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聚焦“黑臭河道整治” 市人大代表与网民在线交流

    黑臭河道整治,是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有序推进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黑臭河道整治难度大,而且水质易反复。如何有效巩固整治成果?昨天下午,南京市人大举办第三十八期“金陵民声——热点网谈”,问计于民。
  网友“梦梦940718”提问:水体黑臭的原因是什么,判别标准为何?对此,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顾问兼技术总监杨挺表示,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平时生活污水没有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直接排入城市的河道; 二是污水排入城市河道后,河道的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产生不同类型的黑臭类物质。
  就网友“丢丢曹”询问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进展,市水务局副局长徐小春表示:对去年整治完成的41条河道,及时落实长效管护。从1-8月的水质监测结果看,按照水利部和环保部黑臭河道治理的标准,有37条河道的黑臭水质消除率达到90%左右,还有4条河道目前处于轻度黑臭的状态。对此已经制订了相关整改措施,目前正在落实过程当中。对于今年整治的109条河道,目前整体完成进度是89%,其中有61条河道已经全部完成整治。
  网友“波波”提问,“海绵城市具体怎么建”?
  对此,市建委副主任何金雪说:我市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未来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新建建筑,要同步构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新建改建小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不得低于40%,公共绿地区域中须含有不低于10%的下凹式绿地; 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鼓励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30%,路幅超过70米的新建道路应结合附属绿地建设配建雨水蓄水设施;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调蓄设施等,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 本报记者 董洁

深圳圆岭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