楼,由陆爱国夫妻两人驻守,四下空旷、鲜有人往来,唯有树林为伴;电视和电话也是近些年才接通。


“无聊的时候我们夫妻俩打嘴仗,消磨时间。”这样的生活,陆爱国和妻子过了16年。陆爱国将孩子们安顿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县城里,他和妻子则过起了长年的瞭望员生活,和家人聚少离多。


“父辈们造的林子,我们这一辈要看护好。”陆爱国说。正是他们的坚守,换来了55年来“零火灾发生率”。现在他们也老了,不过新鲜血液持续补充进来,每年有10名大学生成为护林第三代,陆爱国也说服了儿子陆建回到林场,成为一名救火队员。


入秋后,陆建所在的防火队就没有了假期,5岁的儿子在县城上幼儿园,他一个月没见到了。




“他对我很生疏了,打电话、视频都不愿意理我。”陆建苦笑了一下,给看看新闻Knews记者看了儿子的照片后,又到了集合的时间。


陆建大步走进单位,进入全天防火备战状态。他和父亲一起,守护着祖辈们的一草一木培植起来的心血——塞罕坝林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正磊 特约记者:陆焕焕 编辑:施荔)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工厂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