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湖北实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武汉12月29日电 题: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湖北实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廖君

  走进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白墙灰瓦,绿树相拥,田园、森林、村庄、水塘相互交错,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而两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除了小山坡上稀稀拉拉的几颗老松树,就是山脚的抛荒地。

  “如今的变化多亏了出村致富又被请回来的‘能人’葛天才。”杜堂村党支部书记葛国兴说,地处丘陵地带的杜堂村,耕地面积只占1/10,乡亲们赚钱主要靠外出打工,人快走光了,地也荒得差不多了。

  在外事业有成的葛天才回到家乡后,发挥靠近木兰山风景区的区位优势,规划利用荒丘、农房发展民宿、农家乐,流转了7000亩土地、投资2.4亿元打造木兰花乡景区。

  自开业以来,景区接待观光游客已超过20万人次,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并与周边3个行政村418户农民签订了合作协议,或租赁、或入股一起发展民宿经济。目前,景区已安排800多人就业,3000余户农户靠景区脱贫;今年,参与经营的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到了6.2万元。

  面貌一新的杜堂村只是湖北实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闲置农房沉淀不活、工商资本下乡热情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今年以来,湖北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盘活了大量农村闲置资源,使“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为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据介绍,“市民下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市民长期租用农村空闲房屋、农地等资源,下乡过田园生活,带动创新农村生活方式;“能人回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外出有成的农村能人,返乡置产创业,反哺家乡建设,带领乡亲走共同富裕之路;“企业兴乡”工程就是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带领农民发展致富。

  湖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三乡工程”的最大特色,就是不完全依靠政府扶持,而是充分依靠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去激活城乡要素,推动社会发展要素加快向农村有序流动,真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既保障农民权益,又能激起“下乡”市民、“兴乡”企业和“回乡”能人的热情,是推进“三乡工程”的关键所在。湖北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湖北正在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如推动落实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支持集体建设用地及农民住房财产权与“三乡”主体形成合作经营的形式。同时,各地政府整合多个部门力量形成服务合力,投入资金综合改善乡村水、电、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发挥“互联网+”搭建高效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市民)唱戏、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

  港南村是嘉鱼县的重点贫困村,市民雷锐利用村集体50余亩闲置土地,租赁村里的空闲农房发展青蛙养殖,带动周边10多户贫困户务工增加收入。据介绍,嘉鱼县引导了200多名城镇居民和知识分子,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土地等资源,到乡村休闲居住、养生养老,发展创新创意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仅年租金就达到290.5万元。

  在湖北的广袤大地上,市民—能人—企业、农业—农村—农民,正通过“三乡工程”融合凝聚,互为资源、平台、舞台,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宝安人力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